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為本新生態 科學銜接新思維
作者:郝 偉
發布時間:2022-09-01 16:14:3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021年6月,被陜西省教育廳確定為“陜西省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驗區”以來,寶雞市金臺區全面貫徹中省市幼小銜接工作部署,強化政治擔當,整合工作力量,通過“一盤棋、一張網、一套拳、一根繩”,確保幼小銜接工作穩步推進。
統籌部署一盤棋。組織領導上,先后在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上匯報幼小銜接工作,累計召開工作推進會3次,統籌推進落實。組織機構上,成立領導小組,區教體局局長任組長;組建專家團隊,區教研室主任任組長;組建工作專班,形成強有力的機制保障。政策引領上,印發《金臺區創建“陜西省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工作實驗區”實施方案》等配套文件14個。督導檢查上,組建2個聯合督查組和13個包抓組,集中檢查和隨機抽查10次以上,發現問題及時督導整改。
學習宣傳一張網。一是分層解讀政策。組織試點園(校)重點學習《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雙向解讀《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等文件,對標領會,更新理念。二是指導家庭教育。開展線上家長培訓會3次,推薦“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家庭教育”優質課程10節,引導家長自覺學習。三是營造社會氛圍。
科學銜接一套拳。一是課題研究破難點。堅持小切口、大研究,立項省市區級課題9個,進行專題研究,尋求突破。幼兒園重點關注習慣培養、能力發展、銜接準備、活動設計等策略方法;小學重點關注入學前體驗和入學后“三個一”(第一周、第一月、第一學期)適應教育策略和“零起點”教學。二是抓點帶面同發力。6所實驗園(校)示范引領,其他園(校)緊跟推進。幼兒園圍繞身心、生活、社會、學習“四準備”,注重集體教學等一日5項常規活動,開展“我的書包”等3類主題活動,關注學習習慣等5項個體差異。各小學通過放緩教學進度、落實“零起點”教學等途徑,幫助幼兒順利完成環境、生活、學習等方面的適應和過渡。三是聯合教研深推進。結合學區制管理模式,組建“幼兒園—小學聯合教研共同體”28家,打通兩個學段,定期開展活動,組織召開研討會5場、參觀體驗活動30余次、雙向課堂教學觀摩和座談等活動16場,實現雙向銜接、同步推進。四是成果推廣促提升。以幼小銜接宣傳月活動為契機,扎實開展優秀成果評選和典型案例征集活動,評出優秀園本教材10冊,市級典型案例獲獎11個,獲市級優秀組織獎1個。
捆綁考核一根繩。一是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將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納入各幼兒園保育和小學教育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在校園目標管理細則中增加賦分。二是建立捆綁考核機制。幼小銜接實驗園、實驗校一體化考核,管理改革、教學教研、隊伍建設等工作,必須同步提升。三是科學運用考核結果。對成績突出的校(園)和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并作為學校評優評先和教師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對工作推動緩慢、成效不明顯、違反相關要求的幼兒園和小學,落實督導問責。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教育體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