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作者:劉亞菲
發布時間:2022-09-19 16:27:04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發出濃厚的興趣,進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和內驅力。因此,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貫穿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緩解焦慮情緒,激活課堂學習熱情,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英語綜合素質。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理念
丁曉青在《情感教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中指出,情感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學生的興趣、動機、態度以及意志等情感因素作為促進其學習的有效動力,能夠在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運用情感教育可以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培養和豐富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并最終使他們形成健康獨立的人格。情感教育和認知教育一起構成對一個人完整的教育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做事情的動機通常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外部動機主要指來自外界的鼓勵、認可、獎勵、表揚等,而內部動機來源于個人內在,源自個人內在成長和變化的需要,是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一個方面。因為一個人如果是基于滿足個人內在的興趣和愛好去做一件事情,往往更自覺,內在動力也更為持久、有力,其外在行為持續時間更長,更容易堅持。最重要的是,內在動機最容易被自己接受,最不容易被排斥。教學是一個涉及教師和學生理性與情感兩方面的動態的人際過程。教學既包括認知因素,也包括情感因素。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注意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幫助學生啟動內在變化和成長的需要,注重對學生“情商”的培養,使學生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諧統一,就能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中職學生是初中畢業后進入職業技術學校的,年齡較小、閱歷不夠,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目標、定位和規劃不夠明確。這導致中職學生對職業學習,尤其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全面。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中職英語教師一般更重視認知教育,忽視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因此,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通常會出現缺乏興趣、畏難、不夠自信、缺乏動力、放棄等問題。
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導致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
中職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一般都不是很理想,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部分學生甚至會產生英語學習對職業學習根本沒有用處的想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產生畏難的情緒、放棄的行為。這就造成了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不良循環,越畏難越學不好,越學不好越畏懼。這樣的認識和情緒在中職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很常見。
2. 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不足導致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
首先,我們應該對職業教育的目標有清醒的認識。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更側重于實踐技能的培養,側重于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基于此,中職學校、教師和學生應該形成一個明確的、基本的認識,即職業教育中的英語教育既是認知教育,也是實踐教育,包括中職英語學習在內的一切學習,都是為了打造實踐能力和實踐技能。具體情況正如張嬋娟在《淺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一文中指出的,許多中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并認為職業教育更多偏重于專業技術的學習,所以很多學生根本不重視英語學習。中職學生甚至教師對中職英語學習的目標不明確,態度不重視,使中職英語教學的難度進一步增加。我們都知道,學習情感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學習的重視程度,重視與否是我們能否做好一件事情的基本情感動力。如果中職學生乃至教師和學校對中職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都會影響英語學習效果。
3.職業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師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職業教育在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等方面有重要職責。目前,國家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就需要打造一支師德師風以及教學水平過硬的教師隊伍,中職英語教師也需要全面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首先,需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中。中職學生的年齡較小、閱歷欠缺,特別需要教師和榜樣的引導。鑒于此,中職英語教師只有從自己做起,全身心投入教學,才能引導中職學生認真學習、端正態度。其次,中職英語教師需要改進課堂組織方式,合理利用教材,善于運用合理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調動和增強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互動、參與、合作能力。總而言之,鑒于中職學生的年齡和閱歷,中職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更用心,要進入、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
三、中職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策略及案例分析
1.以鼓勵的方式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對英語產生興趣。在具體的教學中,中職英語教師應該讓學生意識到他們有學習英語的天賦,并經常交流,以激發學習興趣。平時還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地模仿或者依照教參進行教學。比如,在講解Festivals單元時,教師可以詳細介紹一些中外著名的節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要求一些學生補充他們所知道的節日,不僅提升了課堂參與度,而且激發了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講一些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學生欣賞名人演講、經典電影等,讓學生了解英美人的生活,了解英語,從而喜歡學習英語。日常教學中,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注意,任務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以便使更多的學生有勇氣和機會參與活動。在閱讀理解和翻譯訓練內容的選擇上,可以補充一些有趣的文章,使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也可以嘗試。
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演出,盡可能讓每個人扮演一個角色,確保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研究表明,當學生在一起的時候,會互相鼓勵,進步很快。更重要的是教師應該作為小組成員加入學生的活動,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熱情。在講授Welcome to our party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從網絡和書籍中收集有關 party這個主題的資料。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舉辦派對,讓他們在派對上進行表演,提升學生的興趣。
