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新時代淳化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杜思剛
發布時間:2022-06-08 16:10: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習近平總書記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對地處渭北高原的山區縣淳化來講,辦好山區教育是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關鍵。我們一貫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以實施“十大興教工程”為統攬,把辦好學生舒心、教師用心、家長放心的山區教育作為發展大計、民生大計和騰飛大計,錨定民心向往主音調,調準山區騰飛主旋律,奮力推動新時代淳化教育高質量發展。
讓學生“舒心”,調準減負提質主旋律,著力在解決群眾關心的難點問題上求發展
當前,基礎教育“唯分數”“唯升學”等功利化“短視化”現象較為普遍,妨礙了立德樹人的有效落實,嚴重異化了教育行為,違背了學生成長規律。針對“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缺于勞”問題,如何讓學生學習回歸本真、回歸校園、回歸生活,我們的答案是:在推進新時代基礎教育育人方式改革中,緊緊圍繞“雙減”,堅持“五育”并舉,協同發力,統籌推進,打造“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三彩課堂”,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釋放潛能、全面發展。
打造“精彩”第一課堂,提高學習效果。嚴格落實國家課程計劃,著眼“教學雙主體”地位的落實,著眼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課堂備課與上課突出“精心”,作業布置與批改突出“精細”,輔導突出“精準”,著力解決優秀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問題,滿足課堂不同層次學生需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實現學生輕松高效的學習目標。
打造“多彩”第二課堂,促進全面發展。落實地方教材,延伸傳統課堂教學內容,全面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研究制定課后服務質量管理評價標準,建立“菜單式”服務體系,形成“師生參與多、部室使用多、活動開展多、特色興趣多”的“5+2”課后服務模式。通過答疑解惑,讓學生“學起來、問起來”;通過素質拓展,讓學生“做起來、動起來”;通過張揚個性,讓學生“樂起來、能起來”;通過閱讀鑄魂,讓學生“讀起來、講起來”;通過強身健體,讓學生“跑起來,動起來”,強基賦能、啟智潤心。
打造“出彩”第三課堂,厚植家國情懷。以校本教材為藍本,以學生德育養成教育“文化教室、節儉食堂、溫馨宿舍、衛生廁所”四個陣地為抓手,以社會實踐為載體,堅持從身邊抓起,從細節抓起,從生活一點一滴抓起,讓學生走出教室和校門,走入社會與自然,體悟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讓書本知識變得更加鮮活生動,讓學生體驗變得更加深刻,更能擔當起社會責任。
打好“雙減”組合拳,實現減負提質。將“雙減”與“五項管理”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切實規范學生到校時間,保證睡眠和體育鍛煉時間。要求學校科學合理制定作息時間表和課程安排表,確保學生每天有足夠時間完成作業。依規控制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的時間,讓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輕松快樂實現學習目標。
對教師“用心”,調準內涵建設主旋律,著力在解決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上求發展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沒有高水平的教師,就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人才。作為教師,于己要正身,以身作則;于人要正禮,端正禮法。教師負有雙重責任,既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也要對學生身心發展負責;既要潛心教書,授業解惑,也要用心育人,端正禮法,這是新時代教師潛心教書、用心育人的必然要求。
以嚴格資格管理,驅動教師用心。嚴格落實國家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將師德師風、校本研修、能力提升與教師資格審查緊密結合。加大對教師違法、違紀行為監管,排除不合格人員違法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隱患與風險,規范執業行為,明確師德底線,切實增強廣大教師用心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以實施“名校”創建,帶動教師用心。實施“名校+校聯體”與普通高中薄弱學校幫扶項目,通過聯合辦學、跟崗學習、跟蹤幫扶等方式,加大教育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力度,以示范學校創建帶動教師用心教書育人。
以強化“名師”培養,引領教師用心。強化咸陽師院、縣內名師工作室、高港對口幫扶,落實好國培省培計劃,做好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項目,采取崗位練兵、名校訪學、高端研修、跟崗實踐、名師引領等培養培訓方式,建立靈活開放的教師能力提升機制,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引領教師用心教書育人。
以狠抓考核評價,調動教師用心。完善宣傳與考核、獎懲與監督相結合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每年評選表彰一批最美教師,每三年從最美教師中評選表彰一批淳化名師,弘揚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德主旋律。成立一批學科門類齊全的名師工作室,加大“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選拔力度,形成梯隊式名師培養機制。通過研究出臺《淳化縣教育局關于實施教師獎勵激勵及處罰實施辦法》《淳化縣教育局關于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指導意見》《淳化縣教育局關于爭做“四有”好老師、逐月評優選差》一系列有力舉措,引導全縣教師增強責任感,調動教師用心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黨建業務融合,促進教師用心。立足“圍繞黨建抓業務,抓好業務促黨建”思路,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一名干部一標桿、一片紅心獻教育”主題活動,把優秀教師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優秀教師,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用心教書育人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廣大教師學有標桿、行有榜樣。
請家長“放心”,調準均衡發展主旋律,著力在解決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上求發展
在滿足孩子“有學上”后,如何加快從“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轉變?我們認為,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抓公平,堅持把硬件提升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切入口和著力點,優化資源配置,保障學位供給,全面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才能促進山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穩致遠、蹄疾步穩。
家長要放心,硬件是基礎。立足教育事業長遠發展,實施教育布局優化工程,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在潤鎮規劃新遷建110畝、60畝用地的高中和職中學校,在大店和縣城南新街新建小學和幼兒園各一所,對9所幼兒園進行改建擴建,對33所中小學老舊教學樓進行改造,對28所中小學體育場進行軟化,建成29所中小學足球場。升級改造所有學校功能部室,更新補充實驗器材,形成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著力破解縣域學校辦學條件不達標、學位供給不足問題,提高家長對教育的支持率和滿意度。
家長要放心,惠民是關鍵。實施學生營養餐改進提升工程,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有資質的餐飲企業,實行集中采購、相對集中加工、輻射配送的營養餐管理模式,確保營養餐補助資金全部用到學生身上,讓學生吃得健康、營養、安全。實施校園供暖工程,擴建和改造中小學學生宿舍,改造提升78所中小學、幼兒園取暖設施,確保學生冬天“能取暖、不受冷”。
家長要放心,安全是保障。大力培育“家長放心”校園安全品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鐵腕整治校園安全隱患。堅持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督查活動,堅持包校干部周駐校全面查、包片領導周進校隨機查、聯合單位綜合治理定期查,做到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到位、安全問題整改到位、安全責任落實到位。常態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季節性傳染病防控“兩案九制”,著力防范校園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確保教育系統安全大局穩定。
總之,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更是山區淳化走向騰飛之路的核心關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期待,淳化教育工作者將繼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把初心使命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滲透于教育發展各環節,奮力譜寫出新時代淳化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淳化縣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