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融入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的路徑探析
作者:高 雪
發布時間:2022-04-14 09:42: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中國畫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在中國畫教學中,應多融入傳統文化,這不僅是中國畫教學活動開展的基本要求,同時還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在明確傳統文化融入中國畫教學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同時結合教學活動開展實際,提出了完善融入路徑,以期能為中國畫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等院校 中國畫教學 傳統文化
基金項目:2020年度咸陽師范學院綜合類科研基金項目《新中國十七年花鳥畫繪畫題材的歷史轉型》(項目編號:XSYK20006)。
引 言
中國畫又被稱為“丹青”,是在我國傳統文化發展中,以毛筆、墨、顏料、宣紙等為主要創作載體,以人物、山水、花鳥等為主要表現形式,具有明顯中國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中國畫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復雜的創作體系,有力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成為對外交往中展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當前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中的傳統文化融入呈現明顯的乏力狀態,對中國畫人才培養和藝術創新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傳統文化融入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的意義
1.中國畫是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基本形式
中國畫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時期,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三個基本分支。中國畫的傳承和發展,不僅記錄了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過程,還以獨特的表現形式,展現出古代人民優秀的創作能力和我國不同時期的繁榮發展狀態。但是在現代中國畫教學及創作過程中,由于受到多元化思想意識的影響,在實際創作中忽略了傳統文化的影響,甚至在教學活動中出現了中國畫史論與技法課教學相脫節的現象,給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強化傳統文化的融入和導向作用,是中國畫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實現中國畫創新發展的基本支撐。
2.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現實要求
在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多數教學內容都是側重于技法的,對學生文化知識體系,尤其是對學生傳統文化底蘊培養方面的重視程度不足,造成學生在進行作品創作時,雖然在主觀上愿意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但是由于自身素養方面的不足,使得創作并沒有真正體現出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高等院校要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就必須在培養體系中納入傳統文化課程,構建完善的傳統文化培養體系,做好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工作,使學生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科學精神、主動的責任擔當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滿足新時期中國畫人才培養的現實要求。
3.應對西方文化侵略的基本形式
西方世界對我國的文化侵略從未停止,并且一直以多元化的名義持續進行。而應對文化侵略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反擊,在增強社會公眾群體文化認同的基礎上,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做好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是高校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而將傳統文化納入中國畫教學的各個環節,是教育活動開展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到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的必要性,在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鑒的過程中,既要做到保持民族文化發展特色,又要做到抵御不良文化的負面影響。
傳統文化融入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面臨的困境
1.對傳統文化融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雖然中國畫本身屬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屬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但是受到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影響,當前中國畫教學模式已經發生明顯變革。學校層面在開展專業教育時,教育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片面追求學生畢業和就業等方面的數字,對學生文化底蘊培養重視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而中國畫學習是持續性的一個過程,學生在校學習階段,更多是接受基礎理論和技法方面的知識,在傳統文化學習方面明顯存在不足。這就使得學生在后續自主性學習方面缺乏基礎及持續推進的動力,進而也影響到了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
2.教學內容組織革新不足
受制于我國高等教育招生體制的影響,多數藝術專業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的文化課基礎較為薄弱,接觸和學習的傳統文化都比較少。而在高等院校的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在教學內容組織方面相對比較單一,僅是側重于中國畫基礎理論和繪畫技法方面的教學,對傳統文化知識及其融入作品創作等方面則不是很重視,對學生文化底蘊的培養重視也不足。這就使得學生在知識結構層面存在明顯的缺失,導致學生在進行作品創作時缺乏文化元素支撐。正是由于文化底蘊的不足,使得學生學習和繪畫實踐都受到極大限制,學習思路不夠清晰,最終創作出來的作品也缺乏創新和吸引力。
3.教師自身傳統文化素養不足
在當前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更加凸顯,但是教師方面的引導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尤其是學生缺乏系統性文化學習的情形下,教師的正確引導更是起著基本的導向作用。但是多數教師自身在傳統文化素養方面同樣存在不足,文化知識體系僅局限于中國畫相關方面,對中國古代哲學、中國畫與歷史建筑、紋飾等方面的關系理解都不是很深入,這就造成教學活動中無法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文化基礎課,同時還使學生產生專業課比文化課更重要的錯覺,導致學生不愿意積極主動學習文化課,更不用說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創作中了。
4.拓展訓練平臺不夠完善
