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是藝術形式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藝術主要是借助文字內容,通過筆墨紙硯書寫漢字,表現特定的意境和情趣,促進漢字發展超越其原有的使用范圍,在藝術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書法藝術是抽象的線條性藝術,其發展最初主要是寫字記事,隨著書體增多,書法技藝也逐漸精湛,漢字的書寫蘊含著特定的氣韻和風神,體現出的是書寫者自身的性格特點、素養、思想和精神等,在發展中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

一、書法藝術在美育中的體現

書法藝術在我國發展中歷史悠久,漢字發展在篆書、隸書、草書等方面也發生很大變化,但書法美育的重要性一直存在。朝代的更替發展,促進了美育思想產生新的變化。我國最早的美育是在周朝時期,“六藝教育”中,美育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后來的發展中,隋唐將書法作為科舉考試的重要條件,考試要求書法必須工整;時代發展中,人們特別關注書法所帶來的審美價值,如唐朝盛行楷書,對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來講,書法不僅是基本功,更是作為審美境界進行考核的。書法家也多次強調書法藝術的審美功能及書法藝術的精神美和形式美,書法作為常見的藝術作品,起著表達作者性情和傳情達意的作用。

二、書法藝術在美育中的作用

1.掌握書法的特性,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書法藝術主要是對寫字的研究,其中蘊含著神態美、靈動美,呈現出了字的生命力。藝術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書法藝術中吸取了其他藝術的相關特點,書法中既有繪畫的直觀美,音樂的韻律和諧美,建筑的空間美,舞蹈的流動美,還有詩歌的含蓄美等,正是集中了這些藝術特點,使得書法自身更加活躍,有了廣闊的境界和充分表達的自由。書法學習和描摹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接觸到許多名家字畫,這些書法作品風格迥異,或縹緲靈動,或端莊厚重,體現出了書法家的深厚功力,同時也展示出了較大的藝術魅力。在學習和欣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筆墨、書法形體結構及布局等體會特定的意境,這也是感受美的過程。

2.對傳統文化有促進作用

書法不僅是技能訓練的方式,也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形式。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在現階段教育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要不斷掌握書法技能技巧,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深化自身對民族文化和精神內涵的理解,學習書法對傳統文化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培養勤奮好學的品質

書法藝術發展歷程中,有許多勤奮好學、畢生追求藝術的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例如,張旭日常勤學苦練,對生活中的形象耐心觀察,精心揣摩,專于書法,終成大家。書法的研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與練習,頑強的毅力和持久的專注力才會有所成就。對初學者來講,名師的指點很重要,自古以來我國強調尊師重教,學生在書法學習中能形成良好的品行,也能深受教師言行舉止和思想觀念的影響,進而養成細致的觀察力,在字體研究和書寫中獲得滿足,這也是學習書法的精妙之處。書法技藝在長時間的訓練中可以得到改變和提升,書寫過程中養成的意志和品質也會影響人的一生。

三、美育面臨的困境分析

美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發現美和探索美的能力,區分出現實美和藝術美。在審美感知過程中,學生能將所吸收和學習到的美運用到書寫中,進而創造出更多具有藝術美的作品。當前書法藝術教育中,美育功能的發揮仍存在一些問題。

1.過度強調成效,缺乏整體素養

經濟社會發展對書法藝術教師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但現階段很多書法教師都是兼職教師,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德育素養相對缺乏,這對書法教學產生了較大影響。專業素養的缺失,導致書法教學的方法和內容過于單一,教師過度強調書寫效果,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美育初衷,直至影響了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為順應政策要求,書法課的數量隨之增加,書法美育的氛圍也越來越濃厚,但書法教材缺乏統一,教師資源不足等情況,使得書法教學面臨困境。書法教學內容相對較多,涉及軟筆、硬筆和審美教育等方面,為了快速實現教學效果,很多教師會選擇技法教學,實現學生良好的書寫效果,從而完善校園書法文化。實踐操作中,學生缺乏對書法作品內涵的深入解讀,他們多是描摹和參考優秀書法作品,并未從中得到深刻啟發。

2.強調書法技巧,忽視感性認知

美育是情感教育的體現。當前書法教學中,由于許多教師的認知局限,導致學生的個性常常被忽視,使得美育目標難以實現。書法教學不僅要給學生講授書寫規范和技藝,還要落實學生人格的塑造和素養的提升,讓其在書法學習中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認識,最終形成特有的創作風格。書法作品賞析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學生缺乏對書法美育作用的認識,教師大多是照本宣科地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忽視了學生的真實感受,無法激發他們的情感共鳴,使其審美意識沒能得到有效培養和鍛煉。從書法藝術發展和美育研究的角度進行分析,美育在推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實際發展中美育往往被德育所掩蓋,很多教師將美育內容誤以為倫理道德,錯誤的理念指引,影響了學生書法藝術創作的同時,也對他們的全面發展產生制約。

四、書法藝術發展的路徑探討

書法藝術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其中包含著藝術美、人性美等,與現代審美理念高度契合。書法藝術教育中強調技能練習和審美情感的培養,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其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書法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教育發展的重要支撐力。現階段的書法藝術教育和發展,教師要重視書法藝術在美育中的價值和作用,推進書法藝術發展的同時,提升美育效果。

1.植入美育信念

書法藝術需革新思想,教師要把新的理念融入到書法教學中。書法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沉穩的心態,促使學生在書法藝術學習中創作出具有內涵的作品。審美要素內容較多,色彩、結構及作品風格等,教師要捕捉書法作品中的這些要素,培養學生合乎規范的審美,對其不斷進行強化和訓練,使其學會用自己的風格對作品進行修飾,加深他們對筆畫、結構等因素的認識,在落筆之前心中就能想到字的形態,進而積累到更多的筆畫信息,為后續的書法創作奠定基礎。同時,教師要注重發揮書法藝術的教化功能,引導學生了解書法藝術作品所表達的深刻內涵,讓學生了解作者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和堅持不懈的品質,在研習中學習作者這種平淡、恬靜的心態。

2.重視多元文化熏陶

美育素養強調分辨是非,認知和吸收美的元素。首先,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給予學生適當鼓勵,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大書法學習宣傳,借助學生社團、書法比賽、知識講座等多種途徑,為學生書法研習提供有利條件,加深學生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發揮書法藝術的美育功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其次,教師要發揮家庭和社會在文化氛圍創設方面的作用。學生在接受書法藝術教育的初期,可能會覺得新鮮有趣,但在后續枯燥的練習中,他們容易產生抵觸心理,這就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支持,引導孩子挖掘自身的閃光點,敦促他們養成正確書寫的好習慣,鼓勵孩子長期堅持,將習慣變成愛好和興趣。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書法圣地,陪學生一起閱讀和學習,豐富其精神世界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最后,發揮社會書法藝術團體、教育組織機構的作用,形成多元書法文化氛圍,培養更多的書法愛好者,并在書法研習中給予學生正確的方法指引,進而更好地發揮美育功能。

3.推進書法藝術與多學科滲透

書法藝術與許多學科存在聯系,強化學科交融,能更好地發揮美育效果。我們可以將書法與語文、文學、音樂等學科融合,多途徑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滲透。如借助語文課堂,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歷史,了解書法與文學的發展關系,在書法學習過程中能加深學生對文學知識的了解,讓其掌握書法創作背后所蘊含的文學底蘊和知識涵養。我們還可以將書法與歷史結合,讓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書法的變化規律,使學生在學習書法時更有動力。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書法藝術也在不斷革新。在研習書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法技巧,還要培養他們的堅毅品格,進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和審美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富平縣王寮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