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政課程在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其教學中的難點之一,當下思政課程改革已經如火如荼地在進行著,而以實踐導向為基準的思政課程改革成了重要的方向。實踐導向的思政課程改革既注重實踐導向的落實,同時又明確了思政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落實實踐導向內容,使思政課程改革與實際教學相結合,突出實踐教學目標,確保思政課程在具體教學環節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符合教學要求,從而為思政課程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保證思政課程教學在組織實施方面取得實效,確保思政課程教學在具體落實環節能夠在教學質量和教學一致性及教學針對性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實踐導向  思政課程  教學改革

引  言

實踐導向的思政課程改革主要是針對思政教學改革措施和思政課程教學現狀提出的,突出以實踐為主的教學目標,在思政教學環節根據思政教學特點及具體內容做好思政課程改革,確保思政課程改革能夠做到方向明確、措施得當、內容清楚,在教學改革的組織實施環節根據思政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學特點及教學的具體情況落實教學目標,做到以實踐導向為教學改革的切入點,保證教學改革在實施效果方面能夠達標。

思政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思政課程教學質量

目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訴求不斷增加,而教學的針對性卻在逐漸減弱。基于思政課程的教學難度及特點,圍繞思政課程教學目標落實教學任務,在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目標下無論是教學目的、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流程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調整,在思政教學工作組織實施方面應根據思政教學要求做好思政課程改革工作,使思政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升,滿足思政教學需求,保證思政課程改革在推進落實方面得到有力支持。

基于思政課程的重要性,在思政教學過程中實施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據思政課程的教學目標及具體教學組織實施情況,思政課程應圍繞教學目標調整教學內容,以學生的需求為切入點做好課程優化設計工作。當下學生需求在不斷變化,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加明顯,這極大地影響了思政課程教學工作,使思政課程教學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既要關注課程的推進情況,同時又要圍繞課程的實施情況調整教學措施,以使課程在教學中能夠做到方向明確、內容充實及針對性強。要達到這些目標就要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全面改革,以確保教學質量。因此,對思政教學體系進行改革不僅是思政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還是思政課程教學質量能否提高的關鍵。

2.有利于解決思政課程教學矛盾

當下思政課程教學矛盾主要是學生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時 滿足,現有的教學手段缺乏針對性,導致思政課程教學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由于思政課程內容的特殊性,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應在實踐中不斷根據教學需要進行調整,否則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不相適應的問題。通過思政課程教學改革能夠有效促使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手段,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在教學方法優化方面努力做到有的放矢,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確保在思政課程內容組織實施方面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做好相應的調整工作,圍繞思政課程教學目標進一步深化教學體制,使思政課程教學在具體的教學中得到更多關注,成為在滿足學生需求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課程,同時使思政課程教學在組織實施環節取得一定的實效。因此,在思政課程教學中要根據思政課程教學的具體情況及思政課程教學目標組織相應的教學內容,使思政課程教學在具體實施中逐漸消除教學中的矛盾。

課程思政的提出則是為了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和協同育人。因而要深刻認識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戰略意義,充分發揮好專業課教師“主力軍”、專業課教學“主戰場”、專業課課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使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構建立德樹人長效機制,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因此,高校應當積極為國家建設凝聚人才、培育人才和輸送人才。

思政課程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更強的責任心,能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方面尋找到平衡點。既能提高理論教學的比重,保證理論教學的扎實有效,同時又能根據思政教學的具體情況及組織實施特點落實思政教學內容。在實踐環節既要明確實踐的重要性,同時又要以實踐為導向推動思政課程教學的實施,使思政課程教學在組織實施方面能夠具備更強的針對性,從而在教學有效性和教學組織實施環節發揮優勢。所以,明確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根據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落實教學目標,對教學工作的推進和組織實施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要根據思政教學工作的具體情況做好教學改革工作,使思政課程教學在具體實施中能夠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相關要求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思政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3.有利于推動思政課程教學創新

