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心做教學、用心做教研、耐心做幫扶,做一名學者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

20220908092755820-22-045c6.JPG_scale.jpg

教育家魯潔曾說,教育是一項可以獲取永生的事業,因為在教師不斷地將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情感與人格轉化為學生心靈的過程中,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永遠的延續。自2003年7月大學畢業后,馬麗娜就在職教這方沃土上無怨無悔地辛勤耕耘、鞠躬盡瘁。

《學記》有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馬老師給每一屆新生上“開學第一課”時,都會以自己的求學經歷、參賽經歷為興趣點,給學生們上一堂“端正態度、抓住機會、改變命運、提升自我”的人生課。這樣的課堂不僅讓學生對她充滿了崇拜之情,更讓學生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與向往。

2006年,在當時學校只有十臺計算機的情況下,馬老師報名參加了榆林市教學與評優活動,當時她的信息化水平僅僅停留在能制作幾張簡單幻燈片的水平上,當看到比賽文件時,她更多的想法是靠自己對《祭十二郎文》的教學設計去參加比賽,眼看著上交成品的時間越來越近,她在機房一待就是一整天,加上她老公的幫助,終于將自己的創意體現在課件中,這次比賽不僅獲得了榆林市一等獎,而且報送參加了國家級比賽,最終,她以新穎的教學設計和精美的PPT課件在說課中榮獲第四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教學實踐與評優一等獎。也正是這次比賽,點燃了馬老師的求索創新精神。在這之后,通過網絡研修、在線培訓等方式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在教學實踐中融入信息化手段,這些都為她后來參加各類比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后來她在講各級各類公開課時,無論是對教材的挖掘、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理念的更新,還是對教學活動的設計,都精心準備,并請信息化老師幫忙錄課,在省市級課堂教學大賽中屢獲優異成績。

經常有學生感慨:“我多想再回到課堂上,聽馬老師為我們講一節課,講講《紅樓夢》中那個聰明能干、心狠手辣的王熙鳳;講講那個在‘地壇’深思‘生與死’的史鐵生;講講那個‘青衫濕’的白居易。”正是孩子們這樣的一個個愿望,讓馬老師更不能放松自己、懈怠工作。在她的引導與鼓舞下,基礎薄弱的中職生們圓大學夢的種子在心中萌芽、破土成長,并在不斷的努力與突破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除了專心完成教學本職工作外,馬老師還致力于做一名研究型教師。她將自己平時教學工作中的所思所感撰寫成隨筆或教學論文,并多次在省市縣級征文比賽和教學論文交流評選中獲獎。主持或參與的多項中省市級課題順利結題。

除此之外,馬老師還利用寒暑假時間帶領語文組成員積極鉆研課改,針對陜西單獨招生考生中復習資料匱乏的現實問題,和語文組成員以求真務實的態度,主編了四冊校本閱讀教材《書海拾貝》,并以副主編身份參編了省級單招考試復習資料《陜西省普通高校職業教育單獨招生考試復習同步測試卷(語文)》。為了適應考綱和中職語文課程標準的新變化,遴選學校語文骨干教師組成團隊在暑假開展單招考試類復習資料的修訂工作。正是有了以上工作的積淀,馬老師在奮力抓好平時的教學工作基礎上,積極探索教研教改并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她先后榮獲靖邊縣教學能手、榆林市教學能手、陜西省教學能手等稱號。

如今的馬老師,作為語文組教師的“領頭雁”,充分發揮了“傳幫帶”作用。在她的幫助下,新教師劉艷、高毛、俞瀟瀟等都成長為鄉村學校骨干教師,李玉秀、賈關軍、杜艷春、陳奕伊等老師分別榮獲市縣級教學能手稱號。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馬老師憑借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在中職教育的崗位上堅守了近20年,2021年榮獲的“靖邊縣五一勞動獎章”稱號更讓她動力十足,干勁滿滿,“我會以‘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實干苦干精神繼續扎根職教,肩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將中職學生扶上馬背,再走一程!”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