高水平的拓展訓練對學生的創作水平提升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對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當前中國畫教學中,學生的實踐訓練還是以教學內容要求為主,學生接觸拓展訓練的機會還是比較少。在進行繪畫實踐時,學生思維受到較大限制,無法依托傳統文化進行創新,這也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繪畫技巧應用能力受到限制,整體創作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部分教師進行賞析和臨摹教學時,過于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自己給學生示范的內容較少,且在示范中沒有融入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無法幫助學生提升審美意識。在寫生教學環節,拓展訓練的不足也使得學生的創作更偏向于寫意,而寫實水平沒有得到提升。
5.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教學評價體系是學生學習活動開展的基本引導,對學生主動學習方向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在當前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體系中,評價內容主要集中于專業課程考核,對學生文化知識考核重視不足,傳統文化考核明顯存在不足,甚至有些是處于空白狀態。即便是考核傳統文化知識,也是以記憶性的知識考核為主,無法真正衡量出學生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水平,更無法準確評價學生在進行中國畫創作時,傳統文化的融合能力,這就使得傳統文化教學失去了導向作用。
傳統文化融入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的路徑
1.革新傳統教學理念
要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融入中國畫教學體系,實現高水平中國畫人才培養,首先需要教師層面革新傳統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融入對中國畫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對年輕教師而言,他們自身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比較大,在教學組織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正確認識中西方文化交匯與摩擦帶來的影響,要正確分析中西方文化關系,要從思想層面強化自身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能將現代教學方法與中國畫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進而引導學生深層次理解中國畫的靈魂與藝術內涵,積極主動將傳統文化導入中國畫教學流程,并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實現中國畫人才的高水平培養。
2.合理構建課程體系
要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融入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優化現有課程體系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性工作。受我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美學理論體系不夠完善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當前中國畫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中,美學理論、美學賞析等課程還是以西方理論體系為主,在這種情形下,必然會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進行課程設置時,需要增加中國古代哲學、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當代中國美學理論等相關方面的課程。在具體運行模式上,可以選擇菜單式教學模式,在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積極推動學生個人藝術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3.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
在高等院校中國畫教學中積極融入傳統文化因素,教師層面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對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而言,必須在正確認識傳統文化導向和支撐作用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并將傳統文化元素靈活地融入教學環節之中。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革新教學理念,深入分析課程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的關聯,在自己文化底蘊支撐不足的情形下,可以借助網絡、圖書館等深入查找相關資料,及時補充存在不足的環節,以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引導。
4.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實踐平臺
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實踐平臺是實現傳統文化多角度融入的基本支撐,也是確保傳統文化融合成效的基本前提。新時期背景下,新媒體的廣泛應用為中國畫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在教學中從學生專業整體情況出發,強化新媒體技術的支撐作用,創新多元化實踐教學平臺。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信息交互技術,將與創作實踐相關的傳統文化元素立體化地展現給學生,為學生實踐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跳出現有實踐模式的限制,自行探索實踐平臺,以實現思維的創新發展。
5.創新教學評價體系
要在中國畫教學中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就必須全方位變革當前專業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一是將學生日常學習中傳統文化融入意識納入考核體系,通過對學生日常練習情況的考核,動態化分析學生綜合素質。二是形成多元化的考核主體,將學生自主評價和互評納入考核體系,以提升考核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三是把學生創新能力和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納入考核體系,以全面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從而推動中國畫教學創新水平的不斷提升。
結 語
當前中國畫教學活動的開展面臨的形勢比較復雜,但創新的機遇也比從前增加了許多。對相關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須要打牢中國畫教學和發展的根基,明確傳統文化融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應在不斷提升自身傳統文化素養的基礎上,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實踐平臺,創新教學評價體系,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引,在培養創新型中國畫人才的基礎上,推動中國畫藝術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哲.高職高專美術教育中的中國畫課程設置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0):144-145.
[2]孫虹.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畫課程教學創新與探究[J].文化產業,2021(6):66-67.
[3]吳瑕.多元化教學在高校中國畫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品位·經典,2021(2):139-141.
[4]林楊杰.中國畫教育當隨時代——高校中國畫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藝術教育,2020(11):119-122.
[5]魏雨婷.傳統文化在高校中國畫教學中的融入路徑[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10):120-122.
[6]米鳳霞.試論中國畫藝術發展繼承與革新的關系[J].藝術評鑒,2020(7):10-11.
(高雪: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