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產教融合背景的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作者:宋 薇
發布時間:2022-04-14 09:29: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教育改革面臨市場和政府層面的雙重驅動,如何培養適應市場要求,且能夠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是高職教育活動開展亟須解決的問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提出,為高職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確的思路指引,成為教育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在對相關概念簡要解析的基礎上,明確產教融合理念對校企合作開展提出的新要求,并結合實際提出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路徑,以期能為相關高職院校新型校企合作平臺的構建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產教融合 校企合作 高職教育
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期的背景下,高職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更加重要,高職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傳統校企合作平臺運行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重視程度不足,學生校企合作參與不夠深入,獲取的經驗對個人就職創業所帶來的正向作用比較有限,沒有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平臺的積極作用。將產教融合理念融入校企合作,構建新型校企合作運行體系,是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創新的基本要求。
概念解析
1.產教融合
從理論層面而言,產教融合是指在職業院校辦學體系中,通過專業產業形式,將產業發展與教學活動開展有機結合,從而相互支撐和促進,將學校轉換成為涵蓋人才培養、科研及服務的產業性質的經營實體,進而全面提升職業人才培養水平的辦學模式。從實踐層面而言,產教融合的深度落實能夠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工讀結合、勤工儉學的條件,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創業能力。此外還能夠給高職院校教師更多的參與生產實踐的機會,引導教師將理論教學與專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起來,以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下去及地方經濟的繁榮發展。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通過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將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并實現雙方資源整合,有針對性地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進而提升高職教育發展水平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要能夠真正以市場為導向,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中的不足,實現合作雙方的共贏。
3.校企合作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模式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的應用,有效提升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色,為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建設依然處于高速發展和快速變革的階段,國內外經濟形勢不斷發生變化,對學生的技能水平要求也不斷隨之變化。在這種情形下,校企合作模式必然要隨著社會層面的變化而不斷創新,這樣才能夠真正培養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確保學生能夠具有較高水平的創新能力和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實現個人與社會保持同步的發展。
產教融合理念對校企合作開展提出的新要求
1.要求校企合作平臺多元化
建立校企合作平臺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校學習階段就掌握專業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減少企業在人才培訓方面的投入。但隨著工業化和服務業的高速發展和變革,行業細分水平不斷提高,新型工作崗位的要求變得更加細致,對人才的綜合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當前職業教育院校主要還是以知識傳授為主,校企合作平臺建設所對應的合作對象較為欠缺,平臺類型也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現實需求。因此,如何開拓思路,創新校企合作平臺運行模式,構建完善的運營機制,成為校企合作平臺創新發展的基本要求。
2.要求校企合作運行機制更加健全
在目前多數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平臺運行中,合作各方的參與水平有限,校企雙方的職責劃分不夠明確,企業層面在學生教育中所能夠起到的促進作用有限,管理機制也不夠健全。在產教融合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成為系統性的教育體系,兩方面的教育內容在某些方面成為互相融合、互相支撐的形式。在這種情形下,就要求學校層面能夠深刻認識產教融合帶來的教育革新,深化管理方案,在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基礎上,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要求。
3.要求真正體現雙創教育要求
雙創教育已經成為新時期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開展的重要導向,對校企合作開展也提出新要求。但是在目前的校企合作平臺運行體系中,雙創課程教學主體較為單一,學校層面所占據比重較大,企業參與水平較低。同時,雙創課程教學組織與企業實際運行要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無法從專業角度將知識教學與雙創教學緊密地銜接在一起。在這種情形下,就要求學校層面在組織校企合作平臺時,能夠更加側重于企業層面的需求,積極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融入雙創教育,推進產教融合體系的完善,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水平。
4.要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新時期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人才培養的基本導向,在核心素養體系中,內含學生的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要求,而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是離不開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的,離不開產教融合教育體系的重新構建的。因此,這就要求職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必須適應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要求,明確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將其基本內涵進行分解,然后融入到不同的教學環節,以實現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全面培養及實施產教融合理念的根本目的。