思政課程教學創新是既能積極進行內容創新,同時又要能積極進行教學思路創新,整合優化現有教學資源,根據教學工作的落實情況推動思政課程教學的發展,在教學的推進落實方面提高教學實效,根據教學特點和教學要求做好教學的組織實施,使課程思政教學在整體推進環節具備更強的創新優勢。教師既要注重理論教學的創新,同時又要注重解決實踐創新問題,使思政課程教學達到相應的創新要求,按照思政課程的落實要求和特點做好組織實施,使思政課程在教學環節具備良好的教學基礎,并且在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能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和教學體系要求做好教學創新。參考教學創新經驗及教學創新內涵,在教學創新中根據具體情況及實施目標做好教學創新工作。

思政課程教學創新應以現有的教學體制為基礎,然后圍繞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做好課程的組織實施,按照課程的難度要求、內容要求及課程實踐要求做好思政課程教學創新。制約思政課程教學創新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落實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教學內容的特點,同時又要注意以實踐教學為切入點推動教學創新,使思政課程教學在實施環節能夠達到實施目標要求,按照思政課程教學要求做好教學體系的優化及教學工作的推進,使思政課程教學創新做到有的放矢,根據思政課程教學創新的內容及創新的具體形式和情況做好創新,確保思政課程教學創新在組織實施方面能夠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綜上可知,思政課程教學創新應以教學內容和教學實踐轉化為切入點,確保思政課程教學在創新方面能夠達到相應的要求。

實踐導向對思政課程教學的影響

1.強化思政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力度

通過實踐導向思維的轉變強化思政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力度,否則思政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會容易出現偏離教學目標及教學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在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理論教學時一定要先夯實自己的理論教學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根據理論教學的特點和理論教學的具體情況做好教學工作,圍繞理論教學相關要求解決理論教學中出現的重難點問題,確保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能夠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為教學工作的推進落實提供有力支持。

通過對理論教學的分析發現,思政課程理論教學內容多,在一定程度上理論教學的組織是否扎實關系到思政課程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參考思政課程教學情況及思政課程教學組織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在理論課程基礎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能夠按照理論教學的要求參加對應的實踐活動,這樣既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又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學生的接受度做好教學工作,保證理論教學在具體落實方面能夠根據教學的特征和實施情況做好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在教學環節方面注重完善教學內容和優化教學流程,以使整個思政課程教學在組織實施過程中能夠根據教學要求及教學特點整體推進,確保能取得一定的實效。因此,在思政課程教學中既要圍繞教學工作的特點做好教學流程的優化,同時又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增加實踐次數,使學生的思政課程學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的。

2. 明確思政課程改革方向

實踐導向的思政課程改革在方向上更加明確,在思政課程改革組織實施方面應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學特點進行教學體系調整,這已經成為思政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對思政課程改革的進一步了解,其在改革過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及改革的方向決定了改革的成效,實踐導向思維的加入使思政課程改革在具體實施環節能夠根據教學要求和特點做好改革工作,使改革具備良好的針對性,在改革落實和推進方面具備更堅實的基礎,在教學改革的推進過程中解決一些問題,更加關注改革成效,并以改革的具體內容和實施特點為切入點,分析影響改革的因素,從而找出改革方向。思政課程改革應以實踐為導向,按照要求重塑教學體系,落實教學目標,使教學工作在推進過程中根據教學要求、要點及教學的具體情況做好教學流程優化。根據思政課程教學內容、目標及具體實施環節,在改革中更應注重探討思政課程教學的內涵及要求,按照思政課程教學特點和要求做好教學組織實施,使思政課程教學在具體實施方面具備落地實施的基礎。因此,實踐導向思維使思政課程教學在組織實施方面更加關注改革的落實及推進,這對整個思政課程改革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3.影響思政課程改革落實

在思政課程改革中,實踐導向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教學環節方面,同時還體現在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活動的組織等方面。在課程思政改革方面,應按照實踐導向做好改革工作,并圍繞思政課程教學體系目標及具體情況推進落實,思政課程改革關系到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及是否能達到相應的教學要求。通過對思政課程教學的了解及其在改革推進過程中的具體情況發現,實踐導向使整個課程思政改革在落實過程中方向更加明確,內容更加清晰,在教學組織實施層面具備一定的實操性,能夠圍繞思政課程教學特點及具體情況做好改革工作。

