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各級教育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特別是高中語文教師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教—學”的語文教學模式變成了“學—教”的模式,教學內容前置了,學生學習新知前就要先預習。翻轉課堂充分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是個性化教學的具體體現。在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解決學生疑難問題的。課前,學生可以看視頻、閱讀電子書、在網絡平臺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課中,學生可以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不再占用教學時間講授知識,他們與學生交流、討論的時間更多了。課后,學生可以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學習風格和呈現方式。

一、運用翻轉課堂,設立預習任務

在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時,教師不僅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培養學生的課前準備能力,使學生的預習內容足夠寬、足夠深,還要科學、準確地掌握翻轉課堂的設計和實踐策略,控制整個教學的方向,避免出現形式主義和混亂現象,確保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課前預習是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教師應用翻轉課堂的主要目的是在課前為學生制訂預習任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預習時會把重點放在文本的表面,預習效果非常低下。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觀看教師制作的視頻,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進行預習。

在講授《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一課時,筆者借用“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頒獎辭導入新課: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了加強學生的預習效果,筆者還在課前制作了講述袁隆平事跡的視頻,并為學生介紹了文章的寫作方法,分析了袁隆平的性格特點和光輝事跡。學生通過視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的含義,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預習目標。《陳情表》是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作者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文章充分體現了作者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敘述了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奉養祖母的大義。文中,作者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外,還傾訴了自己的苦衷,真情流露,語言簡潔,委婉暢達。在講授這一課前,筆者制作了與本課配套的視頻,重點介紹了作者的寫作手法及文章的主題思想,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初步了解了該課的重難點內容和主題思想,掌握了文中出現的重點句式和虛實詞,對作者創作時的感情和心境也有了深刻的感受。這是一篇較長的文言文,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他們預習時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筆者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制作視頻時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如介紹李密與祖母相依為命的故事,還為文章配了背景音樂,學生觀看視頻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還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理解了文章的含義。由此可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一方面要重視課前任務的設置,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學質量。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學內容大多偏于理論知識,課堂氛圍比較沉悶,一般都是教師講、學生被動聽,極大地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培養。翻轉課堂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給予了學生充足的自我學習和自主思考時間,翻轉課堂豐富的信息化資源,使得教師由課堂的主導者轉變成了引導者,學生則成為了課堂的主體。但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教師就要發揮自身引導與點撥作用,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掃清學生的學習障礙,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認知。

例如,高中語文《咬文嚼字》一課最后一段中這樣寫道:“以上只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舉不勝舉,道理也說不完。我希望讀者從這粗枝大葉的討論中,可以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嚴謹精神。”針對這句話,筆者問道:“作者的例子是隨便列舉的嗎?”此時,學生就會帶著問題再次閱讀文章,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與框架。通過多次閱讀,學生發現文章所舉的例子,從修改的效果來看是十分成功的。從內容來看,一是文字修改,二是關于聯想的意義,可見文中的例子不是作者隨意列舉的,而是經過作者悉心挑選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第十個章回,主要講述了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刺配后,幾經周折分到了草料場工作,因大雪壓塌了住處,無奈來到一個破舊的山神廟暫住,湊巧聽見門外陸謙、富安和差撥的話,得知自己被陷害,怒火中燒,提槍戳死三人。這次事件,使得林沖被逼上了梁山。這篇文章涉及了宋代的歷史知識,對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有一定的困難。筆者講授這一課時一改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在課前給學生播放了《水滸傳》及《追尋宋金時代的別樣生活》的紀錄片,學生觀看后再閱讀課文時,對文章描述的內容就會感同身受。急促呼嘯的寒風、凜凜而至的冬雪,筆者播放的視頻成功地將學生帶入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情景當中,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寫作背景、人物特征有了深層次的解讀。此時,筆者讓學生在文章中找出描寫景物的句子,學生就會對文章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特點有一定的認知。此外,筆者還設置了一些與環境描寫相關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學生就會明白環境描寫能渲染氣氛,推動情節發展,這些都是學生課后必須掌握的知識。

三、創建量化評價機制,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在翻轉課堂中,教學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組成環節,完善的激勵評價機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現階段,教師大多以分數來衡量和評價學生,這種評價方式十分不科學。在教學評價中,教師不能只關注結果,還要注重過程。換言之,就是不要只看重分數,而要看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在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問題思考”和“自學測評”環節,將評價的重點放在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上。筆者還建立了科學的量化評價機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了全面、客觀的考量,考量內容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自學情況、學習態度,及其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參與的程度等。此外,筆者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教學評價,這樣家長就能從中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遇到問題時也能與筆者及時進行溝通,這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高中語文教材必修2第二單元是一些經典的古詩詞,這些課文各有特點,也有共性。筆者講完這一單元后,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了綜合測試,分析了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并為學生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案,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他們不會再為應付考試而產生壓力。筆者講授《念奴嬌·赤壁懷古》《虞美人》《登岳陽樓》等課文時,借助網絡教學視頻為學生進行了示范朗讀,并深入分析了視頻中朗讀者的音調、情感和語速,讓學生從中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教育資源的整合起了很大的作用,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束縛,豐富了語文教學內容,增加了高中語文教學的開放性、巧妙性和趣味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推進語文學科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