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創新發展路徑
作者:劉 華 趙榮波
發布時間:2022-04-14 09:27: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職院校統計學專業為金融部門、市場研究部門、企事業等單位培養了大量人才,而在統計學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是培養相關從業人員基本道德、職業素養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關鍵。文章對高職教育階段統計學課程與課程思政理念的結合進行了分析,對如何在統計學課程深入貫徹課程思政的路徑進行了探索,旨在為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的創新與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課程思政 統計學課程 教學創新
引 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對德育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構建各類專業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體系逐漸成為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思政課程改革工作中最為核心的環節。然而,由于我國高職教育具備典型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特征,思政教育工作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融合發展體系建設不完善等問題,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融合建設又同時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重難點。因此,本文以高職院校統計教學為研究對象,探究思政視域下統計教學改革路徑、實踐方式及帶來的啟示等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系統分析,旨在深度剖析統計教學融入課程思政的深刻價值,為其進一步創新提供具體的思路和方法。
統計學課程思政內涵的挖掘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統計學正逐漸成為當前社會多領域發展必須接觸或應用的學科之一。因此,針對統計學課程中蘊含的課程思政內涵進行深度挖掘,是統計學相關專業人才思政水平提升及順利開展課程思政的基礎。
1.道德素養視角
對統計學專業學生未來從事的崗位而言,我國對其有著鮮明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規范要求,基本核心包含但不局限于“實事求是”“嚴密謹慎”“不作假數”等。統計學課程對不同領域數據進行搜集、處理、提供統計結果分析等,都是建立在真實、正確、科學的基礎上的。然而,當前多方調研結果顯示,在多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尚存在相當一部分統計人員對數據統計結果科學性、合理性不重視,統計信息編制不規范,部分統計信息受利益驅動而人為造假等狀況。對統計工作而言,這是一種典型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缺失行為。在高職院校統計課程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等應時刻注重對學生主體職業道德、素養的培育,在課程知識點如質量管理統計、國民經濟核算及統計預測等環節,需時刻提醒學生對法律及職業道德的敬畏,堅持規范化數據采集、審核、整理、上報,為培育業務水平高、道德修養高的復合型統計學人才奠定基礎。
2.法治思維視角
高職院校開設專業中很少涉及與專業高度相關的法律、法規或很少針對對應法規開展教學等,而統計學專業教學過程中卻時刻與統計法這一專門針對統計學專業的法律條款進行融合。如教師在對統計學課程中有關“數據采集”環節進行教學時,必須向學生闡明我國統計法中有關數據報表制度、數據泄露危害、數據來源合法性等方面的條款,從而使統計學專業學生明白,統計過程中要忠于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準確性等,這不僅僅是職業道德的約束,還是統計法的要求。此外,統計法還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某些通常不容易被發現,但其實同樣違背相關法律規定的內容。如統計法中有針對統計調查對象提供虛假統計資料等行為的處罰規定,提供“不真實”“不完整”統計資料的有關單位直接或間接責任人均可由任免機關或國家監察機構給予相應的處分等。顯然,與其他專業相比,統計學課程具有更加鮮明的法治思維培養需求和約束,學習統計學課程對學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法學知識、思維等的學習和掌握過程。
3.社會責任感視角
隨著大數據技術與社會生產、群眾生活融合程度的提升,統計學作為一種根源性數據來源支持科學,其統計范圍已經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統計信息所展現的問題可能是民生、經濟、軍事、政治或多元綜合問題。作為遵紀守法、有崇高理想和職業素養的統計學專業學生,應主動運用自身具備的統計學知識、技能,積極嘗試分析社會根源問題,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如在針對一項有關某地區環境問題的統計調研中,有的學生從技術角度分析碳排放對全球自然環境的影響,有的從民生視角分析霧霾對群眾生活的影響,有的則通過經濟數據統計分析自然環境惡化對未來該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等等。可見,統計學是一種能夠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三觀”,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視角引導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并使學生學會利用統計學知識深度剖析社會熱點問題,傳播社會正能量。
統計學課程思政教學路徑創新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路徑創新,應通過加強統計學課程頂層建設、提高本專業教師貫徹思政課程理念及深度挖掘統計學課程思政內涵等的積極性,結合統計學教學內容及高職院校學生個性化需求,實現統計學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以達到雙重育人目標。
1.修改統計學課程大綱
