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已有數年時間,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教學改革所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應用流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也變得更加多元。本文在明確混合式教學模式內涵和應用要求的基礎上,簡要闡述了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重構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了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中面臨的一些問題,然后結合實際提出應用時的流程要點,以期在滿足教學目標改革要求的基礎上提升高職英語整體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職英語 后疫情時代 混合式教學模式


引 言

在我國疫情防控進入穩定階段后,社會活動也開始向正?;较蜣D變,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所實施的各項措施,對原有社會經濟運行模式還是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如疫情防控期間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體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確保學生正常學習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后疫情時代,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環境雖然已經發生了較大改變,但是由于其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的各種優勢,仍然使其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和應用要求

1.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不是簡單地將傳統教學模式融合在一起,而是在將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為教學活動開展主體的基礎上,借助新型教學平臺實現教學模式整體上的改革。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內涵的理解,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融合,利用慕課、在線直播平臺等遠程教育和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實現教學活動開展的靈活性和可適應性。二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有機融合,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學生能夠利用在線教學資源和搜索工具實現自主性學習,能夠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在線交流,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三是結構性內容與非結構性內容的融合,在傳統課程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是以結構性的方式將教學內容逐步呈現出來的,但是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在線交流、視頻教學等都以非結構性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應用形式。

2.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要求

雖然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同樣需要遵從對應的要求,以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首先是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時,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單純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將學生與教師同時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并引導學生深度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其次是在教學活動組織中,教師要能夠靈活地對學生學習進度進行調整,盡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提供內容方面的支撐。最后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環境發生變化,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都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自主性學習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新要求,然后從教學管理模式改革入手,構建新型教學管理體系。

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重構的必要性

1.教學環境變革的基本驅動

在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對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不再局限于知識性的教授。教師要能夠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所具有的體驗性特征,重構學生學習動力系統。教學過程中更加強化個人情感的投入,重視對學生心理層面的關懷,能夠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不同場景下教學活動的高效組織,以滿足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現實要求。

2.教學方法多元化發展的要求

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通常是以某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改革為基礎的,借助相應的教學理論指導,更好地實現教學活動的組織。但是這些單一類型的教學方法僅是從某一層面進行改革的,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難以起到應有的支撐作用。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多種教學方法得以廣泛應用,但是這些方法的應用需要多方面的支撐和完善,并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組織應用,要將各種具體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在教學中發揮作用。因此,在這種情形下就需要具有創新性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滿足不同情形下教學活動開展的要求。

3.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的實現路徑

在后疫情時代,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線上教學在教學組織中的比重不斷提升,并且需要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不斷進行調整。線上教學方式雖然能夠保證教學進度推進的基本要求,確保教學活動的穩定開展,但是由于學習場景的變化和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學效果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必須深入分析線上教學模式應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監督和調整,引導學生進一步適應線上學習環境的相關要求,強化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還能夠促進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進而為高職英語人才培養體系優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面臨的問題

1.教學模式應用環境發生根本變化

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體系中,教學模式應用效果受應用環境影響較為顯著,在教學環境發生變化時,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方式進行優化和調整。英語課程教學本身具有應用性特征,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必須在語法、詞匯、語句等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提升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時還要能夠掌握不同社交場景下跨文化交流的一些要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能夠利用情境創設教學法為學生提供對應的訓練場景。但是在后疫情時代,主要是以線上教學為主,情境創設無法滿足學生語言訓練的基本要求,因而需要教師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為學生創設線上語言交互渠道,滿足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訓練的要求,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系統設計不足

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不是簡單地將各種教學方法混合在一起,而是通過線上線下教學體系的有機組合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一些不足。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由于教學環境的限制,教學活動多以線上的形式進行,而進入后疫情時代,多數高職院校教學活動又恢復到原有的線下教學模式。如何整體性地構建線上線下深度結合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其中,并實現線上線下的優勢互補,是高職英語教學必須要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

3.教學內容革新不足

英語教學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要求,高職英語教學更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基本導向的,因而在教學內容組織方面要以此為基本指引。但是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中,無論是教材本身的內容,還是教師的備課,都缺乏對線上教學資源的深入挖掘。尤其是在學生信息化素養培養方面,沒有能夠實現對學生的針對性教學。如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中,就應全面提升學生利用計算機輔助自己的翻譯學習,但是在目前的英語教學體系中,這方面的內容還是比較欠缺的,導致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不足,無法滿足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

4.教師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在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活動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成為英語教學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這也就對教師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而不是唯一來源,如果教師依然堅持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堅守機械的教學觀念,必然會造成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明顯下降。能否很好地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提升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比重,成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但是在后疫情時代,多數高職英語教師依然選擇了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課程設計依然是以傳統思維為導向,這使得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失去框架基礎,更難以達到相應的教學實效了。

5.學生主體地位難以顯現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主體,因而教學活動需要同步進行變革。但是在線上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將各種資料及作業等簡單地上傳至教學平臺,并沒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線上互動,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了解也不夠深入。大多數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無法及時將知識學習與分析、知識探究、問題解決等環節有效串聯起來,這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個人能力也難以得到提升。

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流程

1.理論支撐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變革和發展具有多元化的理論支撐,在具體應用中,必然也是以這些理論為基本支撐有針對性地建構教學體系。一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支撐,建構主義理論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作用更多的是指導,通過創設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四個建構要素,幫助學生實現有意義的學習。二是關聯主義學習理論,也就是學習者能夠基于網絡途徑形成連續性的學習過程,在對個人知識結構進行優化和完善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新的知識點和網絡。三是教學交互層次理論,其認為在媒體支撐下,使學生通過與媒體的基礎性交互,逐步實現信息交互,進而達到概念交互,以實現學生深度理解學習內容的目的。

