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政課程是高校教學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關系到高校全體學生的思想政治理念建設和道德素質養成。高校傳統思政教學存在著方法落后、內容枯燥、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思政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無法達到新時代高校思政教學的相關要求。文章通過對多維邏輯視角促進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并結合高校思政教學課堂現狀,從改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借助網絡新媒體進行線上教學這三方面構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機制。

[關鍵詞]多維邏輯視角  高校思政  創新機制  教學策略

基金項目:當代大學生互聯網+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研究(項目編號:FDY—2021—01)。

引  言

在高校設置思政課程有助于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理念,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當下大多數高校往往將緊抓學生專業課程學習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忽略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針對這一情況,高校應充分認識到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樹立新型教學理念,革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方式,激發大學生思政課實踐學習興趣,不斷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力度,多維邏輯視角促進思政課堂實踐教學,為社會培養思政素養與專業知識兼備的新型人才。

多維邏輯視角提升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社會意識形態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傳統的思政課教學在內容上沒有很好地緊跟社會實際,無法及時為大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應對當下問題的思政理論知識,在互聯網時代難以更好地實現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隨著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思政課實踐教學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進程加快。多維邏輯視角對思政課實踐教學進行改革,可以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發揮更大作用,確保高校正確的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提升學生思想素養,進而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高學歷、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多維邏輯視角促進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能夠大大提升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對學生從外在到內在進行更全面的教育,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思政課實踐教學對其綜合素質提高的意義,同時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社會道德建設和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2.有利于思政教學方式創新

高校思政教學時間比較長了,其固定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引導了。多維度邏輯視角對思政課實踐教學進行全新的改革,不僅能夠有效改變學生的傳統思維方式,而且還能夠有力地改變高校傳統的教學理念和落后的教學模式,促使高校管理層及教師意識到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從而促使教師積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革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教育是一個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的過程,教師首先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及時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掌握學生學習特點,才能更好地將自己思政方面的知識傳授給學生?;ヂ摼W時代大學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他們思想比較前衛,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教師可以將當下社會新聞熱點事件帶到思政課實踐教學之中,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鼓勵學生彼此之間交流和分享個人的認識,進而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有利于思政課堂建設的推進

高校已經意識到思政課對教育事業的重要性,但是在課堂建設方面卻進度緩慢,而多維邏輯視角進行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有利于推進思政課建設,加快國家相關教育政策的實施進度。多維度邏輯視角考慮影響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因素,可以更好地對思政課實踐教學進行改革。高校管理層和任課教師應積極從改變自身開始,學習最新的思政理念和教學管理方式,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狀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因教學方式單一、落后,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普遍對思政課實踐教學不是很重視,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改革進程。因此,高校需要多維邏輯視角深入分析阻礙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開展的各個因素,探索出減少不利因素的方式方法。

1.教學方式方法落后

如今互聯網技術已經深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學生的思想、視野等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信息時代下的高校大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因而傳統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無法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應試教育和照搬式的教學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反而還會禁錮學生的創新思維,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思政課實踐。然而當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師普遍采用的是制作課件、抽取學生讀文章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學中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完成相應的教學課時,而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也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2.學生積極性不高

高校思政知識體系的理論性較強,很多知識點需要學生背誦,語言復雜冗長,學生面對如此眾多的關聯密切的思政理念知識,往往不能很好地進行區分和理解,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常受到打擊,很難享受到學習思政的滿足感和自豪感。此外,學生對專業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大學生由于已經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規劃,他們需要通過專業課的出色成績來為自己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專業課程的學習占據了他們幾乎全部的精力。思政課由于對學生今后找工作的作用不明顯,因此他們在高校學習期間,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一些不良內容對學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

3.教師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在信息爆炸時代,多元文化交流交匯交鋒,給思政課提出更高要求,所以教師在內容建設中一方面引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提升課程的學術性、引領性。另一方面引入學生關心的話題,讓課程更青春和更接地氣。但是當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卻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有待進一步的提升。由于部分思政課教師認為高校很多教學環節都涉及了思政內容,再加之高校輔導員也是學生思政教育的負責人,部分思政課教師認為他們的教學任務并不是很重,因而對專門設置的思政課實踐教學不是很重視。此外,也有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與學校的其他管理工作,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學生思政課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質量,只是單一地按照自己的安排將課程講解完,這進一步影響了學生的思政課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進行改革優化,不斷豐富教學模式,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打造全新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樹立新型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要勇于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端正思政課實踐教學態度,重視思政課對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意義。教師可以與學生成為朋友,在日常生活及學習中多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情況,根據大學生思想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另外,教師要將學生放到課堂的主體地位,自己則是起著輔助引導的作用,讓學生自由發表思政課學習方面的一些建議和個人想法,根據學生建議等打造新型思政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高校也應積極推動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政理念認識層次,如可以定期舉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座談會,通過不同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完善自己學校的思政教學體系,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教學評價體系讓學生參與到新型思政課教育理念的建設之中,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優化教學方法

高校思政課知識理論性較強,課時也比較長,這使得很多大學生在思政課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感到晦澀難懂,無法深入理解學習思政的意義所在,導致個人的思政學習效果不夠理想,且造成思政課無法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因此,高校應積極優化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鼓勵教師積極應用新媒體、微課教學模式、線上教學平臺、熱點事件情景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思政課堂的作用。微課教學模式的時長一般都比較短,一般在十分鐘以內對某個知識點進行比較深入的講解,這非常有利于學生難懂知識點的針對性學習,因為時間短、內容集中也不會使學生有大的枯燥感。另外,教師可以運用熱點事件情景式教學法,比如由學生選擇當下社會熱點政治事件,然后自由分為幾個小組,在思政線下教學課堂模擬案例的真實發生場景,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指導,最后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對參與者的表現和思政知識的運用進行整體客觀且公正的評價,通過思政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提升教學效果。

3.開展多元化教學

針對學生學習參與度不高的問題,教師可從思政課堂設置入手,改變傳統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開展線上線下多元化教學,放棄那些教學效果不高的教學模式。如將思政課程不同的知識章節分給不同的小組,由小組里的學生合作共同完成知識點的整理,然后派出小組代表為其他學生進行講解,教師后期進行補充即可。這種課程教學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思政課的授課內容。為合理改變教學時長問題,教師可將課堂教學的最后十分鐘作為小組交流時間,對教師或者小組代表講解的內容進行消化吸收和鞏固,同時也可以針對預習內容要求學生課下思考這一部分內容應采取何種學習模式更有利于自己的學習。同時,為改變學生對傳統思政課堂乏味的印象,教師可在線上開展短時間的網絡教學,組織小型在線答題等,將傳統教學課堂分模塊進行教學講解,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結  語

多維邏輯視角改革思政課實踐教學有利于全面發揮思政課的育人作用,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政課學習效果,還能豐富思政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趨勢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新自己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開展多元化教學,充分發揮思政課對學生的教育作用,為國家建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談彩霞.多維視角下高校思政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科教導刊(下旬),2020(12):114-115.

[2]顧鋒,陶德慶.多維視角下高校思政課教學創新機制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7,19(5):134-137.

[3]黃俊,金葉英,季燎原.多維視角下的高?!皩I思政”建設[J].計算機教育,2020(09):60-63.

[4]唐瓊梓.多維視角看高校思政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思路[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0(05):62-64.

[5]方向紅.“互聯網+”對促進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的多維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07):125-126+158.

[6]騫琨.“互聯網+”對促進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的多維思考[J].智庫時代,2019(29):285-286.

(何小紅:榆林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