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芯悅:《中國潮》
作者:王芯悅
發布時間:2022-08-26 09:01:58 來源:安康市紫陽縣毛壩中學
縱觀千古,當今之勢,國潮洶涌。在新時代,國潮興起作為文化傳播的有效方式和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將勢必掀起熱浪。
國風——國潮
中國自古常以“風”“骨”喻人,“形”“體”并舉,外表形式與深層內涵更是密不可分,對于“中國風”而言亦是如此,是傳統又是現代。之所以能薪火不息、再發新芽,也離不開時代的呼喚。敦煌飛天壁畫、千年前的三星堆面具、中國國家博物館里珍藏的文物無一不在訴說著獨屬于古人的浪漫。我一直認為國風便是從前的古人所認為的美,便喜歡透過博物館的玻璃展柜凝望那千年前只屬于某個人的故事。如今,我想,國風不僅訴說著千年前的故事,更是在串聯古今文化。唯有理解“中國風”的實質、把握歷史的深厚底蘊,并以“國潮”方式表達出來,才能帶來富有生機的國風之美,再現古老的浪漫,重新奏響優美的旋律。
國貨——國潮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和服務在國內市場收獲肯定,贏得聲譽,國貨的崛起成為實實在在的趨勢。從老品牌煥新、新消費品崛起到國貨、文化、科技全面國潮,這其中,彰顯著不斷提升的品牌實力。我國企業不斷增強品牌意識,映照著國風文化,打造了一系列叫得響的國貨品牌。不僅有國貨崛起,更是文化科技全面復興。向傳統文化借力,與潮流元素相合,拓寬國貨受眾人群,推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以品質為支撐,以品牌為載體,以文化為核心,堅定不移講好中國故事,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國粹——國潮
“文章不為輕薄事,筆墨只哭百姓憂。”這是杜甫畢生寫照,更將人拉回到那個山河飄零的時代。而我輩生逢盛世,更應以己之肩擔起時代之任。
戲曲作為一種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史及大眾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凝聚著傳統美學思想精髓,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魅力。近年來,國潮興起帶動了文化傳播,戲曲正煥發勃勃生機,與時代同頻共振。在這場文化傳承的接力賽中,我們理應接過下一棒,以更新穎的角度講述中國文化,以更深入的目光觀察文化。
走過千年,中國人向前的每一步都在成為世界之潮,我們詮釋著獨特的美,用自信引領時尚,不止步于過去,用創新書寫未來。國潮之所以能如此受歡迎,重要原因還是因為其反映出中國人對于中國品牌、中國文化、中國品質的高度自信。國潮趨于豐富、趨于多元化,既需要創新之火引領前路,也需要開拓發展之光燭照征程。
國風潮起,引領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