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四五”開端,如何開好步、布好局、走好路,頂層設計和方法路徑至關重要。基于此,西安美術學院致力于以更加開闊的視野認清形勢,以更加清醒的頭腦審視自我,以更加前瞻的思維追求卓越,從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上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重中之重,把準教育發展戰略性問題、緊迫性問題和廣大師生關心的問題,著力深化改革、優化結構、突破藩籬,以更好地發揮美育作用。西安美術學院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及陜西省教育大會精神,致力于建設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教學體系,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未來五年,西安美術學院的總體目標是:經過五年努力,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創作研究國際化一流美院”建設;完善各層次人才培養和現代化教育制度創新體系建設,增強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能力,使教職工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中國西部美術高峰戰略取得重大進展,學院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錨定改革發展方略之后,在具體的發展實踐中,有四點需要著重關注:

第一,強力樹立品牌意識,全面構建“五名”戰略

“五名”戰略指“名家”“名師”“名生”“名作”“名校”。其中,“名家”即大師、大家,他們為鑄就西美輝煌歷史做出了重大貢獻。正是因為“名家”的優秀之作,才讓西安美術學院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這些名作彰顯了西美力量,推動了中國美術的發展。學院將打造“名家系列”,一方面陸續集結著名教授、學者、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專業帶頭人、青年帶頭人等,在國家美術平臺線下線上同步展出其作品;另一方面,將發揮系別所長,對每位藝術家進行報道,在多元平臺有規劃地推出各位大師和大家。

“名師”不是稱號,是才華。名師有愛心、有責任、有智慧、有耐心、有公正之心,他們是脊梁,是學生心中的路標和明燈,能指引學生人生路。無私的愛是名師的靈魂,高度的責任感和廣博的知識是名師的基礎。名師在教學實踐中勇于反思、勤于超越,不斷吸取新方法、新理念,爭做藝術創造的典范。名師不僅有淵博知識、精湛技藝,還具備崇高的人格魅力、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的探求精神、飽滿的創新激情。

所謂“名生”,是指著名的、有影響力的優秀學生。學院的發展得益于名家的偉大作品,收獲于名師的春風化雨,同時還需名家引領英才、名師教化名生,這是學科影響力的重要體現與特色彰顯。學生畢業后,會走向各地,但無論他(她)去哪里發展,都是西安美術學院培養的,西美基因將伴隨一生。因此,“以本為本”尤為重要。針對有藝術潛力、創造力的學生,我們將進行跟蹤培養,同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合作,實施“2+2”“3+1”等培養模式。只要學生畫得好、設計得好、研究得好,就有機會在本科的后兩年被推薦到國外深造。學生畢業后,學院還會全面開展跟蹤扶持計劃,在每年畢業的博士、碩士、本科生中選拔30—50位,給予不同程度的經費支持,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面向中國、走向世界。未來,學院還會將這些“名生”請回母校,讓其教書育人,形成良性循環。

作品是美院的核心、立身之本。西美在國內外的重要影響都得益于前輩的名作,它們是彰顯西美力量的“金名片”。只要思想精深、技藝精湛、扎根時代,能反映人民、鼓舞民族、溫潤人心的作品,就是名作。名作是時代前進的旗幟,它的引領至關重要。學院規劃了未來五年的創作方向:即思考什么樣的作品更能打動人心、反映時代、凸顯為國貢獻;用名作凝聚起磅礴向上的精神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西美堅持扎根社會基層,立足紅色經典,拓寬美育實踐,通過美術助推扶貧,協力全民抗疫。同時,還加強國際交流,促進文明互鑒。名校不一定有大樓,但一定要有名家、名師、名生、名作。名師潛心專業、卓越創新、百年樹人,引領莘莘學子奔向夢想。名作可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感動中國、影響世界。

第二,“以本為本”勵志維新,開啟人才培養新時代

學院堅持“以本為本”,落實“四個回歸”,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推動本科教學評估常態長效化建設。要重點加強本科教育改革,牢固把控“四關”,即入口關、造型關、培養關、聲譽關。入口關:通過大數據分析,深入追蹤優質生源地,精準、科學、高效地選拔人才;科學制訂招生試題五年規劃,避免循規蹈矩、閉門造車;持續更新試題類型,優化試題設計,從偏重專業技法的“應試型”選拔,逐步轉變為考核“專業技能+文化素養”的“能力型”選拔。造型關:在美術學院,造型是根本,要引導學生不斷攀登造型關的新高。本科培養期間,學生應完成大石膏素描、人體素描、速寫、書法、畢業創作等“五個考試”,達到造型過關、色彩明確、創作獨到的目標。培養關:除教學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方法外,學院還進行通識教育和通識培養,并將其從普及層面上升到精英層面,即設立“精英”模式和“智能化”模式,點對點培育人才。聲譽關:每年跟蹤30—50位本科畢業生,關注其新動向并及時反饋學生的信息。在條件成熟時,遴選部分優秀畢業生給予資助,讓學生感受母校的關懷,為其鋪設“名生”之路,為他們奔赴人生高地打下基石。

第三,使命引領評優促新,開啟學科特色新征程

依據《西安美術學院學科帶頭人遴選及管理辦法》,高標準選定學科帶頭人,做實學科點,系統推進學科二級管理,著力解決“虛學科、實專業”的問題;依據學科規劃層級、績效、目標、內容,科學分配學科建設經費,動態評估立項項目;高度重視研究生創作,嚴把畢業論文出口關,啟動導師動態管理機制,適當調整導師年齡限制,穩妥做好新增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的遴選工作,充分激發研究生導師的積極性。

