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根和本。我們必須抓住這一關鍵,堅持把立德樹人和“五育并舉”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以德育鑄基、智育固本、體育強魄、美育浸潤、勞育促能,實現德智體美勞全方位、全過程式滲透和貫通培養,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一、堅持政治引領,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立校之本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對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反復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我們必須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育人為本”、以“德育為先”,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及其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和完善新時代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體制建設,協調好黨委領導和校長負責之間的關系,黨政合力為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厚植發展土壤。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用思政課講好偉大建黨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用真理之力開創美好未來,以理想之光照亮奮斗征程,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守“以本為本”的教育初心,堅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的核心地位,統籌學校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全力構建“五育并舉”“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有力保障。

20220921160200488-22-dae2a.jpg

劉云賀與畢業生合影留念

二、堅持育人為本,努力構建新時代高校育人新格局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體現辦學方向的關鍵問題。長期以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知行統一”的辦學理念,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各環節;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多措并舉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科學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提高了人才培養能力,實現了“三全育人”新局面。完善制度體系,著力構建思政課程、專業課程、網絡育人三位一體的思政育人體系和教學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將正確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和家國情懷有效傳遞給學生。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的協同發展,全方位、全過程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樹立“五育融合”的理念,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五育并舉”育人體系,統籌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校園文化活動(第二課堂)、線上教育、社會實踐等關鍵的育人環節,協調黨政管理干部隊伍、專職師資隊伍、后勤保障服務隊伍等建設,構筑高質量、高水平的人才培養教育體系。優化學科專業,強化思政課,拓寬公共課,夯實專業基礎核心課,以生為本、學為中心,推進信息化教學、研討式教學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讓課堂育人主渠道立起來,讓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實踐育人活起來,讓各項辦學條件硬起來。

20220921160329728-13-9065d.jpg

劉云賀參加學生科技作品展

三、堅持知行統一,夯實新時代高素質人才培養基礎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責任擔當、更加昂揚的奮進姿態推動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全面強化“五育并舉”的頂層設計、資源供給和評價體系,加快形成“五育并舉”的成才導向、培養體系和文化氛圍,培養一大批能夠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德育鑄基,以思政建設推動各類課程形成育人合力。堅持守正創新,充分發揮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作用,完善“家國情懷”的通識教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日常思政融會貫通的育人體系建設,開展課程思政專題教改研究,深入挖掘和梳理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及承載的育人功能,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智育固本,通過創新教學改革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及水平。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和先進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升課程建設質量和育人水平。深入挖掘課程中的五育元素,實現基于五育融合的新型教學方式,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體育強魄,以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構建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銜接、培養興趣與提高技能相促進、群體活動與運動競賽相協調的全程式體育教育體系,實現“提升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能、養成鍛煉習慣、塑造健全人格”的育人目標。美育浸潤,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及人文素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等人文素養為目標,以美育課程體系為基礎,以美育實踐活動為依托,構建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互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促進、文化知識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相互融通的現代化美育體系。勞育促能,課內課外有效結合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實施勞動教育,強化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和特色,打造“創新創業+勞動實踐”教育模式,引導學生大膽將所學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應用到創新實踐中,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實踐能力。

20220921160308195-2-0e9d6.jpg

劉云賀在學校第七屆“互聯網+”大賽工作總結座談會上與獲獎師生合影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實踐,在新時代發揮出巨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和貢獻力,空前提高了中華民族的政治覺悟、文化水平和科技能力。社會向前發展,教育不斷改革,新時代賦予了“五育并舉”新的內涵,只有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構建“五育并舉”教育體系,回答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才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匯聚起建設教育強國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西安理工大學校長)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