2.課前組織

課前組織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基礎性環節,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課前組織環節全部是通過線上形式實施的。教師選擇對應的云在線學習平臺,由學生根據課程進度要求自主進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遇見生詞可以直接利用在線翻譯或其他軟件查閱。為幫助學生更好地預習,教師可以將重點詞匯和句型上傳至云課堂。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預習內容以語音對話形式上傳至平臺,最后進行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

3.課中實施

課中實施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核心環節,具體應用方法包括情境模擬、小組對話、小組討論、教師講解等。在進行情境模擬時,教師需要提前將情境模式制作成PPT等,然后利用多媒體平臺展示給學生。小組對話則需要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全程使用英語完成對話內容。教師則是在學生對話完成后進行面對面點評,為其他小組提供參考。在對話和點評環節結束后,教師則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明確學習重點。在講解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及時掌握學生在預習和小組對話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實現語言溝通目標。講解環節結束后,再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常情況下,小組討論中學生會重復固定的對話內容,思維層面受到一定的限制,這時就需要教師做好對應的引導工作,可以介紹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實現教學體系中文化目標的培養要求。教師還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如將課程思政內容有機融入其中,從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4.課后評價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能夠將傳統的階段性評價轉化為過程性評價,從而實現對學生的過程性指導。在課程教學內容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在線上布置多種形式的作業,要求學生以對應的形式完成。課后評價的具體形式,則可以依托平臺現有內容,采用傳統的選擇題、補充類題目等,也可以要求學生采用脫稿演說、拍攝視頻的形式上傳至教學平臺,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評分。

5.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中一定要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但是由于多數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認識還不夠到位,流程組織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使得教師通常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話和小組討論設置時間較短,只注重活動形式,內容點評和活動實際脫節,無法滿足學生深層次的學習要求。同時,在線上教學中,預習內容設計相對比較單一,對學生的預習效果檢驗不足,這導致很多學生不重視預習。

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保障體系

1.完善信息化教學平臺

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深化,需要多方面教學條件的有效支撐,尤其是信息化教學平臺的高效應用。當前多數高職院校為應對疫情對正常教學活動的影響,加快了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速度,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教師應用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欠缺,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應用優勢還沒有被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學校層面在搭建信息化教學平臺時,應當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反饋的問題對平臺進行全面優化。在進行教學模塊設置時,應當結合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方向要求,對模塊內容進行細化,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各個模塊分析線上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學習方法進行調整,實現線上與線下學習的有機融合。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應當強化對學生信息化素養的培養力度,幫助學生正確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發揮各個模塊的作用,引導學生基于創新思維進行學習,將信息化教學平臺效能發揮出來,積極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2.教師專業能力培養

反復化、常態化防控工作是對傳統社會運行模式的一個嚴峻挑戰,更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明顯沖擊。但是對于那些能夠及時對自己教學模式進行調整的教師而言,他們會對教學改革創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高職院校管理層面而言,首先要認識到后疫情時代帶來的嚴峻挑戰,強化教師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重視度。在教師培訓工作開展中,應當將教學與研究工作結合起來,以學校專業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為導向,以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實現為基本要求,深入分析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要求,引導教師不斷強化自己的專業理論和實踐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其次是對教師自身而言,要能夠充分利用新型信息化平臺優化自己的線上教學應用能力,在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和學生有機互動,逐漸形成師生共同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達到互教互學,更好地提升英語教學效果。最后是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鼓勵教師之間積極協調溝通,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協同利用,建構高職英語專業共同體,充分發揮教師個人學歷、閱歷和經驗等方面優勢,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3.多元教學環境的創設

在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而部分教師卻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創設針對性的學習環境。因此,要確保教學效果,必須充分利用現有條件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學習環境。首先是在線上學習課件設計中,教師可以將部分多媒體教學內容轉換成小視頻,引導學生在課前環節進行自主學習。其次是可以將原有的小組討論轉移至線上平臺進行,給予學生更多的發言機會,引導學生通過積極的發言,掌握課堂學習要點。再次是要充分利用學生在宿舍集體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線下學習,使學生圍繞學習任務和學習主題進行集體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英語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對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的充分發揮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多元教學環境的創設,能夠更好地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種種限制,改變學生在疫情狀態下封閉式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弊端,全面激發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進而為高職英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 語

在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教學環境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需要更多方面的創新和優化。因此,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真正深入探析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理論要求和實踐要求,在不斷提升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全面提升,為英語人才培養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理.“5C”標準在高職英語課程混合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4):174-176.

[2]李佳基.后疫情時期高職英語O2O混合式教學探究[J].海外英語,2020(23):117-118.

[3]張立峰,操龍升.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策略研究[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20(4):22-25.

[4]黃雁鑫.疫情和后疫情背景下加工層次理論在高職高專英語在線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1):183-184.

[5]王文婧.后疫情時代高職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探索[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0,37(3):107-109.

[6]賀宇濤,賈寧.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為例[J].石家莊學院學報,2022,24(2):139-143.

[7]史揚,戚健.基于任務驅動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2(1):88-90+96.

[8]薛衛紅.云課堂下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和實踐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2(3):38-39.

(劉琨:渭南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