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歷史變遷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黨興則國興,黨強則國強。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只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的確,要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先讀懂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很多品質,不僅之于其他政黨,而且之于很多生命個體,都值得認真學習。


初心不改、使命不移、

奮斗不止的品質

近代中國屢遭欺凌,以致江河日下,雖有各階級先進分子探尋救國之路,但終未達成所愿,仍是眾生迷茫。中國共產黨就是在民不聊生和民族危亡之際誕生的,她從成立伊始就將為人民謀幸福和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翻開歷史的書卷,不管是在風雨激蕩的革命年代,還是在激情燃燒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不管是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還是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都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奮斗不止。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政黨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就是最杰出的無產階級政黨的代表。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第一大經濟體的差距日漸縮小,但中國共產黨從未居功自傲,從未精神懈怠,始終保持清醒,始終目標明確。在全面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面小康社會業已建成、第一個百年目標勝利實現之際,又繼續帶領各族人民開啟走向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的新征程。

堅持不懈、攻堅克難、

永不放棄的品質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一共只有五十多名黨員,僅僅是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政治團體,但是這支隊伍竟然在28年后成立了新中國,奇跡的創造離不開堅持不懈、攻堅克難、永不放棄的意志。1927年的兩次反革命政變,使中國共產黨人數銳減,但不服輸的中國共產黨人毅然拿起武器,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中央蘇區前四次反“圍剿”均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后因錯誤的軍事戰略和作戰原則,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險阻、不畏犧牲、傳播理想的遠征。如果沒有超人般的意志,是無法忍受疲憊、勞頓和生存條件的匱乏,行走在蜿蜒于崇山峻嶺和急流險灘的路途上的。參與長征的紅軍戰士平均年齡不足二十歲,指揮官平均年齡也僅二十五歲。這個群體在最容易動搖的年齡段,卻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靠的就是堅持不懈、攻堅克難、永不放棄的意志。憑借這種意志,黨領導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因對形勢判斷失誤而走了不少彎路,但始終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深信不疑,并通過改革開放極大地發展了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各種挑戰,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善于總結經驗、敢于自我批評、

勇于自我革命的品質

中國共產黨一個突出的優點,就是善于總結成功經驗,敢于自我批評,勇于進行自我革命。世界上有不少政黨,包括一些盛極一時、連續執政幾十年的大黨老黨,最后一敗涂地。究其原因,就是他們背離了初衷、迷失了自我,又缺乏自我批評的勇氣,不敢面對錯誤,最終被人民拋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和建設時期都犯過錯誤,甚至是嚴重錯誤,但面對任何錯誤和不足,黨都有魄力、有辦法反對和糾正黨內一切消極現象。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準確深刻地分析了建黨以來歷次“左”傾錯誤的表現和造成的危害,以及錯誤產生的社會和思想根源。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重大歷史問題特別是“文革”、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及功過是非和毛澤東思想基本內容與指導意義作了總結和評價。馬克思指出,無產階級革命與其他革命不同之處就在于:它自己批評自己,并靠批評自己壯大起來。黨的兩個《歷史決議》不僅直面錯誤,而且能對癥下藥,提出行之有效的克服錯誤的具體辦法。由此可見,勇于自我革命是黨永葆生機活力的動力源泉,也是黨在挫折和失誤面前能夠力挽狂瀾、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的奧秘所在。

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品質

實事求是既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我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和條件;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規律;求真務實是實事求是的直接體現和必然要求。這四種品質都集中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歷史經驗表明,無論何時,都要求我們首先要正確判斷國情,判斷正確就不會走彎路,判斷錯誤就必然走彎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黨在城市革命道路反復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考慮到中俄(蘇)的國情差異。黨在充分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后就抓住了“牛鼻子”,成功走出了工農武裝割據、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后,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犯了“左”的錯誤,經濟上過高地估計了自身的發展水平,政治上過壞地估計了自己的干部隊伍。直到改革開放后的中共“十三大”才明確,中國正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切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都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正因為此,中國迎來了新中國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時代以來,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進入了新發展階段,開啟了新征程。第三個歷史決議明確指出: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決不能制定超越實際的發展計劃,不能作出超出實際的發展決策,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埋頭苦干,這樣就一定能夠順利實現偉大夢想。

胸懷天下、寬厚包容、

厚德載物的品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國共產黨身上總閃現著君子之美,深得人民擁護與愛戴,深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信任與支持,這與黨自身的高尚品德與修為密不可分。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新中國成立以來,始終同其他發展中國家守望相助,積極推進南南合作,為16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援助,堅持對外援助并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進入新時代,中國更加自信地展現出了大國擔當,為世界各國共解難題和共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開出“中國藥方”,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了中國“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國格局和擔當。面對疫情,中國實施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2020年,中國僅口罩出口就達到2000多億只。2021年以來,中國已向世界提供超過18.5億劑疫苗,全年將對外提供20億劑疫苗,接受援助的國家和組織超過了100個。中國共產黨做到了“達則兼濟天下”,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仁義至善的價值追求,這種善行不附加任何條件,更不干涉他國內政,真正體現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種海納百川、寬厚包容的氣度胸懷和仁義至善、厚德載物的道德境界是西方政黨所不具備的。

結束語

一百年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一朵浪花,但在東方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卻演繹出一幕幕奇跡,奇跡的主角是人民,帶領人民翻身做主人、過上幸福生活的是中國共產黨,驅動中國共產黨孜孜不倦、不斷向前的動力是黨的優良品質。黨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業已實現,新征程業已開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系統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第二個百年目標雖然更加高遠宏偉,但只要堅持這些寶貴品質,中國共產黨就一定“能”!而學習黨的品質,之于個體,也是一種不斷校正三觀、實現個人價值的助推器,而個人價值的實現也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空軍工程大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