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學生負擔,根本在于減負增效,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內外兼修、以活動促發展。教師要在自身能力鍛煉時“精益求精”,學生要在自身素能上全面發展。開學以來,鎮巴縣觀音鎮田壩小學多途徑行“雙減”之徑,讓學生通過減負拓能,在學海暢游。

一、練教師基本功,增加育人深度。“雙減”是教師更新理念、提升專業能力的契機。學校加強教師基本功練習,組織教師每周完成硬筆字、簡筆畫、粉筆字;“青藍工程”穩步開展,老教師傳幫帶,新教師比學趕;落實“每周一課”,即分數學、語文、英語學科每周一課,然后開展研修活動,促進教師的發展。

每周各學科的研修活動,各位教師不僅對于“當周一課”的所思所獲點評,而且將自己在教學中的疑惑和共性問題提出來,教師們集思廣益出點子解決。評課環節結束后,觀看一節名師實錄課,然后談談自己的收獲,在實而有效的研修活動中,年輕教師們獲益匪淺。

二、優化作業設計,增加育人溫度。“雙減”是拓展老師專業成長及延展空間的契機。作業的“拿來主義”,禁錮教師的專業能力,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結合學校留守兒童和父母缺乏監管的現狀,因地制宜。結合德育活動月,老師們設計了植樹節植樹、畫春天、學雷鋒等實踐性作業,還設計了思維導圖概括單元知識和動手做一做等融合作業。減少理解性作業,優化為識記和操作性作業,讓學生多維度參與學習。教研組每月對各科作業進行督導檢查、通報整改,同時對于學生各類優秀作業,教師優秀作業設計,進行公示展出,引領成長。

4738C

學生融合性作業

三、多活動同開展,增加育人厚度。“雙減”是拓寬學生成長跑道的契機。田壩小學以延時服務、社團活動、一班一品的非遺課程為主要載體,結合學校育人理念與目標,促進五育融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延時服務成為學校特色文化課程打造的時間專場。田壩小學每周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有美術手工、舞蹈、跳繩、田徑、象棋、乒乓球、籃球、小書蟲閱讀等多個社團,讓學生樂其樂,學其學,獲得能力的提升與精神的陶冶。

開展了入學典禮、少先隊大隊委的競選、雷鋒月等活動,鍛煉學生的演講、寫作、動手等能力。

非遺課程——剪紙

四、深入問卷調查,增加育人廣度。不僅備課要“備學生”,雙減工作中同樣要“備”學生。田壩小學通過與學生日常的交流、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課業負擔,有什么樣的心聲,什么樣的愿望,什么樣的得失。然后在管理、教學、作業設計、各類活動、課后服務等環節中不斷調整,以達到最大的實效性和可行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雙減”之路,唯有腳踏實地,才會走得更遠,田壩小學也將會一步一臺階做得更好。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