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涇陽縣 多措并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趙甜甜
發布時間:2022-09-07 15:52:3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雙減”工作實施以來,咸陽市涇陽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狠抓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扎實推進“雙減”政策落實落細,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同步推進校內減負增效和校外治理規范,綜合施策,重點突破,多措并舉,不斷推動涇陽教育高質量發展。
全面部署推進工作
涇陽縣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任組長的“雙減”工作領導小組,堅持部門聯動,定期召開專門會議對“雙減”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制定印發《涇陽縣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任務清單》,明確了各鎮部門工作任務,確保“雙減”工作落地見效。邀請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積軍對全縣教育系統干部進行了“‘雙減’政策下學校變革與教師專業成長”專題培訓,更新了管理層教育理念,促進了“雙減”工作在校內落地見效。舉辦了義務段中小學校“‘五育’、‘雙減’、課后服務及家校共育”成果展示觀摩及點評活動,55所中小學校參與展示,有效引導學校重視教育重點工作常態化、規范化開展及過程落實。
作業管理成效初顯
涇陽縣教育局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段中小學生作業管理實施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導學校按照“一校一案”建立健全校內作業管理細則、公示制度,并設立作業公示欄。落實作業管理“三統籌、三提升、三嚴格”要求,逐步探索形成“研討—統籌—形成—公示—監督”的作業管理流程,形成“A\B\C”和“基礎+拓展”等作業設計模式,保證了“控時、減量、提質”相統一。堅持分年級分學科定期開展作業管理問卷調查,通過及時研判糾偏提升。依托家長學校等家校共育平臺,加大對“雙減”等政策的宣傳,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成才觀,確保學生校內作業負擔有效減輕。
開展作業管理與設計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2個優秀學校作業管理案例及6個優秀作業設計案例參與咸陽市、陜西省作業優秀案例展評。其中,先鋒小學的《整體設計作業分類布置作業》和味經中學的《分學科多樣性作業為落實“雙減”政策賦能》均榮獲陜西省中小學優秀作業案例二等獎。
課后服務吸引力持續增強
自全面實施課后服務工作以來,涇陽縣教育局聯合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發改局制定出臺了《涇陽縣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為課后服務順利實施提供政策保障,每學期結合實際情況,指導各校對課后服務方案進行修訂,建立健全方案、項目、安排報備審批機制,確保服務質量和效果。堅持“一校一案”,落實“5+2”課后服務模式,不斷優化“1+N”模式的服務內容和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益。
逸夫小學把愛國主義、紅色文化融入到課后服務實踐活動中,在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將愛國主義情感厚植于學生的心中。縣前小學用“童真文化”打造“課后服務”社團活動,茶藝、射擊、養殖、種植、陶藝、氣象觀測、手工制作精品社團異彩紛呈;秦腔、拓印、面花、馬勺畫和“二十四節氣”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校本課程激發學生濃厚興趣。云陽鎮中街小學利用課后服務組織學生閱讀、朗誦紅色故事、開展集體活動等,錄制并存儲為電子檔案,以二維碼形式進行校內展示,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同時,涇陽縣教育局采取“四不兩直”工作方式,強化課后服務視導檢查,推動課后服務工作落地見效。2022年春季開學全縣義務段所有中小學全部開展課后服務,義務段參與學生31130人,約占義務段學生總數的97.7%以上。
課堂教學保障學生學足學好
涇陽縣教育局始終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作為落實“雙減”工作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薄弱學科建設的通知》《關于全面推進“課堂革命”加強“三個課堂”建設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課程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開齊開足各類課程。
堅持教育教學常規巡查、薄弱學科專項督查、一日視導相結合,緊抓“三項常規”落地見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在全縣范圍廣泛組織開展賽教、公開課、薄弱學科專項診斷等活動。燕王中學建立了“訓研展賽”為主線的教師素養培養機制,開展以“師德報告、信息技術應用、三字一畫”為主要內容的校本培訓,以“教”促“學”,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能力明顯提升。
堅持以“按需送教,精準培訓,注重實效”為前提,組織骨干體系名師,在前期調研及送教需求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科發展需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定點幫扶”三種方式,大力開展“五個一”(上好一節示范課、作一場專題報告、設計一個單元的學生作業、開展一次家教輔導、開展一項專題研究)名師引領行動,帶動全體教師轉變思想,推動課堂物態形式和教學形態的變革,重視學情反饋,促進課堂減負增效,確保學生學足學好。中張中學注重在課堂教學中轉換教師角色,把教師主要作用定位在引導與點撥上,把表達的自由和判斷的權利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全面推進“課堂革命”。
校外培訓機構清理整頓成效顯著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之后,涇陽縣教育局抓早動快,及時對全縣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摸底調查,為后期的清理整頓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2021年8月開始,涇陽縣加快了校外培訓機構清理整頓工作步伐,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科學制訂整治方案,多次召開工作專題會、推進會進行研究部署,組織教育、公安、市場、民政、行政審批、鎮(辦)等部門聯合開展行動,深入46家學科類校外機構,通過“解讀政策、下達暫停通知書、機構承諾”等方式開展專項治理;深入45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從“辦學資質、學生管理、消防設施”等方面進行全面檢查整頓,對37家培訓機構發出整頓提醒函,先后共發出黑名單2期,取締黑機構21家,截至目前,46家學科類機構全部終止辦學,壓減率100%。非學科類機構移交縣文旅局管理。
2022年以來,涇陽縣教育局持續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整頓工作,對公共場所的培訓廣告、門頭廣告牌進行集中清理,強化對學科類培訓機構出現的逃避監管的隱形變異問題的日常巡查,先后8次深入20家“小飯桌”、15家非學科類機構進行明察暗訪,對發現的違規學科類培訓及時予以糾正。制定了《涇陽縣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鑒定辦法(試行)》,組建了鑒別專家隊伍,科學界定學科類與非學科類培訓。繼續發揮家校共育作用,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聯合建設銀行以“風險保障金方式”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資金進行監管。
做好家校共育及兩個課程
堅持發揮家長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用,開展“輕松育兒、攜手成長”家庭教育課堂的試點工作,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對家長進行“雙減”等新政策分層面、進階式培訓,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全縣中小學家長學校建成率達100%。聯合西安交通大學項目團隊持續推進“讓我們做朋友”縣本課程和“日慈公益基金青少年兒童心智素養”課程的實施,積極開展健康向上的心理教育,緩解學生心理壓力,以“思想減負”推動校內減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三渠鎮中學堅持把“雙減”工作納入家校合作共育的日常管理,提高家長與學校合作共育的責任意識,促進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云陽鎮中學充分發揮家委會職能作用,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有針對性地開展“雙減”政策宣傳,多元化開展家庭教育的探討交流活動,匯聚家校合作共育合力。興隆鎮中心小學注重引導家長正確理解“雙減”政策的深刻含義,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支持孩子做家務、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口鎮中心小學要求家長不給學生布置額外學習任務或作業,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改變唯分數的教育觀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