2.以減少競爭的方式減輕英語學習的焦慮感
焦慮使學生感到緊張,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如果課堂上學生出現焦慮情緒,學習效果會明顯下降。首先,英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焦慮是短暫的,不會發展成一個永久的問題。其次,教師要思考如何盡量減少學生的焦慮,使他們更放松地進行學習。
很多情況下,競爭會給學生帶來焦慮。所以,英語教師應該盡量不要使課堂上的競爭過于激烈,允許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不要過多地糾正學生的錯誤,應鼓勵他們多說多參與。在聽學生講述時,一般不宜發表評論性的意見,避免對學生的講述起到引導作用。若要作評論,措辭要有分寸。教師可以用激勵的方法讓學生講述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也可以補充、說明、提問、適時插話或直接表示對學生觀點的理解贊同。要保持目光的接觸,運用積極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如果學生沉默寡言或緘口不言,就要采用積極的言語技巧給予贊揚和鼓勵,以激發其回答問題的興趣。
教師還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適當使用公平、明確、熟悉的測試項目,以幫助學生評估自己的表現。在可行的情況下,教師應在課堂上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學習活動,并通過音樂、笑話或游戲等鼓勵學生放松。例如,在講授I can do it一課時,可以利用英文歌曲[I can]來導課,歌曲旋律優美,歌詞簡單易懂,非常容易吟唱。學生在聽歌的同時,不由自主地開始跟唱,“I can...”句式的學習變得既有趣又簡單。此外,應該盡量使抽象的材料具體,因為具體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3.以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在英語教學中從情感上消除學生的焦慮,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師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首先,教師應努力發展新型師生關系,采取措施,營造愉快和諧的教育氛圍,提高教育質量。道格拉斯·布朗認為教學可以引導和促進學習,使學習者能夠學習,為學習創造條件。教師應該像朋友一樣隨時為學生提供幫助,應該認識和了解自己學生的學習條件、困難和需要,并盡力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當組織一些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讓全班都參與進來,盡力與學生相處融洽。例如,在學習It’s time to Change一課時,可以倡導學生養成積極的生活習慣,摒棄陋習,多吃健康食品,多運動。而在課后,教師也應積極參加學生的娛樂和體育活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之后的教學過程會更加順暢和高效。
其次,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每個人都渴望被欣賞。教師的欣賞是學生共同的、積極的心理需要。欣賞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最持久的動力源。教師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尊重他們的人格,肯定他們的進步,允許他們失敗,激勵他們上進,讓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悅納自己,從而使他們建立自信。另外,教師的賞識在某種意義上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和關鍵。因此,在教師的賞識下,學生可以積極參與活動,展示自己的英語學習潛能。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盡量多鼓勵、多表揚學生。
4.以愉快的課堂環境激發英語學習的熱情
舒適愉快的課堂氛圍對語言學習有很大的影響,能夠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如果英語課堂是一個令人愉快的環境,學生將會受到啟發并且愛上英語課。如果教師面無表情,聲音和語調生硬,學生可能會不愿意與老師合作。學生越放松,學習效果就越好。因此,建立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在這點上達成共識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更注重自身的態度、表情、說話語氣以及其他肢體語言的運用。
中職教師首先要富有親和力。親和力是人們說話時一種親切的態度。親切的態度,激勵的語言,使教師自然地融入學生之中,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進而把自己的思想觀念有效地傳遞給學生。教師還要善于表現對每一堂課、每一個話題的興趣和熱情,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表情、姿勢、插入語和感嘆詞等來表示自己對課堂內容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溫暖的一個笑容,贊同的一個點頭,充滿真情的一個“好”字,都是對學生的有力鼓舞。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時,應遵循激勵原則,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正面評價。大多數學生在受到表揚后都會感到更有靈感。即使面對犯了錯誤的學生,教師也應該盡量遵循鼓勵和欣賞的原則。在現實生活中,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贊揚和有效的表揚。例如,真誠地表達對他們的贊揚,詳細說明他們的成績。
5.以教材的合理運用進行德育
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最主要的依據就是教材。當前的中職英語教材生動、豐富、多樣,話題很廣泛,結構安排靈活合理,內容適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同時蘊含著大量的德育因素,為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提供了素材。根據有效教育的需要,教師有時會對教材進行一些調整,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教學環境,幫助他們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課堂內容。教師可以巧妙地將德育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努力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在學習基礎模塊二 Unit 9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時,教師就可以及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處處留心皆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對學生不文明、不禮貌、不團結等行為進行思想教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大膽管理。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充分把握其中的文化內涵,挖掘蘊含的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將其與英語教學緊密結合,不僅讓學生學到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豐富自己的情感。
中職英語教學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適當加入豐富的情感因素,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并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情感因素對英語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只有關注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增強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才有望為學生的英語終身學習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前,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更加實用的技能知識,立志成為高素質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中職學校所進行的英語教學活動也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應該以此為方向,面向未來,穩步提升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從而為國家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撐。
作者單位 渭南師范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