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園共建課程——“園本繪本”的開發與實施
作者:陳旭鳳
發布時間:2022-09-13 11:01:32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文章以院·園共建課程理念為切入點,從學前教育改革視角深入探討了“園本繪本”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實踐操作中的具體實施環節,闡述了“園本繪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與意義,以期能對繪本類課程在高職及幼兒園中的開發與實施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之用。
[關鍵詞]繪本 園本繪本 學前專業 課程開發
基金項目:本論文屬于陜西省教育廳2020年度陜西省學前教育研究項目《院·園共建課程——“園本繪本”的開發與運用》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YBKT2011)。
引 言
院·園共建課程是基于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課程建設理念。具體內容是指幼兒園教師與高職院校教師共同參與課程建設研究,一起推進教材與教法的改革創新。結合幼兒園“園本繪本”課程開發與高職學前專業課程建設的需求,筆者提出“園本繪本”課程開發理念:旨在通過這一研究,加強高職院校與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聯系,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同時以“園本繪本”開發為紐帶,推動繪本教學在學前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學科教學的良性發展。
“園本繪本”課程的概念
“園本繪本”課程是幼兒園課程建設與高職課程建設相結合的一種有益嘗試,它既可以是幼兒園繪本教學實施的依據與載體,同時又可以是高職繪本教學的橋梁與紐帶。筆者結合幼兒園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特點,以兒童繪本為載體,以文學、繪畫、手工制作等為主要表現手段創作的一本適合幼兒閱讀與使用的圖畫書。而要創作這樣一本集閱讀、欣賞、寫作、繪畫、手工制作、游戲、故事分享、繪本劇表演等為一體的圖畫書,教師可以按照高職學前專業課程標準和課程計劃,以單元主題的模式建構和實施繪本創作教學活動,以使高職學生創作出來的圖畫書不僅符合自己的專業發展特點和實際需求,還易于被幼兒接受。
“園本繪本”課程教學實施環節
1.準備階段
(1)設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園本繪本”課程教學目標是:以幼兒園繪本課程建設為依托,將學生培養成為能進行繪本創作,且能利用繪本更好地從事幼兒教育的優秀幼兒教師。因此,高職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兒童繪本教育”觀念,使學生明白學習“園本繪本”課程的最終目的不是成為一名繪本插畫家,而是要借繪本這一載體,使自己具備基本的“兒童繪本”創作技巧及跨學科綜合學習能力,在今后能更好地整合學前教育的相關教學內容。
(2)建立繪本教學課程團隊
高職教師與幼兒園教師以院·園共建課程理念及繪本教學資源為基礎,成立了“園本繪本”課程教學團隊。團隊成員由幼兒園負責繪本主題活動的教師與高職院校負責學前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共同組成,團隊分段制訂主題式單元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及評價方法等。
(3)合理選用教學資源
繪本資源多以閱讀材料的形式進入幼兒園,且多以國外繪本為主,國內原創繪本較少,尤其是缺少結合地域特色的“園本教材”。教師可以針對這一情況引導學生從國內優秀的兒歌、童謠等入手,創作屬于自己的幼兒園繪本——“園本繪本”。高職教師在教學時應結合幼教專業特點,選擇適合學生創作能力的繪本類型,如兒童文學課對繪本的題材與文字描述研究,美術課對繪本的風格與造型研究,手工課對繪本材質與外觀的研究,心理課與游戲課對繪本的受眾與情感的研究,等等。以使學生創作的繪本的材質、開本、外觀、內容等與幼兒的年齡相適應,同時又要注重與學生的認知度與接受能力相適應,以使學生繪本的創作具有一定的原創性與可操作性。
2.實施階段
(1)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
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是指根據主題單元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適當地對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整合和重組。具體是指以“園本繪本”課程設計為依托,使幼兒園“教科書”與高職學前專業教科書之間能相互補充,且教科書不僅能與學生的認知相匹配,且能與繪本教學內容相結合。在“造型設計”教學中,高職教師可以將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科書中的繪畫教學內容與“園本繪本”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指導學生創作出具有“裝飾風格”“拓印風格”“國畫風格”的繪本;在“工藝制作”教學中,可以把手工教學內容與“園本繪本”課程進行整合,創作出“四頁書”“卷軸書”“活頁書”“折疊書”等多種表現形式的繪本,充分展現繪本教學“學中做、做中學”的特點。
(2)引入主題單元教學法,探索模塊化教學方式
主題探究式單元課程設計,是指以具體的“主題”為學習動力和動機,完成“主題”的過程即為學習的過程,圍繞單元主題任務結合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組織方式達到教學目的,展示教學成果。筆者以“園本繪本”單元課程《小白兔》為例闡述這一教學過程。
①確定主題
教師引用經典兒歌《小白兔》作為繪本創作的主題和故事的基礎腳本,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歌詞,然后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分析與挖掘歌詞中蘊含的故事內容。
②改編或創編故事
讓學生分組上網查閱與《小白兔》相關的故事文本、圖片資料等,從而對《小白兔》的故事背景、常見造型特點、畫面風格、手工材料制作、故事發展演變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根據自己的創意,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改編或續編故事情節,形成“新版”《小白兔》繪本故事。
③確定關鍵詞
