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讓瀕危植物陜西羽葉報春綻放校園
作者:行 璐
發布時間:2022-06-08 16:05:4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何夏冰、董姿含、李藝嘉、楊紫沂一路小跑沖進科創中心興奮地喊道,“蔡老師,陜西羽葉報春的花變異了!”原來,自從羽葉報春長出花苞,這幾位同學便翹首以盼等待羽葉報春開花。第一株開花后,大家迫不及待地記錄了花的顏色形狀,可是當第四株開花后,何夏冰率先發現了不同:“它的花心不一樣,老師,這是不是變異了?”蔡晨老師跟隨她們來到操場邊的種植園,仔細觀察了已經開花的幾株陜西羽葉報春(瀕危植物),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原來陜西羽葉報春會有兩種不同的花朵,一種是雌蕊比雄蕊長得長,而另外一種則是雄蕊比雌蕊長得長。幾個孩子開始好奇地區分花的長短,并教會了其他孩子如何分辨。種植園里的陜西羽葉報春大片大片地開花,每天都有孩子們自發地澆水、觀察、測量和記錄,臉上的汗珠在陽光和花朵的映照下,呈現出一幅幅勞動真美麗的畫面。
美好的畫面得益于西安市遠東實驗小學開發的勞動教育課程。遠東實驗小學的勞動教育課程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途徑、評價反饋四個方面整體設計,種植“陜西羽葉報春”是高年級勞動課程的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以表現性評價鑲嵌于勞動教育中,關注學生的勞動行為表現過程,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基于此學校設計了“3L”一級勞動素養評價指向:勞動面貌(Labor Faces)、勞動價值觀(Labor Values)和勞動技能水平(Labor Skills),通過學生參與、觀察預測、收集數據、生成和驗證假設、與他人合作等,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個主動的角色。再通過一級評價指向下的15個二級評價指標,讓學生和同伴、教師及家長共同參與,讓評價主體得到了更多互動性的關注。學生不僅熟練掌握了植物種植和測量,并通過對數據的匯總、分析和處理,掌握利于植物繁殖的方式,學會了保護秦嶺瀕危植物。今年春天,一朵朵盛開的“陜西羽葉報春花”傲立雪中,孩子們情不自禁發出對生命力的贊嘆和驚奇,繪制自然筆記、撰寫詩歌習作,這些拓展的主動學習行為讓表現性評價在勞動的過程中又有了更好的途徑。
動腦又動手才能讓勞動課程變得更有意義。遠東實驗小學緊跟時代育人步伐,秉承“為學生未來而教”的教育理念,確立了“培養既能從事體力勞動,又能從事腦力勞動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勞動課程目標。從“生活型、生產型、服務型、創新型”四大領域結合不同年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勞動體驗全景式開展勞動教育。全景式橫向涵蓋學生的生活,縱向貫穿全學科。學校勞動實踐基地中的“農作物種植”、勞動場館中的“廚余垃圾處理”、家庭勞動中的“小當家”、勞動創造體驗中的“創E少年行”、勞動服務體驗中的“社區志愿者”等課程內容,更是致力于把勞動教育變成了與生活相關的學習活動,增加鮮活場景與創新體驗,讓學生不斷產生新的興趣點和探究的愿望。讓勞動感受從體驗上覺得不再是同一樣事情的重復,而是對客觀世界一次次新的發現,對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的一次次感悟,對勞動技能錘煉的一次次提升。創造性的勞動進入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孩子們參與勞動的興趣日益濃郁。
瀕危植物羽葉報春的種植只是遠東實驗小學校園里勞動教育課程的一個縮影,以“五育并舉”融合課程為途徑,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開眼界、長知識、強能力、促提升,帶著這樣的愿景,校園的勞動之“花”還會繼續競相綻放!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遠東實驗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