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山區興職教 俯身講壇寫春秋 ——記寶雞市鳳縣職業教育中心教師劉春燕
發布時間:2022-09-08 09:30:52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我愛這土地,故選擇默默根植于秦嶺山區,把最美年華奉獻于職教事業。
1993年,劉春燕從鳳縣職業教育中心(現寶雞市鳳縣鳳州職業高級中學)畢業,于1997年被分配至寶雞市岐山縣,后改派回母校,執教至今。
參加工作初期,因對口專業是建筑類,劉春燕教授建筑制圖和建筑力學兩門學科,兩年后,建筑專業停辦。校領導讓她從語文、數學、電子三門課程中任選一門,忐忑不安的她在一位恩師的建議下選擇了語文。“改行”后,有次校領導聽課,劉老師在課堂上講了《南州六月荔枝丹》,課后,大家一致認為,劉春燕天生就適合教語文,因而她信心十足。回家翻出當年的語文書,看筆記、憶情景,反復練習。她認為,身為人師,對學生就得負責,就得用心,就得全力以赴,因此,她積極自學,拓寬知識視野,強化知識儲備,再將其變為己有,嘗試著“活學活用”,最終順利完成了語文教學任務。
于她而言,畢業于斯,工作于斯,必將燦爛于斯。家人想讓她辭職回省城團圓,可她心里總是有割舍不斷的牽掛:不想讓那些和她一樣,有著中職學習經歷的孩子虛度年華。于是她嘗試將課上與課下、學習與生活、身體與心理等方面的知識實踐結合起來,現身說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嚴慈相濟,干好她的執教科目和班主任工作,引導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盡力多學些文化課,根據學情,“量體裁衣”設置梯度學習目標。
當時,學校第一位考上一本的學生在考前曾有棄學念頭,劉春燕作為一名年長的語文教師,及時和學生談話談心,鼓勵他朝著自己的既定目標砥礪前行:“語文方面,有我做你的堅強后盾,別怕!我們一起并肩作戰……”最終,這位身體略有殘疾的學生提振精神,成功邁入心儀的大學。從那以后,她開始深耕單招考試,對考試要求研究頗深。在所帶的專業技術班學生出省實習前,她也會自掏腰包給每位學生買一份旅行套餐……
時間久了,劉老師對學校、對職業教育的感情與日俱增,目標也同步提高:除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外,還須盡力提高學生的其他能力。所以,她從細節入手,摸準學生心理,助其健康、茁壯成長,盡力做好中職教育的“引路人”。
她所帶的畢業班前往市區參加單招高考時,無家長陪同,學生頓感失落,她安慰他們說:“沒事,我來!”那兩天,她一直穿著旗袍送考、帶隊,和每個考生擊掌鼓勵,目送他們進考場,迎接他們出考場。別的考生家長起初以為她也是學生家長,后來見她掛著帶隊教師的工作牌,笑著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打鐵還需自身硬。劉老師時刻自省,并不斷向省內中職精英教師請教,以求快速成長。但凡有省市縣各級各類教學比賽,她都盡力參加,優化教學、彌補不足,心理素質、應變能力也得到相應提高。除此之外,她帶領學生多次參加過省市縣征文、朗誦、演講等比賽。當學生手捧獲獎證書和獎金,激動萬分地向她道謝時,她借機鼓勵獲獎學生堅持下去,說不定將來還可以改變自身命運。
經過不懈努力,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她兩次榮獲寶雞市教學能手稱號,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優秀指導教師,還獲得鳳縣第三屆“有突出貢獻的青年拔尖人才”及“鳳縣百姓讀書之星”榮譽,主持、參與的課題研究也連續獲得陜西省第二、三屆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并多次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受邀參加縣內外線上線下講座……
“我愛這片土地,故選擇默默根植于秦嶺山區,把最美年華奉獻于職教事業,為此,我感到無比自豪和幸福。”她表示,自己將繼續在中職教育這片土壤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服務學生、服務職教、服務縣域、服務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