[摘  要]數字創意產業融文化創意產業和現代信息技術為一體,是引領我國文化供給、促進文化消費的一種新型產業,在國家發展戰略的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夠有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對國家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肩負著培養學生數字文化創意和技能的重任,與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必須進行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克服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模式較為陳舊、協同培養機制不健全、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進而提高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為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撐。

[關鍵詞]數字創意產業  視覺傳達設計  教學改革

引  言

數字創意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五大新支柱之一,是未來我國經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視覺傳達設計作為數字創意產業的重要子類,是完善其產業格局的重要力量,為此高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需要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行業發展潮流進行必要改革,使得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更符合社會需要,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輸出既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又具備文化內容創意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數字創意產業的不斷深化發展,國家對素質教育和信息教育的不斷重視,高校數字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只有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才能真正順應教學初衷,滿足行業人才需求,實現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1.行業發展對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內生需求激增

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表明,它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占據了數字創意產業的制高點,就擁有了未來國際競爭的新優勢,在這一過程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能發揮積極作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涵蓋的廣告設計、標志設計、UI設計、VIS設計等可以與數字創意產業的數字技術(虛擬現實、全息成像、裸眼3D等)和數字內容(動漫、影視、美術等)進行有效融合發展,為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設計靈感和藝術作品。因此,當前高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需要衡量產業發展需求進行課程改革,滿足當前數字產業發展過程中對高素質人才的強烈需求。

2.提升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水平的必然要求

受制于傳統教學理念,當前部分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不注重教師的專業素質培養,綜合因素之下導致教學水平質量不高,無法為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對口的專業人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的聲譽,不利于學校的長足發展。為此,要以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切入點,結合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技術要求和內容創作要求進行專業課程的改革和調整,進而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使專業發展更符合社會需要,能為產業發展輸送更多精、尖、專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形成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3.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

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逐漸加快,多元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不斷涌入,內含多種文化理念的設計產品也充斥著中國市場,對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承載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內蘊體現了設計者的胸懷和價值觀,是反映設計者心性和價值準則的重要載體。因此,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對人才的培養必須立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其從我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得靈感,設計出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具有個人鮮明風格的作品,將設計成果轉化為消費者對其中蘊含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的認同,進而不斷提升文化自信,提升我國產品設計的競爭力,最終提升我國的文化藝術軟實力,在世界市場競爭中形成自身的鮮明風格。

數字創意產業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弊端

我國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起步較晚,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由此,必須理性分析其中的不足和弊端,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進行改革調整,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教學目標不明確

數字創意產業是關于藝術和技術的產業,需要的是既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水平、文化素養等人文藝術素養,又具備專業技能、技巧等技術素養的人才,需要校方既重視文化藝術教育,也重視專業技術教育。然而當前部分高校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藝”“技”分離,或者過分強調文化藝術的培養,忽略了數字技術的支撐;又或者單純注重數字技術的培養,忽視了視覺傳達設計的藝術本質。總之,教學目標的不明確使部分高校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陷入了迷茫和困惑,導致了教學思路的模糊,無法培育出產業發展真正需要的后備軍。

2.教學模式較為陳舊

當前部分高校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較為陳舊,教學內容與方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阻礙了人才培養的進度。一方面,教學內容上存在滯后性。沒有及時關注學科動態進行教材內容的調整,依舊停留于傳統教材內容中。比如在廣告設計課程中,教材內容依然沿用“廣告策劃”+“平面廣告設計”+“廣告文案寫作”三大模塊,忽視了當前的學科熱點營銷傳播等內容。另一方面,落后的教學方式未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許多高校采用“項目式”“課題式”教學方法,但由于項目數量和課程數量并不多,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其創新思維的激發。

3.協同培養機制不健全

由于企業與高校之間、各大高校之間、高校內部相關學科之間的協同培養機制不健全,使得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面臨著課程學習和產業實踐脫節的困境。首先,校企聯合的短缺使學生甚至教師不了解行業動態,不清楚文化市場的發展趨勢,容易使教學陷入“紙上談兵”的尷尬境地。其次,校際協同培養機制的缺乏使各方優勢資源無法實現有效流通,不利于學生之間、教師之間、高校之間的交流與進步。最后,數字創意產業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要滿足美術功底、藝術創作、產品設計、品牌策劃、商業素養等多個維度的要求,需要高校內部各個學科之間協同培養,但是當前各個學科分屬不同院系,產生了教學斷層現象,不利于人才培養。

