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語篇分析法助力高中英語閱讀理解
作者:吳曉雅
發布時間:2022-06-10 15:59:4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閱讀是學習能力之本。閱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近年來,從高考試題的變化中不難看出,傳統的知識立意命題逐漸被能力立意考查所取代,試題更加重視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對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的能力。
語篇是實際使用語言的單位。新課標中強調語篇分析有助于學生對語篇意義的理解。語篇分析法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度加工,透過錯綜復雜的現象掌握文章內涵。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滲透語篇知識,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采用語篇分析法研究如何改進英語閱讀教學,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四步語篇分析法研究過程
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在英語學習中極具重要性,但學生普遍認為閱讀理解耗時長,收效少,理解不深入,對文章的主旨大意、詞義猜測、作者觀點態度等題目力不從心,且因理解偏差導致的失分現象非常普遍。傳統的閱讀課堂中,教師往往以講解知識為主,就題論題,知識的輸出存在孤立化、碎片化問題。這就導致學生即使做了很多練習,可能掌握了一些單詞、句子和語法知識,但遺忘率較高,閱讀理解水平難以提高。因此掌握語篇分析的相關知識及技巧,深化語篇意識在英語考試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篇分析法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著手,通過分析詞匯、語法、句與句之間及段與段之間的相互關系來確定語句銜接的邏輯。同時要借助分析文章的總體架構,挖掘出文章的深層含義和寫作意圖。從宏觀到微觀,從語言知識到核心素養,從強化語篇意識到培養思維能力,要運用語篇分析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經過“研究—實踐—反思—改進”這一過程,在大量教學實踐工作的基礎上,應用語篇分析法可以對高考真題進行深度剖析和內涵解讀。然后,結合學情和課標要求進行課例探討,通過對文本的語篇分析、綜合解讀、分段解讀和試題解析四個方面開展語篇學習,即四步語篇分析法。經過長期的閱讀實踐,四步語篇分析法在英語閱讀課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語篇以多模態形式呈現,有助于學生直觀、立體地理解文章內涵,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二、四步語篇分析法內容介紹
在保證學生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結合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實踐,我們將可供操作的四步語篇分析法教學模式應用于閱讀理解教學中。
Step1 語篇分析:宏觀分析語篇主題和基本內容,通過“what、why、how”引導學生對語篇內容(是什么?為什么?怎樣的?)及對文章內容的類型(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等)產生宏觀意義的建構,提升學生理解文章內涵的能力。
Step2 綜合解讀:通過語言學習、思維培養和文化意識三個方面對語篇進行綜合解讀,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語篇知識獲取和傳遞有效信息,表達觀點態度,從而達到運用語言和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目的。通過語篇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及素養意識。
Step3 分段解讀:通過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和信息捕獲,引導學生在微觀方面獲得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挖掘語篇中的隱含內容,進而深入理解語篇。通過問題驅動策略引導學生獲取、整合、內化信息,同時進行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方面的高階思維活動。
Step4 試題解析:在前三步的宏觀和微觀理解語篇的基礎上,學生對語篇內涵和外延有了較為充分的思維領悟和信息獲取。最終通過準確審題、迅速定位、正確理解等方式將試題解答出來。
綜上所述,在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訓練中使用語篇分析法進行教學,對提高學生成績、理清解題思路、增強閱讀興趣、提升解題自信等很有幫助。
三、四步語篇分析法教學設計案例
以2019年全國卷II閱讀理解D篇為例(原文略)。
第一步:語篇分析
What:本篇文章為說明文,主題語境是 “人與自然—宇宙生命探尋—地球與宇宙生命秘密探尋”。本文節選自題為“Space: The Final Homework Frontier”的文章,講述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一所中學的合作項目,該項目的設計宗旨是把航天科技和中學教育聯系在一起,并共同破解人類在宇宙探索中遇到的細菌問題。
Why:通過對項目的介紹,作者認為,在太空領域任何一種看似微小的問題都不可忽視;航天事業上所取得的任何突破都是來之不易的,每一個小小的成功背后都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默默奉獻、長期鉆研、精益求精的真實寫照;學習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合作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
How:從語篇結構“總—分—分”模式來看,首句以問題導入的方式點明語篇主題,首段簡要介紹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并引出項目。第二段從項目負責人的角度,說明該項目在學校中的具體應用。第三、四段從教師的角度介紹項目學習和學校學習過程中的差異,并指出項目對學生的大學錄取和生活實踐技能都會產生影響。本篇說明文運用舉例、比較的說明方法,直接、客觀地說明了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第二步:綜合解讀
1.語言學習
