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十四五”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寶雞市岐山縣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的第一年,開局至關重要。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岐山縣教體局以建設“教育強縣”為目標,立足新起點,貫徹新理念,通過提升“五種能力”,構建全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一是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推動課堂提質增效。堅持“課堂主陣地,教學主中心”理念,分縣、鎮、校三個層面開展“三賽三比一展示”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按照“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提質量”的工作思路,實行教研員分校蹲點包抓制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西安市八十三中、西安高新一中等名校開展“名校+”合作聯盟,通過輪崗培訓、團隊指導、跟班學習等,提高教育質量。

二是提升學校管理能力,激發學校辦學活力。狠抓教學常規管理,細化教學管理制度,落實教學管理措施。制定《岐山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考評辦法(試行)》《岐山縣中小學教學質量考評辦法(試行)》,修訂《岐山縣中小學教學管理常規五十條》,指導各學校夯實日常教學管理責任,強化課堂指導,注重學情研究。實行“下沉式”管理,學校管理人員堅持經常性深入教學一線,常聽課、勤思考、細指導、多關心,使教師樂教、學生愛學,教出成績、學有所獲。采用分層、分類教學等形式,做足做細課前準備,抓住每個教學環節,吃透每個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關注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每一節課的實效,每一次測評的得失,把教育質量提升體現在教學管理過程的方方面面,以扎實有效的常規管理促進教育質量提升。

三是提升改革創新能力,推動“雙減”落地生根。堅持把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落實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成立課后服務工作專班,局班子成員帶隊,逐校檢查指導課后服務開展情況,提高學校管理服務水平。推行“5+2”“固本+特長”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書法、美術、音樂、機器人、棋類、體育等特色課程服務,針對性地滿足學生多元化服務需求,收到良好的社會反響。目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學生參與率95.47%,教師參與率97.6%。同時,從嚴規范校外培訓。目前已注銷學科類培訓機構33所,完成3所高中段機構營轉非工作,完成率100%。

四是提升德育工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把立德樹人貫穿育人全過程,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推進“新時代·新德育”八大行動,探索“六德”育人體系,促進青少年學生品學兼優、成人成才。加強校園文化設施建設,以校園文化長廊等為載體,營造有歸屬感的物質環境、激勵參與的學習環境、信任和諧的人際環境、自信尊重的情感環境、合作交流的校外環境、融洽友愛的師生關系及積極、開放、包容的學校氛圍。注重學校內涵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民俗文化、作家及書畫名家、法治宣傳等五進活動,舉辦中小學“讀書月”、“感恩周”、中小學藝術節等系列主題活動,全方位、多維度、廣形式開展德育,塑造學生完整人格。堅持“德育為首,五育并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開展好勞動教育,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五是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助推基礎教育現代化。把“互聯網+教育”作為推進教育信息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舉措。加快智慧校園建設,升級改造縣教育數據中心,建成岐山教育大數據中心。按照“強化基礎,重在應用,打造特色”的總體要求,啟動智慧校園示范校創建工作,岐山縣中心小學成功創建成為省級智慧校園示范校。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借助“陜西教育扶智平臺”,城區10所中小學與農村20所中小學結對,開展“雙師教學”。依托國家教育云平臺等,積極組織教師開展研修活動,鼓勵教師在平臺建立個人工作室,上傳優質教學資源,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強信息技術培訓力度,分層次舉辦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業務培訓,目前,全縣78所中小學、幼兒園3800多名教師全部完成了兩輪線上研修和線下實踐提升工作。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教育體育局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