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區現有幼兒園67所,在園幼兒19074人,公辦園占比50.75%,普惠園占比91.04%,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超過85%,在如此龐大體量和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碑林區高度重視幼小科學銜接工作,始終秉承“幼兒為本、雙向銜接、系統推進、規范管理”工作理念,充分利用被選設為“陜西省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驗區”的發展契機,多措并舉、聯動發力,以“兩全兩強、兩優兩廣”為主線創新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著力打造15所省市試點校園,以點帶面、輻射全區,推動幼小科學銜接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全體系、全發力,專項機制確保專題推進

(一)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成立幼小銜接工作專項領導小組,統籌發改、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協同合作,區教育局立足行業主責,匯集全區校園合力,切實形成工作監管有層次、責任落實全覆蓋的組織體系,確保幼小銜接順利實施。

(二)細致完善工作方案。深入研判幼小銜接工作現狀,制定實施了《西安市碑林區教育局關于推進幼兒園和小學科學銜接的工作方案》,形成“專業引領、專項推進、校園聯動、家校(園)共建”的專項工作機制,營造幼小科學銜接的良好氛圍。

(三)充分匯聚幼小合力。細致摸底全區幼小銜接工作情況,組建63個銜接結對共同體,集中簽署“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規范辦學行為、科學保教方法”公開承諾書,累計簽署承諾書98份,實現公開承諾100%全覆蓋。

二、強培訓、強教研,雙管齊下促成雙向銜接

(一)多輪次培訓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一是組織召開科學保教工作推進會,邀請陜師大程秀蘭教授以“做好入學準備 科學幼小銜接”為題作報告,近150名校(園)長、骨干教師參加。二是開展在市級優秀案例大賽中獲獎的案例展示活動,集中分享幼小銜接教學活動、“去小學化”研究成果及“去小學化”家園共育活動經典案例,累計5000余人次觀看。三是充分利用“名校+”共同體和“名師+”研修共同體,開展“研思篤行 科學銜接”園園行等聯合培訓活動,形成了全區幼小互學共進的良好氛圍。

(二)多種類活動促進高水平銜接。一方面,各幼兒園做好入學準備教育。通過參觀小學等活動讓幼兒做好入學準備;通過獨立入園、整理書包等活動讓幼兒做好生活準備;通過大帶小、辯論賽等活動讓幼兒做好社會準備;通過小記者、小學生初體驗等活動讓幼兒做好學習準備。另一方面,各小學實施入學適應教育。印制“入學寶典”,開設“幼小銜接訓練營”,科學引導幼兒適應學校環境。開學前對一年級教師進行幼小銜接專項培訓,促使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梯度,減緩教學進度,糾正超標教學、盲目追趕進度的錯誤做法。

(三)多層次教研實現高質量融合。一是將幼小銜接納入年度教研計劃,建立幼小學段互通、內容融合的聯合教研機制,由學前和小學教研員共同制訂教研計劃,定期深入幼兒園和小學開展專題教研,及時解決實踐中的突出問題。二是采用跨學段團隊“互研互訪”方式,開展“走進幼兒園”“走進小學”等觀摩活動,以研討互訪促共同提升,幼小銜接思路更明確、策略更多元,去年以來開展聯合教研10余次,互訪交流活動70余次。

三、優保教、優管理,嚴督實導保證嚴格規范

(一)秉承幼兒為本理念,創新科學育人方法。一是充分發揮優質資源聚集效應,在全省率先出臺《碑林區幼兒園一日生活保教規范(試行)》,堅持“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幼兒園做好幼小科學銜接的保教準備提供了實操規范。二是出臺《碑林區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與整改措施(試行)》,從園所管理、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環境、教師隊伍及家長工作等六方面著重發力,精準落實去“小學化”各項工作要求。

(二)堅持規范辦學理念,嚴格開展督導檢查。一是嚴格執行規范辦園“四級督查”,組織開展專題警示教育大會1次,區級督查200余次,下發幼小銜接工作提醒函2份,切實規范辦園行為。二是強化小學“三提三管”,將提高教育質量、科學作業管理、多樣化課后服務有機結合,著重做好教學秩序管理、違規補課懲處等工作,切實助力幼小科學銜接。三是以“三限三嚴”為主線,嚴格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統籌公安、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開展拉網檢查,嚴厲查處培訓機構開設幼小銜接課程和對學前兒童進行違規培訓等行為。

四、廣宣傳,廣普及,共育共培實現共利共贏

(一)廣泛宣傳,凝聚教育共識。組織各校(園)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發布200余篇稿件,廣泛宣傳幼小科學銜接政策,切實引導廣大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

(二)普及常識,糾正“搶跑”心態。開展家長開放日、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等活動,宣講“小學化”危害,解讀幼小銜接各種誤區,促使家長糾正“搶跑”觀念,正確做好幼兒入學準備。

(三)協同育人,實現互利共贏。創新運用“家長助教”等方法,架設溝通橋梁,通過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構建家庭學校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教育體系,實現幼兒健康成長和教育長效發展的互利共贏。

作者: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教育局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