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雪吐艷,凌寒飄香,紅梅那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純潔堅貞的豪邁氣節,一直盛開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所擁有的堅韌不拔的氣節、自強不息的毅力、謙虛高潔的品格、奮勇當先的斗志,都在紅梅身上得以體現,這正是我們要大力弘揚的紅梅精神。

從古至今,眾多的詩人名家留下了許多贊頌梅花的優秀詩篇,賦予了“紅梅精神”深刻而豐富的精神內涵,為我們提供了豐厚的德育資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的吃苦耐勞、愈挫愈勇正是當代小學生急需的精神品質。“堅韌不拔、紅心向黨”的愛國情懷更關乎民族的未來。“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正體現了我們“尊重個性發展”“挖掘學生潛能”的育人理念。

當我立足新時代,思考當下的教育時,總會想到傲雪的紅梅。近代革命史上那段風雨如磐的崢嶸歲月,培育和形成的偉大的紅梅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基于此,漢中市西鄉縣東關小學打造校園“紅梅文化”,把“紅梅精神”定義為“愛黨愛國、堅韌不拔、自強不息、謙虛高潔、奮勇當先”精神。要求學生踐行“一學兩做”:學紅梅精神,傳承華夏文明;做紅梅少年,綻放絢麗光彩;做棟梁之才,建設偉大祖國。以“紅梅花開,朵朵光彩”為校訓,激勵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像朵朵紅梅一樣,在學校的教育培養下健康成長,盡情綻放自己與眾不同的光彩。

立德樹人,打造特色,紅梅文化潤童心

優秀的學校文化應該是主題鮮明,獨具特色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我們肩負的重要使命,如何讓“紅梅精神”浸潤學生的心靈,如何讓孩子們勇于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知恩感恩、愛黨愛國,一直是我們深思的問題。為此,學校著力構建以“紅梅精神”為引領的德育“一校一品”,打造校園文化特色。

(一)種梅花樹,美化校園環境。為了達到“借山光以悅人性,借湖水以靜心情”的目的,學校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營造良好育人環境。一是利用花壇、花箱在校園內種植杏梅、美人梅、榆葉梅、朱砂梅等梅花樹60余棵,營造了一片梅林雅境,為構建校園“紅梅文化”夯實了環境基礎。二是組織師生參與植梅樹、給梅樹澆水等勞動實踐活動,使師生在勞動中創造美、感受美,在讓梅樹入土扎根的同時,也讓梅樹的精神在師生的心中扎根,起到了”隨風潛入夜”的效果。

(二)精心布置校園“紅梅文化”主題宣傳墻,營造育人氛圍。學校在教學樓醒目位置布置“一訓三風”和“紅梅精神”主題宣傳墻、“紅梅花開放光彩”特色展示墻、“紅梅少年”評選宣傳墻等,宣傳學校辦學成果和辦學特色,展示優秀教師和“紅梅少年”風采,激勵師生奮發向上,綻放光彩。各部室懸掛“紅梅花開”標識牌,各班設計制作了“紅梅花開”特色班牌。利用校園花箱、櫥窗、走廊、樓梯、墻壁、宣傳欄等作為思想文化宣傳陣地,展示與梅花相關詩句和師生作品,宣傳具有“紅梅精神”的人物事跡,如宣傳“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人物”“七一勛章”獲得者的照片和事跡等,營造濃厚育人氛圍,力求“一墻一壁會說話,一草一木總含情,一舉一動皆文雅,一言一行都育人”,讓校園處處梅香芬芳,讓紅梅文化植根師生心中。

(三)大力宣傳“紅梅文化”,讓紅梅精神浸潤師生心靈。為了凸顯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學校進行了“一訓三風”宣講活動,讓學生了解校徽及其含義,引導學生升國旗或集會時大聲誦讀校訓和學生誓詞,齊唱校歌《紅梅朵朵放光彩》,讓紅梅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學校創辦了校刊《紅梅花開》,編寫了“紅梅文化”宣傳冊和學校特色工作宣傳彩頁,在校門口醒目位置宣傳校園“紅梅文化”,深入挖掘紅梅精神內涵,提升“一校一品”。

“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紅梅花開放光彩

為大力弘揚紅梅精神,學校還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注重以德為先,全面發展,認真踐行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拓寬育人渠道。