引導學生將撰寫好的故事內容以畫面設計需要為主要依據而分成多個段落,然后教師根據這些段落,指導學生確定《小白兔》“園本繪本”創作內容的關鍵詞,如第一部分:小白兔(可愛的樣子)—愛吃—蘿卜;第二部分:小白兔—種—蘿卜;第三部分:小白兔—拔—蘿卜—大家—幫忙;第四部分:小白兔—分—蘿卜。這樣劃分的好處是:確定《小白兔》繪本創作中每個場景的構圖安排及造型設計中的主角形象和動態特征。最后是確定選擇哪種“園本繪本”工藝制作表現方法(畫、貼、縫),以更好地突出繪本的觀賞性、趣味性及材料的美感,充分展現繪本的特點。
④材料研究
在制作之前,學生對各種兒童繪本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可撕扯的布書、可防水的塑料書、可折疊的立體書、紙板造型書、可懸掛的卷軸書,等等。其中,不織布作為布書的首選材料,可粘貼、可縫紉,顏色鮮艷,但由于較為柔軟,不適合做活動的立體書,紙板較為硬實挺括,可做各種造型,但對頁數有一定的限制,不適合做太厚的書籍,塑料書要使用封塑機器,對紙張大小有嚴格要求,不適合做開本太大的書籍,等等。只有充分了解材料,才能在制作中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進而選擇出最能體現主題設計要求及藝術思想要求的材料創作繪本。
⑤流行趨勢研究
學生對“園本繪本”的造型、色彩、質感等流行元素的借鑒。如現在圖書市場出現的帶聲音的聽覺書、帶氣味的嗅覺書、能操作的手偶書、洞洞書、翻翻書、綜合材料的觸覺書及膠片書等。學生可以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作為繪本創作的基礎。
⑥造型設計
根據上述內容,學生設計繪本的主要造型及動態形象,如《小白兔》繪本中的主要形象是小白兔,其他形象有小猴子、小馬等;道具設計有菜籃子、蘿卜、小房子等;動態設計有拔、蹦、跳等。從創作的角度分析繪本的內容,以創作設計出最符合故事腳本要求的人物、動物等角色造型,同時設計繪本分鏡草圖并對繪本的外觀形象及裝幀進行設計。造型設計風格可以偏向動漫、卡通等,也可以偏向帶有戲曲民族特點的“國風”造型等,從而展現不一樣的小白兔形象,避免造型的雷同。“園本繪本”的角色造型設計雖然可以具有自己的個性特色,但一定注意自己創作的角色造型要符合幼兒的欣賞要求,要根據兒童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需求來考慮造型設計,千萬不能只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計繪本角色造型,這也是“園本繪本”有別于其他插畫創作的地方所在。
⑦工藝制作
利用實訓室、工作室的拓印機、印刷機、封塑機、裝裱機等教學設備,靈活選用紙、布、線、沙、金屬等材料,按照設計稿進行創作加工,直至作品完成。高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引導作用,同時要求學生按小組分工協作完成“園本繪本”,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精神。
⑧延伸拓展
高職教師可以與幼兒園教師合作教學,把學生創作的繪本通過講故事、舞臺劇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既能增強繪本的互動性,又能檢驗學生創作繪本的適用性與可操作性。
⑨手冊匯總
學生根據主題把創作繪本的整個流程用圖片、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形成“‘園本繪本’學習單”,進而形成完整的手冊式的總結材料,以更好地展示與匯報自己的繪本作品是如何從“選擇主題—整體構思—圖文創作—制作成書”的。這一創作過程也是學生對自己學習的一個檢驗總結,幫助學生在思想意識上形成“園本繪本”創作整體觀念,提升學生的理論學習高度。
3.檢驗階段
(1)展示成果與評價
首先是組織校園內的“園本繪本”作品展示評價,教師將學生創作的繪本作品按照風格進行分類,學生發表作品的自我評價。同時聽取同學的意見及他們對作品的鑒賞心得。通過自評、互評、他評等了解繪本鑒賞的意義與目的,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園本繪本”理論水平。
其次是利用學院實訓基地與幼兒園合作,使“園本繪本”得到家長與幼兒的檢驗,高職教師根據校內校外多元考核評價結果為學生建立“成績單”。繪本修改后可以在幼兒教學當中使用,一方面,使學生制作的繪本得到幼兒園的評價檢驗,推動學生的自我認知與發展,使“學訓互動”的人才培養模式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豐富了幼兒園繪本資源及繪本教學運用媒介,也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幼兒園繪本教學的發展。
(2)實施效果與分析(反饋)
筆者對參與“園本繪本”課程學習的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2017級在校學生、2016級實習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有516人參與調查答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通過“園本繪本”課程學習,91%的學生更加關注幼兒心理和理解幼兒教育;97%的學生認識到材料特性與技法表現對幼兒學習的影響;79%的學生認為通過單元課程模塊化的學習,帶動了自己專業學科領域的學習,培養了自己的跨學科學習方法與團隊協作精神;82%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綜合學習能力與表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94%的實習學生認為對自己的實習工作或今后的教學有較大的幫助。
結 語
由于“園本繪本”課程兼具文學性與藝術性,表現載體的多樣性,故事內容的豐富性,因而深得學生喜愛,非常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園本繪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緊密圍繞如何利用“院·園合作”,指導高職學生以繪本為載體,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創編能力及跨學科的繪本創作能力,這也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與研究有著積極的參考價值。課程實施以來,大部分學生都在繪本創作中提高了個人能力,“園本繪本”教學效果顯著。實踐證明,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園本繪本”課程是有必要且可行的,是適應學生職業發展需求的,也是符合幼兒教育發展趨勢的。
參考文獻:
[1]尤敏紅.兒童繪本創作課程開發:理念、目標與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169-170.
(陳旭鳳:漢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