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作業設計 “三部曲”
作者:王水俠
發布時間:2022-04-27 11:05: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強化統籌。按照國家“雙減”文件要求,調總量、控時間是首要解決的事情。如何確保三到六年級書面課外作業總量平均不超過一小時?我們召開“雙減”專題研討會,就問題和疑惑展開討論,最終達成的共識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當天有課,當天布置書面作業,如果沒有課就不布置書面作業;根據實際情況,有的學科做作業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一點,有的可以稍微短一點,但書面作業總量不能超過一個小時。重點加強作業統籌指導和評價,由分包年級組的領導負總責,學校隨機抽查,納入績效考核。各備課組長負責審核內容,年級組長統籌時長,教研組長負責設計作業結構,班主任負責在班級推送。將作業總量和時長的要求落到實處,確保多數學生在校內完成作業。
教研先行。各學科教研組確定教研時間,在平時碎片化研討的基礎上,每周開展一次學科集中研討。在作業設計研討時,將結構調整作為研究重點,各備課組依據學生個性差異,將作業分為“基礎+提高+拓展”三類,作業設計由低到高有梯度,以此形成學科作業知識和能力譜系,讓學生自主選擇,一般原則是學困生完成保底的基礎題,普通學生完成提高題,優秀生完成拓展題,既達到保底要求,也做到了分層、分類和彈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兩極分化,也確保了學困生能達到底線要求。數學作業比較好設計,語文和英語作業就可以按照識記、理解、綜合運用層級設計。同時,創新作業形式,鼓勵教師布置實踐性、探究性作業。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實驗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