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而思,思而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一課題的研究極其重要。

我發現,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這樣一些問題:1.個別教師忽視了面向全體學生,使課堂變為了學霸課堂;2.教師總怕“課時目標完成不了”,提出問題讓學生假討論,導致設計的課堂活動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呈現出活動不動或學霸不停動的局面;3.數學課堂氣氛特別“壓抑”,表現為教師講得很辛苦、學生低頭不語等。作為一名九年級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習小組的建設、活動主題的設計、評價形式的多樣化等方面。經過一學期“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實施和探究,課堂教學效果較好。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備足課,方可引導學生游刃有余地進行自主學習

備課時,教師要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及教學資源,明確教學目標,準確把握重點與難點,注重教材整合和學科之間的整合。1.備課要“瞻前顧后“了解教材,根據學情,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板塊內容。2.備課組或教研組內采取討論、說課等形式,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共享。根據教學內容在課時安排、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流程環節設置等方面可先形成共案,再根據具體學情形成個案,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3.細心“做題”,圈點勾畫,優化組合資源,再次感悟課時教學重點和難點。4.寫簡案,如思維導圖案、框架結構案、提綱挈領案等,設計課堂活動是關鍵,要實現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例如,教學北師大版九年級數學下冊第一章第三課時“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時,教師以探究“一副三角板”的奧妙導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展示,最后小結30°、45°、60°的三角函數值,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力量,讓一節講授課“蛻變”成活動探究課,進而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當好“導演”,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效落地

如何有效引導、適時點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思考的話題。1.課前三分鐘“導演”做什么?農村學校留守學生多,在家預習的效果不好,課前限時三分鐘完成預習任務正是改善此現狀的良法。教師要把課時目標提前告訴小組長,讓小組長帶領組員一起完成。此時,教師在每個小組學習現場巡回“觀察”,適時給予實力弱的組相應的幫助和點撥,并及時表揚活動中的亮點,進行多元評價。2.課中“導演”又在哪里?課中精講、測試、反饋、感悟。在預習環節,學生通過獨學會的知識點,通過小組學習會的知識點,教師課中不講。課中,教師著重講在預習觀察中發現的學生理解錯的知識點、混淆的知識點、數學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書寫的規范性等,并及時檢測反饋,二次查漏補缺。3.課后“導演”失業了嗎?平時教學中,教師一般要求學生課后限時交作業,只有這樣知識鞏固才能落到實處;個別輔導問題學生,面批作業,從而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全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三、關注課標,夯實基礎,讓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落地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學會從數學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1.教師導課形式多樣。采取情景導入、問題導入等,課堂教學過渡語言運用恰當。2.教師舍得給予學生課中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體現先學后教的課改理念。3.教師要求學生同伴互助磨課,在磨課中舍得把自己的技藝分享給同伴,共同提升學科素養。4.教師走下講臺,與學生一起學習、交流。例如,設計九年級數學專題課“相似三角形的應用”時,教師利用2017年陜西省數學真題第8題進行導課,讓學生自主完成此題并梳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質及應用,為合作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應用”奠定知識儲備。這樣的設計讓學生人人都展示了自己會的知識點,并得到肯定,為后面參與活動提供了良好學習氛圍。

四、構建優勢互補的數學自主學習小組,提升自主學習效率

分享一個思想,提升一個團隊。獨學、群學是小組合作學習中常用的學習方法。要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可見選好小組長的重要性。1.每學期至少培訓組長三次,培訓內容主要有如何分工、講題、處理組員矛盾等,組員之間互補,如男女比例、性格、優勢學科等。2.設計小組學習積分考核表,主要考核項目有質疑、展示、答疑、作業,一周一小結及反饋。3.組長輪換制,激發每名學生的積極性,讓人人的優點都能最大限度地彰顯。例如,教學“二次函數圖像及性質”時,教師大膽放手、相信學生,設計自主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分別探究“y=x2” “ y=ax2 ” “y=a(x-h)2+k ”的圖像與性質,分解難點,突破重點,避免出現枯燥的畫圖說性質的現象,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學會此知識點,也領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具體教學過程如下:一畫圖像,從最簡單的形式y=x2開始探究;二看圖說性質,充分啟動小組學習模式,讓學生類比探究“反比例函數圖像與性質”的方法進行探究學習,教師巡回指導、指點迷津,協助有困難的小組完成學習任務。

五、自主學習模式多樣化,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多角度評價,提升每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留意身邊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開心學數學,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有人說,數學很枯燥,就是推理再推理,計算再計算。要想打破這個困局,就要在自主學習模式上去研究。平時教學中,教師一般會根據課型采用不同的學習模式,如概念課主要采取獨學、檢測、反饋、講解模式;習題課主要采取共性問題教師講,個性問題組長幫的模式;試卷講評課主要采取自糾自查、反饋、再鞏固的模式等,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模式中感悟數學學習的快樂。復習課要以學生為主,安排、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復習全過程,使他們在復習中動手、動口、動腦,而不應當面面俱到、滿堂灌;復習課要以課本為主,抓好課本知識點,把教材與資料有機結合起來;復習課要以課內為主,教師要講出新水平,總結、概括、提煉出規律性的東西,讓學生“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

六、激勵評價多元化,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自信是通向成功的助力器,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應具有親和力,面帶微笑,精神飽滿,用心上好每一節課,給學生創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才愿意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激勵評價應從三方面做起:1.課堂上,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表揚、肯定有進步的學生,給學生多一些鼓勵、少一點指責,從而使每名學生都有參與課堂活動的信心。2.教師要愛每一位學生。教師平時要多與學生談心,討論問題,并在生活上給予幫助。這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交流大平臺,從而實現了在合作中學習新知識的目的。3.評價形式多樣化,使學生都樂于學有用的數學,做到作業書寫規范、回答問題積極、互幫互助等,讓每位學生都有信心學好數學。

七、借力信息技術,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廣度

利用信息技術助力數學教學,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更豐富有趣的數學知識,提升學生學習的廣度。例如,對于“黃金分割”的概念,學生不理解,如果強制性記憶,應用起來就很不靈活。鑒于此,教師可以在數學學科網上搜集有關這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先去理解黃金分割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激起學生想知道黃金分割概念的欲望。這樣教學效果就明顯好多了。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程要面向每一個人,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新課標修訂版特別強調“三會”,即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數學抽象),體現數學的一般性;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邏輯推理),體現數學的嚴謹性;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數學模型),體現數學應用的廣泛性。終身學習是我們的職責,持之以恒研課改是我們的責任。課改之旅,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大膽嘗試新理念,借力課堂教學平臺,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武功縣北營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