在改革方面既要關注改革的側重點和改革的內涵要求,同時又要注重增加實踐機會,使學生能通過社會實踐檢驗自己的思政課程學習,并通過社會實踐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為自己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根據學生的素質情況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在思政課程改革過程中應圍繞改革特征及要求進行完善和提升,這對思政課程教學的順利推進有著重要意義。綜上可知,在思政教學組織實施環節按照思政課程具體情況進行改革,使思政課程改革在具體落實層面能夠按照改革特征和要求做好細化和調整,確保在具體實施層面能夠達到要求,為思政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和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實踐導向的思政課程改革對策

1.以實踐導向重塑思政課程教學體系

實踐導向的思政課程改革對原有的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并根據思政課程實施要點和具體情況做好優化調整,使思政課程教學體系在完善性、全面性、一致性及教學組織實施方面具備更強的操作性,并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教學目標的落實。根據當下思政課程教學經驗及具體的組織實施情況,積極改變傳統思維模式,進行思政課程改革,使思政課程在組織實施方面、教學完成度方面、教學內容選擇方面、教學目標的調整及教學體系的優化方面做到有的放矢,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做好思政課程改革,使思政課程改革能夠在組織實施環節根據教學工作的實施情況做好落實,為思政課程改革的推進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思政課程在教學組織環節方面一定要按照改革的具體情況增加實踐教學內容。

思政課程既要關注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的落實情況,同時又要根據思政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特點及實施情況提高思政課程教學的針對性,使其在具體實施層面能夠在教學理念的落實、教學內容的調整及教學方向的轉變等方面達到相應要求,為思政課程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圍繞課程思政改革特征及實施特點,在具體實施方面既要結合思政課程教學的具體情況掌控好教學進度,同時又能很好地依照思政課程教學經驗、目標及內涵等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理念,提高思政課程教學的針對性,確保在組織實施環節能夠在教學的有效性和具體落實方面達標。因此,一定要關注教學體系的落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教學的具體要求轉變教學思路,調整教學思維,以實踐為導向推進思政課程教學體系的重塑。

2.設置思政課程實踐目標

在實踐導向目標下思政課程改革應重新設置教學目標,將實踐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對待,確保教學目標在具體實施方面能夠具備更強的實踐價值,能夠得到更多重視,并且在教學推進落實中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基于思政課程教學經驗及實施重難點,在教學中既要按照思政課程教學特征要求組織實施教學,同時又要圍繞教學的具體情況,根據實踐特征提高針對性,保證思政課程在實踐方面取得實效,為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落實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具體的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圍繞其特征和目標進行,并且在實踐教學目標方面有所側重。

3.根據學生需求增加社會實踐環節

思政課程改革應先明確學生需求,按照理論教學的具體情況增加社會實踐環節,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又能解決學習內容的針對性問題,保證思政課程教學在具體實施方面能夠具備更強的針對性,按照思政課程教學的經驗及組織實施情況實施教學,保證思政課程改革在推進過程中能夠按照具體情況及推進落實的相關經驗做好優化調整,使實踐教學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得到更多關注。所以,在社會實踐環節應根據實踐教學要求和課程推進的特點調整教學方式,不斷豐富實踐教學內容,使實踐教學在開展中能夠進展更順利,按照實踐教學的具體情況及組織要求進行落實,確保實踐教學在推進方面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并能結合實踐教學具體情況選擇實踐教學方式。因此,在社會實踐環節既要關注教學內容的選擇,又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正確的了解,使其始終圍繞實踐教學目標,為實踐教學的推進提供有力支持。

結  語

在實踐導向指導下進行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改革中不但要凸顯改革目標,同時還要調整改革的方式方法,切實落實改革內容,使思政課程改革在具體實施層面達到相應要求,確保思政課程改革達到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覃景冠.高校課程思政育人機制構建研究[D].西安:西北政法大學,2021.

[2]賴豐.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書法課程育人的教學改革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21.

[3]李曉云.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政策的文本分析[D].濟南:山東大學,2020.

[4]袁文君.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研究[D].吉首:吉首大學,2020.

(李榮娟:咸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