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太山廟中學針對初中學生成長發展規律,結合學校留守、單親、貧困家庭學生人數占比高的校情,實施了以“生活自理、健體自覺、學習自主、行為自律、交往自信”為內容的“五自教育”。學校以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為目標,扎實開展各項活動,將育人工作落到了實處。

一、以“五自小組”抓手形成全員德育育人機制

該校根據教職工人數,成立了十五個小組,每組分配8-10名學生,并選派一名教師負責小組學生德育、安全管理工作。各組教師還成立了內部日常監督小組,監督學生的日常考評。十五個小組均實行積分制,學生得分一周一匯總,一月一評比,每月評選出校園“五自之星”。此種小組合作管理機制,規范了師生行為習慣,促進了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形成了學校良好的德育氛圍。

二、以德育實踐活動為載體,將育人貫穿于活動全過程

合作中學會自理該校從新生入學第一天開始,就將學生個人內務整理作為重點,培養學生清潔習慣。學生入校后,在課后服務階段,學校還組織專人教授學生掌握蘭花栽培和時令蔬菜的種植等基本勞動生存技能,引導學生在勞育實踐中學會生活、學會自理。

活動中彰顯自信。該校以少年宮活動、社團活動、班隊活動為載體,評選“陽光學子”、“美德好少年”、“五自之星”,樹立全校榜樣,鼓勵并帶動全校學生養成講文明、守紀律的良好習慣,共同營造和諧向上自信的良好校風。

鍛煉中舞動青春。拓展學生體育愛好,加強學生鍛煉意識。學校利用體育課、“陽光大課間”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趣味體育訓練,期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運動方式進行鍛煉。

三、“以文化人”共成長 彰顯學校辦學特色

該校堅持“為每一名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為每一名教師幸福工作搭臺”的辦學理念,以辦“成就人的教育”為目標,立德樹人,打造自覺、勤勉的校園文化,以文化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該校師生在各項活動中獲獎人數逐年攀升,三年來累計縣級以上各類獲獎300余人次。學校“綠煙文學社”編輯了《綠煙文學社作品集》,為學生各項興趣、愛好和特長不斷發展提供了展示平臺。2021年,在安康市教育體育局“德潤安康”優秀個人評選活動中,八年級鄧輝鈺同學榮獲“德潤安康”好學生稱號,其事跡被安康市電視臺拍成宣傳片進行展示;學校通過校本研修、鼓勵教師外出培訓和參加能手賽等方式,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此舉使學校年輕教師專業成長迅速,兩年來,學校累計培養縣級教學能手2人,市級教學能手2人。2020年9月, 學校被安康市教學研究室確立為“立德樹人實驗基地校”。

責任編輯: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