(一)開展“紅梅少年”“紅梅示范班”評選活動,豐富德育評價體系。以落實立德樹人,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為目的,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評選“美德紅梅少年”“勤學紅梅少年”“體育紅梅少年”“藝術紅梅少年”“科技紅梅少年”,由學校授予“紅梅少年”獎章。加強現代班級建設,注重樹立良好班風,強化班主任培訓,開展“紅梅示范班”評選,增強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以評選為抓手,創優爭先,激發師生潛能。

(二)開展“弘揚紅梅精神,做新時代好少年”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充分挖掘紅梅精神內涵。一是立足課堂,在語文、科學、美術、音樂、勞動實踐等各學科教學中滲透有關梅花的知識,廣泛積累并誦讀有關梅花的詩詞歌賦,為紅梅精神的積淀打下基礎。二是放眼課外,將“誦梅詩、畫梅花、賞梅香、鑄梅魂”引進課堂,開辟“紅梅文化”專欄,把紅梅文化滲透于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三是開展“弘揚紅梅精神,做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利用集會、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會等,宣講“紅梅精神”,解讀學校“一訓三風”,開展“說梅”“唱梅”“贊梅”“畫梅”“寫梅”等師生綜合實踐活動,在說、唱、畫、寫、誦中領悟梅花的精神。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充分挖掘紅梅精神內涵,使學生從活動中受到直觀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

(三)舉辦“紅梅花開”校園藝術節,展示師生風采,提升文化品位。在紅梅花開的美好時節,學校在中院的紅梅樹下舉辦了首屆“紅梅文化”校園藝術節,邀請了書畫家進校園現場展示。書畫家們揮毫潑墨,用筆寫下梅花“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清正;用心書寫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堅韌;用情畫出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傲骨;用鏡頭記錄“她在叢中笑”的樂觀豪邁。一幅幅字畫或遒勁有力,或飄逸靈動,或形神兼備,或氣韻生動,吸引了師生駐足欣賞,嘖嘖贊嘆。丹青翰墨,散發著紅梅的芬芳,浸潤著師生的心田,播撒下美好高雅的藝術種子。藝術節上,學校還舉行了師生書畫作品展和師生才藝展,教師們深情朗誦詩歌《紅梅頌》,演唱歌曲《紅梅贊》,學生表演了電子琴、二胡、琵琶、吉他、舞蹈、朗誦、口才秀等形式多樣的才藝,充分展現學校社團和藝術教育成果。嬌艷的紅梅在春風里綻放,紅梅少年們在陽光下快樂成長。紅梅花開,朵朵放光彩,在一系列以“紅梅”為主題的藝術展演活動中,全校師生贊紅梅、唱紅梅、賞紅梅、畫紅梅、誦紅梅,通過一系列充實又快樂的活動,紅梅文化的魅力滋養著莘莘學子向陽而生,精彩綻放,將紅梅精神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四)開設“紅梅文學社”“紅梅書畫社”,創辦《紅梅花開》校刊,厚植紅梅品格。為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合作與團隊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成立了“紅梅文學社”“紅梅書畫社”,定期組織社員開展活動。“紅梅文學社”開展了“弘揚紅梅精神,爭做紅梅少年”主題征文活動,《最是梅香能致遠》《紅梅綻放香滿園》《紅梅花開,滿園馨香》等60余篇文章緊扣時代主題,宣傳校園紅梅文化,傳播師生正能量,在征文活動中脫穎而出,得到師生一致好評。“紅梅書畫社”將優秀書畫作品匯集成冊,主題包括“梅詩配畫”“紅梅手抄報”和“梅韻流芳”等,做到班班行動、人人參與,達到在活動中鍛煉人、塑造人、影響人的目的。活動使學生受到直觀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梅花精神已根植于心,成為師生心中共同的價值取向,成為學校精神文化的主旨,促進學校走“文化立校、特色強校”的內涵發展之路。

一所學校,需要一種文化來傳承,需要一種精神來指引。我堅信,在紅梅文化的浸潤下,在紅梅精神的引領下,東關小學的學生們定能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做自強謙遜、高雅堅韌、知書達理的紅梅好少年。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東關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