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教師是指通過入職前教師培訓取得教師資格證書,且從事教學工作時間在三年及以下的中小學教師。在教育事業上,新入職教師飽含熱情和向往,但同時亦有能否勝任工作的焦慮。新入職教師站上講臺的時間短,對課程架構尚且生疏,又要面對教研、專家培訓等各類活動。此外,新入職教師初入職場,時常會在成敗得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患得患失。如何正確地認識這一階段發展中容易出現的誤區,探尋克服誤區的途徑,是一名新入職教師成長與專業發展的關鍵。

一、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中的誤區

1.課堂教學之誤區

課堂教學在新入職教師的專業發展中有綱舉目張、秉要執本的地位。課堂不僅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處,更應是其畢生追求的藝術。一個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錘煉與提升,也是個人生命的感悟和成長。

新入職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經常出現以下誤區:陷于班主任事務中,忽視課堂教學需要的籌備和投入;勞碌于批改作業,忽視課堂教學的擘畫;依賴于網上獲取資源,忽視課堂教學應上下求索;忙于交際,忽視課堂教學要鉆堅研微。陷入這些誤區的根本原因是新入職教師在心態上舍本逐末,忽視了三尺講臺所具有的生命意義。只有新入職教師認識到課堂教學在專業發展中的舉足輕重地位,才能避免陷入上述誤區,才有機會追逐自身的生命價值。

2.專家引領之誤區

在教師專業發展的各類途徑中,專家引領無可替代。對新入職教師來講,專家的造詣早已爐火純青,一席話便常令新入職教師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專家引領是新入職教師成長的“快車道”之一。但如今在各種各樣的教師培訓中,出于省時、便捷、信息量大等考慮,專家引領形式多限于專家講座——專家在預先安排好的短時間內把自己畢生見解對新入職教師傾囊相授。但如果這個過程中雙方互動的時間和機會有限,而新入職教師或不敢說,或恥于流露出自己的“才疏學淺”和“孤陋寡聞”而與求知交流的機會失之交臂,那么專家引領就會成為生搬硬灌的傳授。即使有專家會在講座后為新入職教師留出提問的時間,但是在新入職教師做不到直抒己見、全盤托出的情況下,雙方便很難實現實質性的溝通,專家的引領也很難達到讓新入職教師有所收獲的目的。由此,新入職教師要發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做到“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

3.教學研究之誤區

新入職教師應該認識到:做好教學研究、寫好文章是一個教師完成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錢夢龍先生說過:“教學和教研是教師的兩翼。無論失去哪一翼,都飛不高,甚至要跌下來?!奔纫獎偃握n堂教學,又要能寫出發人深省的文章,才是全面發展的教師,才能實現自身專業水平的升華,從而完成從教書匠到教育家的轉變。新入職教師要做到從“談文色變”到“以文促教”;丟棄“不必寫”的觀點,建立“必須寫”的理念;改變“不能寫”的認知,建構“能夠寫”的意識,最終實現從“寫人所未寫”到“寫我所欲寫”的轉變。

二、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策略

1.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部提升

(1)明確目標,增強職業認同感

新入職教師要對自身專業發展有清晰的目標和方向。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內在渴望,是新入職教師成長的動力與源泉,也是促使新入職教師成長的根本原因。新入職教師若想在專業發展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需要提高對教育這門藝術本身的認識——即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生命的過程。一方面,新入職教師要做到對職業本身的自我認同,能夠理性地看待并接納自己的學生,能夠精力充沛,熱愛教育,不會沉浸在悲嘆、抱怨之中,并且在追求和逐漸接近目標的過程中體驗自我價值以及社會的承認與贊許;另一方面,每一位新入職教師都應該結合自身教學特點,實事求是地找尋自己未來專業發展的著力點,做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

(2)積極反思,主動與專家型教師交流

新入職教師對自身專業能力的不足要有清晰的認識,在互動時才能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產生的疑惑對專家坦誠相告,專家的引領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進而提升新入職教師對教育的認識。所以,新入職教師必須如實描述自身教學問題。只有創造與專家交流的契機,才能在交流中有機會不斷去反思,最終形成專家引領后輩的局面。反之,新入職教師若缺乏獨立思考、敢于提問的精神,對專家權威奉為圭臬,就會使自己安常守固。長此以往,新入職教師會更缺乏直面專家的勇氣和習慣,更遑論能挑戰專家的權威了。

(3)獨立自主,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教師專業發展是積少成多的過程,教師必須置自身于持之以恒的學習中,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這要求新入職教師要主動學習、探索和交流,自始至終懷有學習者的初心,發揚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

2.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1)學校層面的支持

首先,營造溫馨的校園氛圍。溫馨的校園氛圍是新入職教師專業成長的肥沃土壤,學校應尊重教師,給予教師人文關懷,讓教師有“家”的歸屬感。

其次,構建順暢的溝通平臺。學校應搭建校領導與新入職教師的溝通平臺、新入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平臺、新入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平臺等,以此促生教育合力,使教育工作更加完善。

再次,提供多元的實踐活動。如新入職教師教學匯報課、同課異構、資深教師示范課、命題大賽、板書大賽等,新入職教師通過各類教學活動完善自身課堂教學,并在教學后分享教學實踐過程的心得體會,資深教師應及時做出點評。新入職教師通過自身反思和資深教師點評,再將轉化的經驗應用到教學實踐過程中去,通過“實踐+反思+點評+再實踐”逐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2)社會層面的支持

首先,有關部門應完善新入職教師的入職培訓制度。入職培訓是新入職教師迅速適應教育教學的重要途徑。

其次,加強對培訓人員的選拔與考核,選拔不應只關注教學成績,還應要求其具備較高的個人素養和家國情懷。

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也是充滿挑戰的過程。新入職教師應秉持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理念,熱愛教育,扎根于課堂,虛心向資深教師求教,積極與專家溝通,但又不隨波逐流??傊?,一個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的過程,是學養積淀和人格修煉的過程,也是生命的又一次成長與綻放。

作者單位  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