閱讀文本以了解和談論太空題材的語篇為任務,引導學生學習表達相關單詞和短語,其中包括與語境話題相關的詞語,如bacteria,astronauts,microorganisms,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NASA engineers,in zero gravity,the HUNCH program等;與行為有關的單詞和短語,如cleaning them up,overcoming problem,turning to,connect with,studying ways to,do it just like NASA engineers, working towards your goal,emailing daily with,test in space等;表達感受和情緒的單詞,如annoying,uncontrollably,very tiny big problem,not a very nice thing,a hard business review,so absorbed in等。學生要體會這些單詞和短語的語境,為后續的輸出打好基礎。
2.思維培養
通過美國的一個高中學校和NASA合作的共同科研項目,可以引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實用的生存技巧。我們要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從跨學科角度去觀察和理解現實世界,對事情做出合理的價值評估,對激發和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格有正面的導向意義。
3.文化意識
借助文本閱讀,學生不但能夠探索宇宙奧秘,還能夠以“我的眼光”看待生活與世界,從而參與到探究踐行的過程之中,展現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意識、心態與行為取向,幫助學生強化文化認同與人文精神。
第三步:分段解讀
通過對文本第一段話的解讀,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從文本信息中提取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案,學生獲取了具體知識信息,從而對文章的主題形成初步概念。
1.What is an annoying problem for astronauts?And why?
2.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通過對文本第二段話的解讀,教師繼續設置疑問,What is HUNCH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manager?引發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文章的中心展開全面了解,從而認識到解決問題的過程既需要專業引領,又需要大量合作實踐。通過對文本第三段話的解讀,教師提問How to evaluate students’product(homework)?引導學生從不同人物的話語中獲取實用信息,同時思考:這樣的homework與自己所理解的homework有怎樣的異同之處?通過對文本第四段話的解讀,教師設置以下兩個問題讓學生對主題的思考進一步深化,引發情感共鳴,獲取語篇背景下的結論和文化感知。
1.What benefits can students earn from the HUNCH program?
2.What is the kids’attitude towards solving the problem?
以問題為驅動進行分段解讀,學生不僅對文本知識的理解更細致,而且對文本的宏觀輪廓逐漸清晰,這有助于學生了解文本意圖,獲得啟發,從而感受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
第四步:試題解析
32.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bacteria i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 They are hard to get rid of.
B. They lead to air pollution.
C. They appear different forms.
D. They damage the instruments.
解析:推理判斷題。從第一段第二句得知,在國際空間站里航天員對無法控制的細菌問題感到困擾,航天員們一周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清理這種病菌,據此推斷出國際空間站里的病菌很難去除。故選A。
33.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HUNCH program?
A.To strengthe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B. To sharpen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
C.To allow students to experience zero gravity.
D.To link space technology with school education.
解析:事實細節題。從第二段第一句得知,HUNCH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將航天技術發展和學生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且有關鍵詞space technology和school education對應。故選D。
34.What do the NASA engineers do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program?
A. Check their product.
B. Guide project designs.
C. Adjust work schedules.
D. Grade their homework.
解析:事實細節題。第三段最后兩句producing the product和present it to NASA 暗示NASA工程師們會親自審閱學生的成果。故選A。
35.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NASA: The Home of Astronauts
B. Space: The Final HomeworkFrontier
C. Nature: An Outdoor Classroom
D. HUNCH: A College Admission Reform
解析:主旨大意題。文章以國際空間站內的細菌很難消滅為開端,提出了航天員們處理此問題的新途徑——利用HUNCH高中班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將主旨大意即HUNCH計劃進行充分說明,文章標題和space、school、homework有關,故選B。
綜上所述,運用語篇分析法將文本進行全方位解讀是對深度學習的踐行,通過四步語篇分析法實施教學,教師不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文本的內涵與外延,而且試題解析時也能更深入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和遷移。學生通過語篇下的系統學習,逐漸形成語篇意識,實現由read the lines向read between、around、beyond the lines的閱讀理解方向轉變。此外,圖片、視頻、圖表等多模態元素可將語篇立體地呈現出來,教師的多模態課件也為閱讀教學提供了有益補充。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高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