4.師資力量不足

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僅推動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改革的步伐,也對學校師資力量的配置產生了影響。一方面,師資隊伍不充足,主要表現在教師人才流動性小,以固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課程教學,缺乏有新意的教學內容,無法滿足學生對新知識、新方法的需求。另一方面,專業素養有待提升。當前我國很多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師來自高校畢業的研究生,他們從學生轉換為教師時間較短,往往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業務經驗。長期身處高校使他們與產業發展脫節,無法全面了解行業信息,因此授課內容與現實需求難以完全契合。

數字創意產業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在數字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是融創意設計和數字技術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各大高校必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健全協同培養機制,優化師資力量配置,充分利用多方優勢資源培養優秀人才。

1.明確教學目標,確立教學改革指向標

要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各大高校就需要著眼于產業發展的大勢潮流,明確教學目標,為學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改革樹立明確的指向標。一方面,要明確以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培養重點,以高素質的、可持續發展人才為培養目標,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地進行課程設計和內容補充,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克服“藝”“技”分離的教學現象,既重視文化藝術培養,也注重專業技術培養,消除文化藝術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分離的弊端,明確教學指導思路。

2.創新教學模式,接軌行業發展需求

高校要破除陳舊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改革,為此需要在兩方面內容有所建樹。首先是對課程內容進行改革和創新,實時關注學科動態,貼合時代需要和行業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比如,在廣告設計課程中增加營銷傳播的內容,在包裝設計課程中補充綠色包裝材料的相關內容,以接軌行業發展需求,實現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其次是在教學方式上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要多角度尋求可行的項目和課題,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創作興趣,逐步培養其創新思維。同時,在課堂教學的課題訓練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的求異性和獨特風格,創作出各具特色的設計作品,感悟創新的力量。

3.健全協同培養機制,互補優勢資源

要完善企業與高校之間、各大高校之間、高校內部相關學科之間的協同培養機制,為視覺傳達設計課程改革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首先要建立校企聯合培養機制,校方和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縮短人才培養和產業應用之間的距離,實現招生與就業、培養與培訓的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其次,建立校際協同培養機制,充分發揮各個高校的專長,建立設計資源共享平臺,鼓勵學生跨校參加活動,以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創新熱情,促進課程改革。最后,建立高校內部相關學科的協同培養機制,推動相關專業的有效銜接,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聯合培養。

4.優化師資力量配置,奠定教學改革基礎

高校教師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靈魂工程師”,在數字創意產業如火如荼發展的過程中自身必須擁有優良的綜合素養,以便更好地教導學生、完善自我,實現教學相長。一方面,各大高校要充實師資隊伍,積極引進教學經驗豐富、業務能力高超的人才充實視覺傳達設計教師隊伍,為專業課程改革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現有教師隊伍的培訓力度,邀請行業專家教授進行專業培訓,并鼓勵教師走出去,使其將自身知識儲備運用于產業實踐,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活動服務。此外,高校還應樹立起包容開發的教學理念,鼓勵高校教師積極前往科研機構、知名企業交流學習,參與具有影響力的設計展會,努力提升“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真正承擔起培養時代新人的使命。

結  論

近年來,我國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呈現出一定的后發優勢,對提振市場經濟、塑造國家形象、提升國家軟實力都具有重要意義,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務必審時度勢,通過明確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健全協同培養機制、優化師資力量配置等方式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為數字創意產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董占軍,田金良.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現狀、機遇與教育策略[J].藝術設計研究,2020(1):123-126.

[2]黃江杰,湯永川,孫守遷.我國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及創新方向[J].中國工程科學,2020,22(2):55-62.

[3]劉曉慶.數字創意產業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39):183-184.

[4]陳正達.視覺傳達設計的限制與突破——基于東方設計學構建的教學思考與實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9(3):171-174.

[5]陳磊.發展變革中的視覺傳達設計系本科專業課程體系[J].裝飾,2019(9):31-35.

(朱小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