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鎮巴學前教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作者:郝林合
發布時間:2022-05-09 15:24:46 來源:鎮巴縣教育體育局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近十年來,鎮巴縣大力實施學前教育民生工程,通過加快資源供給、落實惠民政策、“去小學化”推進規范化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水平,讓廣大幼兒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學前教育,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
一、加快資源供給,破解“入園難”
作為擁有20多萬人口的鎮巴縣,自2010年以來,通過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重點在農村地區、城鎮新增人口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使該縣幼兒園從14所增加到40所,公辦幼兒園占比從57.1%提高到85%,在園幼兒占全縣學前教育人數從33.8%提高到94.4%,全面破解“入園難”問題。
鎮巴縣2010-2022年
幼兒園所數、在園幼兒數和小學學前班人數變化情況統計圖
二、落實惠民政策,解決“入園貴”
一是落實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政策。縣教體局嚴格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意見》(陜政發〔2010〕51號)精神,從2011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政策,僅2016-2019年累計下撥學前(含幼兒園)公用經費2441.8萬元,免除大班保育費22101人次。二是落實困難家庭幼兒生活資助政策。縣教體局嚴格把關資助對象,落實資助標準和發放形式,2016-2021年累計資助幼兒22463人次,資助資金達3203.8萬元,該項政策的落實保證了貧困家庭幼兒能夠上得起學前教育。
鎮巴縣2016-2019年
免大班保育費、下撥學前和幼兒園公用經費情況統計圖
三、去除“小學化”,推進“規范化”
1.搭建交流平臺。2012年,縣教體局開展了全縣學前教育“去小學化”征文暨學前教育“去小學化”研討會,凝聚共識,全面規范一所所剛剛“蹣跚學步”的幼兒園的辦學行為。同時,以優質幼兒園結對幫扶薄弱幼兒園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優質幼兒園在業務指導、教育示范、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輻射作用,提升薄弱幼兒園辦園水平,推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教育公平,促進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發展。4所城區幼兒園累計幫扶鎮中心園20所,8所被幫扶鎮中心園迅速成長為幫扶幼兒園。
2.實施目標考核。縣教體局充分發揮目標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堅持每年分類(城區、鄉鎮)制定幼兒園目標考核辦法、年底對幼兒園進行目標考核,以考評強化規范管理和辦學行為,推進優質均衡發展。
3.開展專項整治。縣教體局每年按照省市要求,并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去小學化”專項整治活動,通過各幼兒園自查、到校督查、走訪問卷等方式全面規范幼兒園辦學行為。對辦園教學行為不規范、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責令限期整改,對問題頻發、社會反映強烈的,幼兒園實行年檢一票否決、取消一切政策優惠直至取消辦園資格關停幼兒園等處罰。
4.強化宣傳引導。一是以《致家長一封信》、微信公眾號、美篇、宣傳專欄等媒體,廣泛宣傳科學育兒理念。二是以家長學校為陣地,向廣大幼兒家長普及家庭教育先進理念和科學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家長撫育子女的責任意識和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水平。同時,通過開放日、家長助教、親子活動等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和管理中,自覺抵制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三是以學前教育宣傳月為重點,扎實開展“杜絕小學化 從家長做起”“幼小銜接 我們在行動”“我是幼兒園教師”“游戲——點亮快樂童年”等主題宣傳月活動,為廣大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4.定期督導評估。縣教育督導辦充分發揮督導職能,定期對全縣各幼兒園的辦園條件、安全衛生、保育教育、教職工隊伍、內部管理等五個方面進行全面督導評估,提高各層次幼兒園的規范化和優質化水平。
5.加大師資培訓。縣教體局以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目標,以拓展外出培訓、創新縣級培訓、探索集團內培訓、強化校本培訓、倡導自主研修為重點,以“線上”“線下”培訓,集中、分散培訓相結合,積極選派中小學校園長、骨干教師“走出去”,到教育發達地區和名校開展培訓學習;將知名教育專家學者“請進來”,利用周末和假期對全縣教師進行輔導培訓;組織本地名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沉下去”,深入學校走進課堂,開展示范引領培訓,持續推進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和教師培訓提質增效。僅2018年至今,園長參加省級以上培訓51人次,主任參加省級以上培訓14人,2021年幼兒教師參訓800余人次。
近10年來,該縣累計新建幼兒園19所(城區2所),建筑面積37500平方米,占地面積95畝。鎮中心園覆蓋率達到100%,創建市級一類幼兒園16所,省級示范園2所。入園難和城區大班額問題進一步緩解,有力的保障了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后期,縣教體局將嚴格落實《鎮巴縣中小學校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 (2020-2035年)》,加大學前教育優質資源供給,辦好普及普惠、優質安全的鎮巴學前教育,書寫鎮巴“十四五”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