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送孩子上學后,順便將車停在昭慧東路邊,跟著早起鍛煉的健跑達人們走兩圈。連續好多天,剛走到昭慧塔旁,十幾只小鳥“噗噗”地飛停下來,有的立在樹梢,有的聚在塔檐,還有的站在電線上,讓我既心生好奇,又升起一股暖意。

清晨的北方隆冬,風不大,卻也寒意逼仄。行道樹大多掉光了葉子,光禿禿的。天還有些暗,塔灰蒙蒙的,顯得十分寂寥,東方漸漸露出魚肚白。我望著這群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兒,雖不惹人眼,但在路燈映照下,尖尖的嘴巴,渾身灰色,頭頂一坨墨黑,與天色幾乎融為一體。雖然是縣城,由于城市發展,鳥兒也早不多見了。更何況天寒地凍的這么早,而且一連好多天如此。這天氣,豬牛羊馬都躲在圈里,雞鴨縮進窩里,蟲兒也斂跡了,哪兒飛來的鳥,又要到哪里去?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看著小鳥們寒風中被風吹起的羽毛,似一個個小漩渦。樹丫間,有一只人造的窠。一只鳥兒像是聯絡兵,在鳥堆中間飛來飛去,一會兒空中盤旋,一會兒站在不知道是電線、電話線還是網線的線上。也不知道它們正在商討著什么,或是布置什么,一只鳥歡樂了一棵樹,一棵樹精神了整個清晨,就像昭慧中學蕓蕓學子的朗朗讀書聲,響亮了整座城,大家都在渴望春天的到來吧?

我心里揣測著小鳥們的關系:哪個像要離家覓食,哪兩個是夫妻,誰又是立于樹梢翹望回家兒女的父母?我觀察著它們,慨嘆著這群早起的小鳥們,這時候我又想到,它們的出現本身就說明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小綠地、小廣場越來越多,小鳥們在啾鳴在歡歌。而且,這些精靈般的小鳥們怕是永遠不可能知道,它們腳下所站立的一根線,忽然讓我想起前幾日發生的一件小事,正一點點地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使我瞬間覺得冬天不再冷了,而是暖意融融的。

在單位我負責的一項工作即辦理群眾網上來信,平時有咨詢的,有投訴的,還有提意見的。恰巧一個網友來信說:“今年新搬遷的昭慧中學,最近深冬,孩子們上學時,天還未亮透,騎自行車在路上,路燈關得早,不安全。希望有關部門能延遲關燈的時間。”于是,我照正常流程辦理。不過,想起走路的時候正看著小鳥,路燈突然就滅了,小鳥們撲啦啦飛走了。就存了一點點私心,想著抓緊辦,盡量辦好,催了幾次,終于辦妥了,給網友答復結果:“該路段是太陽能路燈,安裝時設計為自動控制,亮化已正常運行10余年。根據我們現場實地查看,再翻閱查找到原始資料,聯系到當年供貨廠商,對接工程師,對昭慧東路等部分市政路段公共照明設施進行了實際優化調整,延長半小時關閉。”

與網友通話時,我還介紹了旁邊“昭慧塔”的燈光情況。我說,前幾年,也是您這樣的熱心網友提出“給塔布設燈光”的建議,從而讓自唐代以來作為高陵第一張城市名片和地標建筑的古塔,在每個夜晚五彩燈光秀的映照下,讓人們享受到美輪美奐的新景象,也展現出新高陵的城市活力。

感謝網友們的來信,讓我感受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期待而自豪。5天辦結路燈延遲關閉的來信只是一個縮影,回顧全年300多封信件的辦理,心里更溫潤了。生活的點滴變化和漸漸向好,正由于我們每個人的參與。我想,只要每個人在各自崗位工作中,認真積極,盡心盡力,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而且,現在辦事的確也越來越便捷,僅一根小鳥兒爪抓的線,不管是電話線,還是網線,“不見面辦成事”正變為一種趨勢和潮流,社會也因此越來越溫暖。

重新望著小鳥們嘰嘰喳喳、快活無憂,我的心頭浮現著它們飛旋的樣子,雖然我不懂鳥語,春天還沒到來,花兒也未綻放,但我似乎已聞見一陣陣鳥語花香。

責任編輯: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