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班級文化之花綻放光彩
作者:惠冰清
發布時間:2022-05-12 15:24:0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在平常的教育教學及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級文化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潤物無聲的育人功效。
目標導航,定心定位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過:“一匹馬如果沒有另一匹馬緊緊追趕并要超過它,就永遠不會疾馳飛奔。”這句話充分闡釋了競爭的重要性。于是,開學伊始,我便讓學生在桌上張貼奮斗目標,在目標紙寫下班主任寄語:永不放棄自己的執著,經歷一段痛苦的蛻變過程,成為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告訴學生,要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把這些夢想變成目標,再把這些目標變成任務,之后再把這些任務變成實施的步驟。因此,每個學生都準備了“一日一做”便簽本,每天為自己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如3月1日,一位同學在便簽上寫道:1.背誦《桃花源記》。2.背誦英語某單元的八個句子,學會某單詞。3.記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4.記憶地理作業本上的內容。5.做10道數學題。6.記憶物理第1課的概念。除此之外,“一日一做”便簽上,還有寫每日一言的,有學生寫道:越努力越幸運;有學生寫道:順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撓;有學生寫道:青春很貴,請勿浪費;還有學生寫道:你唯一應該超越的人是昨天的你。我告誡他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船長,要決定自己的目的地,就必須勾畫出通往目的地的路線圖。只有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并付諸行動去實現它,最后才能獲得成功。
樹立榜樣,激勵奮進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是未經加工的鉆石,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要想讓孩子的這些閃光點不被埋沒和忽略,班主任就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因此,我精心設計了“班級表揚信”。看到有孩子學習取得了進步,看到有孩子撿起了掉在地上的書本,看到有孩子自覺將教室后面的掃把擺放的整整齊齊,我都會在第一時間寫好表揚信并隆重頒發。為了“揚善行,樹善念,促善果”,我還精心設計了一棵“善行樹”貼在教室外面的墻壁上,剛開始的時候,它只是一棵“枯樹”,我告訴孩子們:班上同學好的行為,你都可以將它寫出來貼在樹干上。現在,那棵“善行樹”已是碩果累累。
除此之外,我還在班級每周一次的班刊《黑駿報》中增添了班級之星欄目,比如勤學之星、好問之星、繪畫之星、手工之星、進步之星等,我希望在展現學生個性和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村上春樹曾經在書里這樣寫道:“要自信!只要自信就無所畏懼。”是的,培養自信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并堅持對其進行積極的評價與暗示。
班會引領,助推成長
曾有幸讀過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她指出“有效的班會能夠給孩子們機會,培養氣象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中的所有優點,這是一條捷徑,但是很多時候作為班主任我們都本末倒置了,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卻恰恰缺少了以班會的形式讓孩子感知尊重感和存在感”。元旦前夕,為了讓孩子們一起聆聽穿越千古歷史的聲音,一起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班開展了“學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的主題班會。我們講傳統文化故事、二十四孝故事;我們唱臉譜、唱百家姓、唱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歌;我們學習常見的中國禮儀,展示剪紙、皮影、書法、武術;我們表演《弟子規》等。傳統文化是中國數千年沉淀下來的精華,以史鑒今,提高我們思想的深度和廣度。
上學期末,為了感謝給班級莫大支持的家長,為了燃起孩子們的感恩之心,我們開展了“因為有你,愛常在心底”主題班會,班會上邀請了四位家長,學生致感謝詞,校長為家長頒獎,雖然只是一紙獎狀,但代表著孩子們感激的心。有學生在感謝信結尾寫道:您為班級所做的一切,我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您是我們這個大班級的媽媽,是我們心中最感激的媽媽。有學生寫道:當我們遇到難題,忐忑不安中再次麻煩您時,您說“我不嫌麻煩,我愿意”。一句我愿意,簡單的三個字,卻勝過千言萬語,重過千斤。還有學生寫道: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我們整個班集體……感激之情無以言表的孩子們為家長們獻上了一曲《聽我說,謝謝你》。我相信,家長的辛勤付出一定會結出意想不到的碩果,走過耕耘的季節,孩子們定會滿載而歸。
為了讓孩子們對開學充滿期待,愛上班級、愛上學習,我們班開展了“歡樂開學季,紅包送不停”主題班會,看到黑板上貼滿的紅包,他們的眼里充滿了驚喜和期待。紅包里不是錢而是小紙條:免一次值日,免一次懲罰,當一天班長,當一天班主任,調換一次座位,贈一本書……有學生在班會總結中這樣說:“老師是想讓我們明白,無論是抽到免一次懲罰還是當一天班主任,都是我們選擇的結果,不管好與不好,是否合心意,這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要勇敢面對,向陽而生,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本學期開學的第二次班會,課件上只有一張圖:一只小兔子在使勁拔一根很大的蘿卜,身邊的小蘿卜都已被拔光。我問學生,圖中的內容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有學生說:“遇到困難就像這大蘿卜,要想辦法把大蘿卜周圍的土挖開,蘿卜才能拔出來了,困難才會得到解決。”有學生說:“最難得的往往就是最好的,看這個蘿卜比兔子身體大好幾倍呢!”有學生說:“堅持一下,蘿卜就拔出來了,成功從來不輕松。”還有學生說:“當我們覺得很苦很累的時候,也許是上天在給我們準備驚喜呢!”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弘揚雷鋒精神,在三月初的班會上,我們召開了“學習雷鋒,日行一善”主題班會,班會上學生講雷鋒故事,讀雷鋒名言,講述自己看到的或做到的學雷鋒事例,并討論今后如何弘揚雷鋒精神。有人說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你就是一個愛清潔的小衛士;有人說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你就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有人說珍惜時間勤奮學習,你就是一個愛學習的好榜樣;還有人說排好路隊,你就是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學生……
我一直堅信,只有在孩子心中種下陽光,種下真善美,他們才能健康成長,才能有能力抵御這個世界的陰暗和險惡。
班級日記,潤物無聲
有人曾說過這么一句話:“這世上,記憶是不大靠得住的,得用文字一筆一筆記下來,如此你的所有時光,便都被文字保鮮著。”于是,我讓學生每天記錄班級的點點滴滴。一次考試完,有學生在班級日記里寫道:我的心情如同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一般,憂郁無奈,望著一個又一個失去的分數,內心一遍又一遍的懺悔,如果多復習一些就好了,如果多細心一點就好了,如果上課多認真聽講就好了,如果作業好好完成就好了,如果……還有學生在班級日記中寫了這么一段:“咚”,一聲巨響,緊接而來的是同學們大笑的聲音,原來我的凳子經過多日的重壓,不堪重負,倒下了。她幫我把凳子扶起來,讓我坐在她的凳子上,然后試圖修我的凳子。她微笑著對我說:“帶回家去修修,或許還能搶救一下。”那一刻,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她的臉上,真美!
班級日記無疑讓班主任多了一份額外付出,但它同樣會讓班主任有意外收獲,如在管理方面獲得了更多一手信息資料。班級日記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起到了潤物無聲的作用,它化解了學生間的矛盾,使彼此更團結友愛,它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使他們更加積極向上。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這樣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肩負著“一棵樹,一朵云,一個靈魂”的使命。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用思考去遇見教育的美麗,在不斷的實踐中創新,多給孩子們創設自主發展的空間,張揚他們的個性,讓他們在鮮活靈動的班級文化中養成良好習慣,真正實現班級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讓班級文化之花綻放光彩。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初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