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品質多舉措 全心全力育全人
作者:吳金華
發布時間:2022-09-09 11:34:4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在小學德育工作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承擔了學生道德品質培養的重要任務。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既要依靠思政課來落實,還要不斷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資源,才能更好發揮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作用。
一、挖掘德育資源,豐富課程內容
小學教材《道德與法治》編寫注重生活化和趣味化,緊密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用好教材,對于開展德育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在課程實施中只是照本宣科,不進一步拓展,很難達到育人目標。上好思政課,需要我們充分挖掘德育資源。
我校的具體做法是,德育處每個寒暑假提前了解學情,制訂活動主題和活動方案,在全校形成人人參與、個個展示的系列活動。為了讓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感受祖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我們舉辦了帽子節、燈籠展、馬勺秀等活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廣泛好評。每次活動前期,學校進行大量鋪墊和準備工作,給學生完成這些作品提供必要的支持并營造良好的氛圍。
辦展板,將關于活動的歷史淵源、蘊含的意義和作用進行宣傳,引發學生興趣,了解相關知識;出海報,公布活動方案,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等。學生們想方設法找材料,設計形狀,完成作品;家長們出謀劃策利用業余時間和學生合作;教師認真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活動從策劃到實施,學生信息收集能力得以提高,對祖國博大精深的歷史和文化了解的興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學習和實踐結合,使得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和諧融洽,學生對家庭、學校、國家的感情更加深厚。
我們還充分利用校園周邊的資源,讓德育與生活緊密結合。走進博物館,了解中國歷史;走進養老院,為老人服務,培養尊老愛老情懷;走進兒童村,感受不一樣的童年,獻出自己的愛心;走進交警大隊,體驗神圣的職責,樹立遵紀守法的意識……形式多樣的校外活動,也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重要的德育資源。
二、加強自主管理,打造生本校園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在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的同時,也嘗試讓學生成為學校管理的參與者、踐行者和受益者。從講解員到督察員,從快遞員到志愿者,學生們成長了。2015年,在區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學校成立了“少年仲裁庭”,一批批優秀的“小法官”脫穎而出。他們熟記《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并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調節了很多同學之間的小矛盾、小問題,并帶動全校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
三、密切家校聯系,拓寬德育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2021年頒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落實立德樹人,家校合力尤為重要。我校的家校共育工作主要有六個方面:第一,每月一次家長課堂,內容多樣,形式新穎,幫助家長提升教育方法。第二,每學期兩次家長會,使家校聯系更加密切。第三,每學期一次的家長開放周,向所有的家長打開了校門,邀請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近教師。第四,調動家長志愿者參與學校德育工作,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第五,成立班級、校級家長委員會、膳食委員會,發揮家長作用,架起家校共同育人的橋梁。第六,邀請家長進課堂,分享各領域相關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家長作用。家校聯系密切,學生德育教育的途徑多了,效果也更好了。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東城第一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