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會現(xiàn)場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葉雨婷/攝

在今天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介紹,十年來,我國學生資助力度更大,形成了政府投入為主的資助格局。他說,“十年來,全國學生資助金額累計超過2萬億元。”

郭鵬表示,其中,財政投入資金累計達1.45萬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72%;學校和社會投入資金累計達0.29萬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4%;金融機構累計發(fā)放國家助學貸款0.27萬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近14%。年資助金額從2012年的132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億元,翻了一番。財政投入資金從2012年的1020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007億元,增長97%。其中,中央財政投入資金從2012年的628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8億元,增長97%。

“目前,我國學生資助已形成了投入上以政府資助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為輔,方式上以無償資助為主、有償資助為輔,對象上以助困為主、獎優(yōu)為輔的中國特色學生資助體系,涵蓋28個中央政府資助項目,‘獎、助、貸、免、勤、補、減’多元政策相結合,年資助人次1.5億,年資助金額2600多億元,為世界提供了學生資助的中國方案。”郭鵬說。

此外,郭鵬表示,我國構建了符合國情的資助政策體系。十年來,國家建立實施學前教育資助制度,為小學生免費配發(fā)漢語字典,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學雜費,新設立中職國家獎學金和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yè)獎學金,啟動高校新生入學資助項目,出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兵役國家資助辦法、直招士官國家資助政策等政策,填補了資助領域的多項空白。

“同時,充分考慮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及學生受助需求變化等實際,陸續(xù)對各學段17項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進行了26次調整和完善,確保資助政策和資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區(qū)傾斜、向欠發(fā)達地區(qū)傾斜、向民族地區(qū)傾斜、向特殊困難群體傾斜。”郭鵬說。


責任編輯: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