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我而言,這樣講顯得有些沉重,我覺得我不過是孩子們的引路人,帶領他們走得更遠罷了。

從開始接觸這些孩子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時間過得真快啊……還記得他們剛剛入學時,每天早上奶聲奶氣地叫著“曹老師,早上好”的樣子,是那樣的清晰。才過了一個暑假,我便明顯地從各個方面感受到了他們的成長,前些日子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這些小精靈們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照常按時到校,晨檢、早讀、上課……三節課上完后的課間,領導通知我要開黨員會議,由于“黨的十九大”的緣故,會上需要解決的事情比較多,待會散,已是午飯時間。說實在的,早上連上三節課,又開一場會,肚子早已開始“抗議”。我生怕去晚了食堂收工,便匆匆往教室看了一眼就趕緊去打飯了。

待我歸來,見表面上一切平靜,剛想坐下來享用我的午飯,耳邊便傳來學生的聲音:“曹老師,童述捷和徐升鬧矛盾啦!”我心想:孩子們鬧矛盾?常有的事情,勸勸就好了。但當我剛準備起身去處理這件事的時候,我看見二人正一前一后地坐著,中間隔一個過道,皆是眉頭緊鎖,雙手抱在胸前,眼睛盯著飯碗就是不吃,任由熱氣在面前緩緩升騰。

見此情形,我不由得有些驚訝:這兩個小鬼怎么會鬧得這么僵,連飯都不吃啦?這個時候去處理問題定不會取得什么好結果,兩人都還在氣頭上,強行去處理,孩子們最多會迫于老師的壓力而選擇一時的和解,不能從根本上真正解決問題。但二人這不吃飯也不行啊,于是我走過去,拍拍二人的肩膀說:“有什么事情吃完飯再說嘛,別跟自己過不去,再不吃,飯涼了可不好吃了?!币姸巳耘f是沒有行動,我便又說道:“聽話嘛,權當是給我個面子咯,快吃吧。”二人這才拿起勺子準備吃飯??删驮谶@時,童述捷的眼淚奪眶而出,他伸手拭了一下后說道:“老師,我要換座位,我要和他分開坐!”他說這話時一直沒有抬頭,語氣十分堅定,看樣子可以說是相當委屈了;我再轉頭看看徐升,仍是眉頭緊鎖,機械地往嘴里送著飯。我笑笑道:“好,老師知道了,你的想法我會考慮,現在咱們都餓了,快吃飯吧,吃完了咱們好好討論?!蓖鼋輿]有回答,但確實也開始吃了。

很快,午餐結束,大家都很自覺地拿出課外書來讀,平日里中午都有課代表負責檢查英語,今天也不例外??烧尚焐€是童述捷的檢查對象,我見二人仍舊是互不理睬,便問道:“童述捷,怎么還不檢查徐升的英語呢?”“老師,要檢查可以,你必須在旁邊!”我心想機會來了,便走過去佯問道:“怎么,平時你檢查他不是檢查得挺好的嗎,怎么今天反倒要我在旁邊呢?”

這話一出,童述捷立馬打開了話匣子,說道:“老師,他根本不聽我的,我一個人可管不了他!”“喲!這么嚴重啊,今天你們是怎么了,鬧得這么僵?”我這邊話音還未落,徐升便說道:“老師,他弄壞了我的竹蜻蜓!”實際上我早已經從其他同學口中獲取了一些信息:班長童述捷見徐升上課時玩竹蜻蜓,便要沒收,徐升不允,一來二去便扯壞了竹蜻蜓,徐升氣急,也因此對童述捷說了不中聽的話,二人便因此置氣。徐升的話音剛落,童述捷也說起自己的委屈來……

聽完二人的陳述,確實與旁人所說無差,但我看到二人在說話時都偷偷瞄對方,兩手不自然地來回搓著,我明白他們這是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我假裝沒看見,說道:“我來說句公道話吧,事情聽完,你二人都有道理,卻也都有不足。上課時間擺弄竹蜻蜓,徐升你也是有錯在先,童述捷是班長,出于責任要沒收你的竹蜻蜓也是情理之中,可難道班長就可以簡單粗暴地對待同學們嗎?為什么要一把把東西搶過來呢?還導致徐升一時語失,最后你二人便因此僵持不下。你二人一直都是好朋友,好伙伴,也都是聰明的好孩子,一件小事便搞得你們劍拔弩張,現在冷靜下來想想,事情也著實簡單,鬧成這樣,不值得啊。”看著兩人之間的過道,我便借題發揮道:“看,小小的矛盾導致你們之間的關系出現了縫隙,現在我來當個和事佬,在你二人之間搭一座橋,你倆握手言和,還和以前一樣好不好?”說著我便一手拉起童述捷,一手拉起徐升,將二人的手搭在一起,兩人握上了手卻還是不言語,我又道:“老師想你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卻為什么不愿意向你傷害的人道歉呢?是不好意思嗎?沒關系,好孩子是能勇于承擔責任的,話說出來就沒事了?!?/p>

這時童述捷立刻90度鞠躬向徐升道歉,徐升也連忙用同樣的方式向童述捷道歉。待徐升直起身子,二人相視一陣,不禁哈哈大笑,見此情景我也笑了,輕輕拍了拍兩人的后背,兩人便擁抱在了一起,笑得十分開心,后面的結果,自不必說了。

事情雖然解決了,我卻不由得聯想到了自己身上。平日里對學生的管理有沒有簡單粗暴的一方面呢?這樣的做法是否會有好的效果呢?學生倒不會和我爭執,但不代表他們心中沒有負面的想法;做事三思,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注意方式方法,才能妥善處理日常的事情,若是因為自己一時頭腦發熱,沒有顧及學生的感受,最終導致我與學生之間出現嫌隙,那真是得不償失了。今天對徐、童二人說的話,亦是對我自己說,平時被我教的學生今天反過來為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將永遠記住這一課,記住我的學生們帶給我的啟發。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