教學大綱能夠體現某一課程在該專業及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是課程是否合法、合理的重要保證和體現。當前我國大多數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中并未能充分體現或結合課程思政教學相關內容,一般側重于開設能夠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了解行業發展前景的課程。由前文分析可知,其實統計學課程所傳授的知識本身便與思政、德育等密切相關,但其挖掘深度、廣度不足。因此,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開展應將課程思政等內容明確列入教學大綱,采用“術道結合”策略明確思政教育在統計學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使思政教育能夠固化于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中,從源頭保證高校、教師、學生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在教學實踐中,應結合統計學實際教學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法治思維等,強化統計學專業畢業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上對社會責任感的重視程度,通過知識點+思政融合,實現統計學課程教學工作“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三位一體發展。
2.全面貫徹落實課程思政教學理念
修改和完善統計學課程大綱,從“法理”上明確統計學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合理性,全面貫徹和落實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從意識、能力視角看待統計學課程思政教學成果。從教師視角而言,教師是教學工作的實際實施者,在統計學課程授課過程中教師如果沒對課程思政教學工作有充分的認可,統計學課程思政教育工作根本無法開展或只能流于形式。從學校視角而言,全面貫徹落實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既是適應當前高職院校發展趨勢的改革舉措,同樣也是提升本學院教學水平的必經之路,統計學教學開展課程思政能夠通過專業知識與思政知識的不斷融合提升專業水平。因此,不論從教師視角還是從學校視角分析,都應全面肯定、落實和完善統計學教學環節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師、學校應通過言傳身教肯定統計工作中道德等的重要性,以身作則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及社會責任感的統計學專業人才。
3.深度挖掘統計學思政內涵
統計學思政內涵并不僅限于本文之前分析所得的結果。做好統計學思政內涵挖掘工作是開展統計學教學內容設計的基礎,是保障課程大綱修改后能夠充分實現教學目標的核心。針對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統計學“專業課程”“思政教育”融合程度不佳、應付了事等問題,必須有效依托統計學專業與思政教育工作的結合點。教學內容方面需要做到統計學課程各章節知識點、技能點與思政工作的有機融合,針對各章節開展道德、法律、職業素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有效拓展。統計學課程思政內涵的持續挖掘,需要高校、教師不斷總結課程中有關愛國情懷、社會責任、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內容,將總結后的內容編成更加新穎的統計學教材、課件等,通過針對性強、豐富生動的教學內涵引領學生融入課程思政。
統計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啟示
本文對某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時間序列指標分析章節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情況進行了總結,得到統計學課程或類似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創新的啟示。
1.教學實踐
時間序列指標分析章節是統計學課程的核心教學內容。在學校原有教學大綱中,時間序列指標分析章節的教學目標包括:掌握時間序列平均發展水平、增減量等針對不同領域應用不同類型水平分析指標的計算方法;掌握包括發展速度、增減速度等針對不同分析框架下的速度水平分析指標的計算方法;掌握數據統計、分析軟件在本章節中的實際應用情況等。
在課程思政理念與統計學課程融合過程中,本文對上述教學大綱、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規劃,修訂并增加了關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等相關的思政教學內容。為達到與教學大綱及統計學有機融合的目的,本文利用混合式教學,將傳統課堂授課與移動教學進行融合,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有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視頻、課件等,幫助學生提前了解這一歷史背景;布置的學習任務包括搜集相關背景下經濟、政治等數據,并利用時間序列對搜集數據進行分析、解讀、編制報告等;實踐完成后由學生自主對比統計分析結果并進行討論。
2.啟示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學校參與統計學教學改革的學生一致認為: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經濟發展勢頭明顯優于全球平均水平或某些西方發達國家水平;我國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國民生活水平一直不斷得到提升等。這些真實、客觀的分析結果有效提升了參與統計學課程學習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更加堅定了。
結 語
統計學課程是一門歷史悠久,且與數據關系度極為密切的科學。統計學能夠針對多領域、多類型數據進行研究,進而為各行各業發展提供數據搜集、整理、分析、解釋等。研究與實踐表明,思政教育融入統計學課程,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道德品質、法律素養、社會責任感,同時也能夠提升他們學習相關課程的熱情,將統計學課程理論與實踐進行融合,以實現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余曉美,孔令十.統計學課程貫徹“課程思政”理念的探索與實踐[J].滁州學院學報,2019,21(6):119-120+125.
[2]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3]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李國娟.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節[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28-29.
[5]黃昱,李雙瑞.課程思政理念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8(53):109-111+124.
(劉華: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趙榮波:陜西省商貿技工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