碩士培養方面,全力激活“四強”:專業強、能力強、創新強、應用強。專業強:碩士在專業技能上應具備扎實的造型能力,不僅在造型表現上游刃有余,能抒發自身藝術理念,還要展現出本領域的前沿水平。能力強:構建能力導向廣博、專精的知識結構。碩士除了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外,還應有發現問題、資料查詢、歸納總結、創作表達的綜合素養,對本專業及相關專業要有全面認識,能透徹反映本質理論,深刻傳達獨到見解。創新強:創新是時代的主旋律,是藝術的新鮮血液。作為碩士,應具備發展創新驅動力,積極學習專業、學習他人、學習社會、學習國內外的藝術實踐,并勇于探索創新。應用強:應用強是培養碩士的關鍵,要鼓勵學生服務社會、回歸生活,用繪畫提升美育,讓設計提高品質。

博士培養將創新實現“五個目標”:藝術為根基、融合多學科、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創造新體系。藝術為根基:美院討論的所有問題都以藝術為根基。“美”是人類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不僅要涉及“美”的本質與形態,還包括“美”的思想、延伸和升華。融合多學科: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甚至經濟學都和美術有關。學院將增強多學科交叉融合意識,積極探索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提升學科競爭力。發現新問題:問題就是目標,發現問題是研究能力的體現,激發發現問題的能力,更是博士培養的關鍵。學院將組織專業實踐、文獻閱讀、田野考察,使博士研究生清晰掌握美術專業學術史、國內外學術前沿,能夠梳理新思路、把準新動向、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新觀點不是孤立、片面的個體,是專業共識。要夯實基礎研究,鼓勵博士研究生積累實踐經驗、參與學術博弈,使其觀點在學術上經得起推敲。新觀點一旦被普遍認可,就可以指導實踐,樹立學術標桿。創造新體系:學術體系是揭示學科對象本質的譜系,藝術點、線、面的語言表達是話語體系的理論知識。博士研究生不僅要梳理、完善自身話語體系,還要力爭構建本學科學術體系、創造符合藝術發展的規律及和而不同的體系,獲得更高層次的文化關注。

第四,推動“雙高”建設,強化協同創新,提升科研創作質量

學院將以推進“高原”“高峰”“雙一流”建設為目標,注重優化結構,建設卓越的教師團隊,重在提升教師的三種能力:能畫、能說、能寫。

能畫:一人一品。“能畫”是專業教師的看家本領,是實踐的第一步,脫離實踐的理論研究,就好比紙上談兵。除了“能畫”,還要獨具風格,也就是“一人一品”:一人一種風格特點,即明確創作的“高峰”在哪里,新時代的卓越代表在哪里,區別于其他藝術流派的風格又在哪里。對此,教師應深入生活、扎根時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實踐明確創作興趣、豐富創作題材、梳理創作體系、形成創作特色。

能說:一言一論。能“說”指的是有真理、有想法、有獨到見解的說,是以實踐方法論為維度,從形象思維到系統整合的過程,是對實踐創作的提升和表達。教師要熟悉研究領域,將創作和實踐結合,在實踐創作中尋找心得,不斷提升教學藝術性、邏輯性、系統性,把引領時代、真善美的學理和能力傳授給學生,將自身對藝術的理解升華到學理高度。能“說”應對應四個字:“一言一論”,即觀點、見解獨到,不滿足行業熟知的基礎理論,不流于學科公認的見解主張。

能寫:一文一味。文字是可以表達傳承,成為流傳的符號。文字的轉化是從實踐創作提升到理論體系的過程,是從形象思維進入邏輯思維的過程,是自發、自覺、自維的過程。教師應把藝術實踐和思想語言提升為理論,把形象思維邏輯化、總結化,形成真正屬于自己的體系。這就是“一文一味”:一個文章一個味道,通過文字描述,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能畫、能說、能寫”層層遞進、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同時,要注意“三個不重復”:不重復前人、不重復別人、不重復自己。

不重復前人:前輩大師影響了中國美術格局乃至世界美術發展,我們要繼承他們,但不能一味模仿。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一味地模仿,將會失去自己的體系。

不重復別人:美術學院是培養美術人才的高等學府,傳承創新是重要任務。要培養可彰顯西美特色,對國家有用,能夠走向世界、代表中國美術發展高度的優秀人才。他們能在實踐基礎上、在學術交流上、在與國內外各藝術流派的對話中不斷探索、超越,這是藝術發展的重點,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不重復自己:要努力創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讓藝術煥發新面貌、闡發新主張、建立新體系。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傳承西美基因,還要追求卓越發展,為國家培養優秀的美術人才,為中國美術事業貢獻智慧力量,將西美精神傳播到中國美術界,這是西美風采,也是西美力量。

站在新時代,接續新征程,西安美術學院將在打造“五名”戰略、“以本為本”、夯實學科特色和推動“雙高”協同中助力新時代國家形象塑造。與此同時,還將堅持美美與共,不斷激活文化創意、驅動社會創新,依靠特色辦學、服務社會和國際合作積累能量,全面打響名校品牌塑造戰,構建以美育人、以精品美術創作弘揚中國精神的新格局。可以說,這一新格局也是我們為美好明天確定的發展愿景,需要所有西美人持之以恒、砥礪前行、共同奮斗方可達成。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