5.要求雙師型隊伍建設同步提升
產教融合背景下構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加大教師在平臺運行中的組織和支撐力度。在平臺運行中,教師不僅要具備教學組織和學生管理方面的能力,還要具備高水平的實踐指導能力和評價能力,能夠更加準確高效地引導學生的實踐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傳統理論教學能力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清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專業性指導,確保學生實踐經驗的不斷提升。同時在教學體系組織中,高職院校應積極與企業方面合作,如邀請具有高水平實踐經驗的企業生產經營人員來校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以彌補學校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
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創新路徑
1.合作模式的構建應當以市場為基本導向
產教融合是市場經濟形勢及產業運行模式發生變化帶來的教育機制改革,因此校企合作平臺的構建應當以市場運行發展為基本導向。首先是在選擇合作企業時,不應過度關注企業規模等因素,而是應當關注企業在行業發展中的市場地位,關注企業市場經營的專注度,從而選擇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最為合適的企業。其次是在構建校企合作平臺時,應當堅持多元化發展,真正將教學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最后是校企合作平臺運行應當以生產和商業實戰為基礎,盡量利用真實市場環境對學生進行實訓,以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市場動向及知識學習和應用的相關要求,明確自身知識體系存在的不足,進而在校企合作訓練中不斷進行補充。
2.健全合作管理機制
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開展導向發生明顯變化,要求企業層面能夠更加深入地參與到平臺管理體系之中。這就要求學校與企業層面能夠深化溝通,借助信息化平臺完善溝通機制,使企業層面能夠認識到校企合作能夠為企業人才培養和儲備帶來積極影響,能夠通過深入管理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減少企業在人才招聘和培訓方面的投入。同時,在具體合作流程中,還應當加大經驗總結,制訂更加完善的合作管理方案,結合各項工作開展的實際,對方案進行針對性調整和優化,確保管理方案的可實施性。通過合理的管理機制,有效提升學生的管理水平,規避學生在校企合作平臺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深化產教融合模式改革,為產教融合進一步發展提供積極的支撐。
3.重視政策引導作用
政策方面的合理引導,能夠鼓勵和引導企業更加深入地參與到校企合作平臺之中。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在我國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相關方面的政策體系也更加規范。在校企合作平臺構建過程中,合作雙方要能夠深入研究和分析政策方面的支撐,利用政策實施所帶來的福利、待遇和支持,激發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平臺的積極性,使企業能夠真正獲取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地融入校企合作平臺管理體系之中。從而達到既能夠推動企業發展,又能夠為產教融合提供更加全面支撐的作用。通過相關方面政策的推動,還能夠使政府層面認識到科學合理的政策對當地經濟和教育發展所產生的促進作用,從而更加積極地提升服務型政府建設水平,最終形成三方共贏、良好循環的合作模式。
4.堅持以學生為合作開展主體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平臺構建和運行的基本目標都是為了培養更多具有高水平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為了使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保持一致,且能夠不斷提升我國高等人才培養水平。因此,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構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必然要堅持以學生為合作開展主體。首先是校企合作平臺構建和運行目標要與整體教學目標相一致,要能夠通過合作內容的有機整合,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更好地完善現有教學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其次是在校企合作平臺體系的考核中,應當將傳統的階段性考核轉變為過程性考核,提升企業層面在評價結構中的比重,以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的不足,通過自主性學習來彌補這些不足。
5.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
產教融合的深度實現,需要教師隊伍層面做好全方位指引工作,因而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就成為了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保障。在教師隊伍培養中,不僅要做好校內專任教師的培養,促使教師走出校園、走進企業,還應當邀請行業專家和技術能手開展全方位的實踐教學。在合作平臺運行體系中,可以根據學生實踐活動需要,成立專門的實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構建學校專職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傳教幫隊伍,以此將教學工作與實踐應用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學校專任教師培養方面,應當將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變教師的實踐教學理念,實現教師與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的同步提升,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校企合作平臺中的作用。
結 語
在我國高職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越發重要,校企合作平臺運行機制只有不斷地進行完善,才能不斷推動高職教育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對于相關院校而言,在校企合作平臺構建中,應創新思維,優化合作模式,注重平臺運行細節層面的改善,規避現有運行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將各個要素的支撐作用發揮出來,為社會培養更多高水平的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謝飛,程煒杰.高職院校完善產教融合推進機制的研究[J].科技風,2021(5):146-147.
[2]李黎煒.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投資與合作,2021(2):209-210.
[3]楊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中職學生德育工作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8):188-189.
[4]林昆,鄭霖娟.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我院電子商務技術專業為例[J].辦公自動化,2021,26(3):28-30.
[5]宋楊,袁劍鋒.新時代校企合作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5-6+9.
(宋薇: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