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學困生的實踐與探索
作者:裴 珮
發布時間:2022-03-31 16:01: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師的期望逐步提升。為了緊跟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全面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別是學困生的教育工作。學困生的存在不僅會影響班級的總體成績,還會影響周圍同學的學習,已成為班級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轉化學困生不僅能夠消除學校管理中的安全隱患,還能推動學校、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最為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對班級管理方法的研究,針對學困生的形成和轉化這一問題談幾點淺顯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內部原因
(1)大多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缺乏自信,怕出錯誤受其他同學嘲笑,與教師及同學的情感交流較少,不懂的問題不敢向他人求教,自卑心理嚴重。
(2)缺乏上進心,自我管理能力差,上課精力不集中,作業敷衍了事,抄襲他人,課中和課外游手好閑,經不住社會上的各種誘惑。
(3)學習方法策略不科學,沒有完整的學習計劃,課前不認真預習,課后不強化復習,學習非常被動,遇到探究性問題不深入思考,人云亦云,綜合能力較差。
(4)逆反心理強,遇到困難缺乏毅力,對家長和教師的批評教育不思悔改,不從自身找原因,賭氣不學,逐漸掉隊。
2.外部原因
(1)家庭遭遇突發事件,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偏差。例如,父母突然去世、離異、發生重大疾病等,一時孩子無所適從,心靈可能遭受重創,會使他們喪失學習信心,成績一落千丈。
(2)小學基礎知識較差,升入初中后未能處理好小學與初中知識的銜接,加之初中學科增多,知識難度增大,學習負擔加重,沒有進一步消化舊知識的時間,故而新知識聽得一知半解,新舊知識的斷鏈影響了對新知識的深入理解。
(3)社會對學生的思想影響。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媒體中不健康作品的滲入,還有游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對學生的誘惑,腐蝕著學生純潔的心靈,導致學生厭學、棄學等。
二、轉化學困生的策略
1.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要將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要用愛浸潤學生的心靈。班主任的愛不似母愛卻又勝于母愛,能夠有效激發學困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改掉不良品質,贏得其他同學的尊重。2019年,我帶八年級,班里的趙同學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課時三心二意,小動作不斷,課后張牙舞爪,欺負同學,有同學甚至發現他抽煙。我多次找他談心,給他講做人的道理,希望他能改掉這些不良習氣,做一個好學上進的學生。每次批評教育時,他總是當面承諾要改邪歸正,過后卻依然我行我素。針對這種情況,我利用雙休日到他家進行家訪,沒想到的是剛一進趙同學家門,就看到他父親用皮帶打他,我急忙上前一把拉開他父親,看著渾身抽搐、顫抖不已的孩子我心痛不已,忍不住對他父親說道:“你就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嗎?他不是一個壞孩子,他樂于助人,體育活動動作比較規范,雖然也有不對的地方,但只要我們用熱心幫助他,用愛感化他,他一定會變好的?!贝藭r,趙同學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低著頭對我動情地說道:“老師,我一定會改正的!”
隨后,我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次家訪。我多次利用課余時間去趙同學家進行家訪,并通過微信、電話與他的父母交流家庭教育方法,及時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正確施教,以此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二是多表揚、多賞識。趙同學的體操動作比較標準,體操活動時,我讓他給其他同學進行示范,幫助他在同學間樹立良好的形象。三是從細節處進行引導、多關注。在教學活動中,我有意識地讓他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使他從中享受學有所得的幸福與快樂。四是號召班內其他同學多幫助趙同學改正缺點,指導學習,讓他感受班集體的溫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通過一學年的努力,趙同學不負眾望,壞習慣逐步減少了,在家的表現也得到了父母的肯定,期末考試成績居然處于班級中上水平。
2.培養學困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1)明確學習目標。人常說,目標是行動的指南。班主任不僅要教會學困生學習,還要讓其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激發他們學習的進取心。一是利用名人名言激勵學生。如“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等。二是利用時代的飛速發展、社會進步的需要激發學生。如,電話到微信的升級、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等。三是通過身邊榜樣的示范作用激勵學生。四是幫助學困生制訂學習目標,且制訂的目標要讓他們通過努力能逐步達成,如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等,讓他們在分步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2)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心甘情愿地學習。一是好奇心激勵法。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導,就能成為孩子尋求知識的動力?!焙闷嫘氖莻€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二是糾正學困生不正確、低效甚至無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知識是要理解知識,不是抄襲,教師要降低教學難度,從學困生的學情出發,在補救舊知識的基礎上精心針對學困生設計教學內容,以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三是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盡量將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以便于學生理解知識、收獲知識。四是在班級中開展“一對一”結對活動,充分發揮小先生的作用。五是開展多種形式的班隊活動。班主任要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力求人人參與,從而消除學困生的自卑心理,提升他們的交際能力,增強他們與同學之間的感情。例如,班隊活動中的演講比賽,班主任應盡早選定學困生的演講內容,活動前多指導、幫助他們,演講比賽精彩之處其他同學熱烈的掌聲無疑會增添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六是編織善意的謊言。班里有個別基礎知識特別差的學生,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他們很自卑,總覺得成績不好,別人看不起自己。此時,班主任就要有意識地用善意的謊言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增加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幫助他們提升成績。
(3)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和堅持。首先,班主任要制訂切實可行的紀律、衛生、禮貌、學習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經全班同學討論后作為班規粘貼在教室的班務欄里,提醒學生每天對照自己的日常行為。其次,學困生執行班規一下子很難盡善盡美,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班主任應以寬容的態度點到為止。改正學困生的惡習時,班主任要“腿勤、手勤、口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抓住教育契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讓學困生心悅誠服地認識自己的不良行為。此外,教育學困生時,班主任要與家長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不能家校兩張皮,否則學生在學校就會規規矩矩,在家放任自流。例如,糾正學困生的行為習慣時,家校要雙管齊下,齊抓共管,這樣學困生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轉變管理方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家長式教育管理理念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班級管理工作了。這就要求班主任要積極鉆研班級管理教育理論,借鑒優秀教師的管理經驗,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需求,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認真改進管理方式。要采取民主、激發、喚醒、鞭策等管理方法點亮學困生心中的智慧明燈。
良好的班風、學風對學困生的行為習慣養成,以及學習能力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創造各種機會,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要收起高高在上的架子,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嚴父慈母的身份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尤其對學困生要格外關注。要擠出一定的時間給學困生“開小灶”,對學困生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要鼓勵學優生伸出援助之手,對班級里有嘲笑、排斥學困生的學生要批評教育,學困生有困難要鼓勵大家多幫助。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復雜而又辛苦的勞動,也是一項艱難而長期的工作,班主任要不斷創新教育方式,積極完善教育體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充分了解學困生的個性特點和潛在能力,承認并尊重學困生的差異性,用愛心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抓反復,反復抓,社會、家庭、學校要合力施策,找準學困生教育的突破口。班主任還要用耐心、愛心溫暖每個學困生,用情感化他們,用理說服他們,使他們逐漸轉化,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育才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