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文物掃描儀 為兵馬俑“掃臉”
作者:張 剛
發布時間:2022-09-09 15:23:21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兩只靈活的機械臂對兵馬俑模型局部進行拍照、掃描,隨著底座圓盤的轉動,帶動著機械臂換個部位繼續采集,幾分鐘的時間,電腦上就出現了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形象。
這套系統叫做文物外觀快速采集建模裝置,通俗地說,這臺設備就是一種新型的文物掃描儀,是西北大學研究團隊花了兩年時間研發的。它由轉盤、機械臂以及兩個文物外觀數據采集模塊組成。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數字化國地工程中心研究員趙宏安說:“結構光掃描儀用來向文物投射結構光,獲取表面結構信息,相機用來采集表面的紋理信息,把這兩部分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上,最后完成全彩色的三維模型的融合。”
那么這臺文物掃描儀采集出相關數據后,究竟有什么用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數字化國地工程中心主任耿國華說:“它可以用在后續的研究,向公眾的展示等方面,還可以為文物的傳播和傳承,做一些貢獻。”
記者了解到,該團隊25年來共研制了三代掃描儀,第一代掃描儀主要解決顱面修復問題,第二代可以解決瓷器的高反光問題,而作為第三代掃描儀,改進為幾何與紋理的同步采集,具有智能化、自動化以及高精度的特點,之前進行兵馬俑文物數據采集往往耗費多日,現在分分鐘就搞定了,并且能夠達到0.05毫米的建模精度。
來源:陜西都市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