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過后的三秦大地,青青楊柳隨風飄搖,灼灼玉蘭引人注目。就在這春意漸濃的時節,由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多地,陜西西安、寶雞、漢中、銅川等地相繼出現確診病例,疫情進一步波及大中小學和幼兒園,防控形式嚴峻復雜。

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陜西教育系統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立即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指導各地各校迎戰奧密克戎,成功阻斷疫情在校園聚集性傳播,用最小的代價實現了最大的防控效果。

平戰“一鍵切換”:與病毒和時間賽跑



3月5日西安出現輸入性確診病例后,疫情迅速波及西安、寶雞、漢中、銅川等地市的校園。

“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又一次拉響了警報,全省教育系統要立刻行動起來,一定要跑在病毒的前面,阻斷疫情在校園聚集性傳播。”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王建利在第一次防疫會上果斷指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要堅決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盡快融入全省抗疫大局,守住校園疫情防線。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多次強調:“本輪疫情中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傳播范圍廣的特點,教育系統的特殊性要求各地各校必須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快速完成了平時戰時切換,堅持扁平化運作、精細化管理,優化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組織機構,成立7個督查、應急、協調工作組,直奔一線指導、檢查、督辦、協調。

王建利、劉建林馬不停蹄,會后直奔寶雞、漢中、咸陽、銅川、楊凌等地,就密接人員排查管控、學校門禁管理、校園環境消殺、防疫物資儲備、線上教學等情況進行督導調研,并對相關問題提出指導意見,要求持續細化防疫舉措,全力以赴做好校園疫情防控,維護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穩定。

“北大門存在直接收取快遞、外賣等現象”“校內個別學生和后勤人員沒有配戴口罩”“物資專用通道人員和車輛消殺不規范”“物資儲備不足,未按要求設置隔離用房等情況”……連日來,各督查組在委廳相關領導帶領下,通過明察暗訪和線上巡查、調取監控等方式,一周時間實地督導了90所高校和6個市的28所中小學幼兒園,線上巡查了107所高校和9個市的101所中小學幼兒園。匯總、研判前方收集回來的線索后,委廳每天據實通報督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意見,時刻推動整改執行防疫措施不嚴、主動防護意識不強等突出問題。各地各校認真查找短板弱項,立行立改,切實守住校園疫情防線。

與病毒和時間賽跑的背后,是全省教育系統守望相助、眾志成城的責任與擔當。寶雞市疫情發生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第一時間選派專人進駐省應對辦駐寶雞工作組參與工作,緊急派出工作組赴寶雞指導幫助陜西省自強中等專業學校開展隔離排查工作,并協調陜西中醫藥大學193名醫務工作者、西安醫學院100名醫務工作者星夜馳援寶雞市抗疫,截至3月20日,累計核酸采集64萬人次。3月16日,在寶雞市渭濱區左岸新城小區,小學生張晶月將自制的心形卡片送給正在采集核酸的陜西中醫藥大學援寶隊員王玉珍:“你們辛苦了,長大后我也要成為一名白衣天使!”

隨著全省整體防控形勢好轉,3月23日,教育系統逐步從應急狀態有序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狀態。

共“課”時艱:臺前幕后勇擔育人使命





疫情波及校園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指導地市教育系統嚴格落實屬地疫情防控政策,確保學習防疫“兩不誤”;廣大中小學教師在線上做好“停課不停教”的同時,主動投身抗疫一線,在臺前幕后勇擔教育人的使命。

校園生活按下“暫停鍵”以后,陜西省西安小學平穩切換到線上教學模式,“空中課堂”秩序井然。“學校堅持學習、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齊抓,在確保線上教學質量的同時,還開展‘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線上升旗儀式,厚植學生愛黨愛國之情……”校長李濤說,為了調適學生心理情緒,學校組織了一節線上健康教育課:一二三年級學習公眾防疫指南,注重實操,強化訓練,養成健康科學衛生習慣;四五六年級從歷史角度看瘟疫,樹立人類必將戰勝疫情的信心,同時學習了解疫情之下維護大腦健康的知識,調適心理,體驗成功和幸福。

本輪疫情暴發后,寶雞市教育系統黨員始終沖在抗疫一線,岐山縣黨員干部教師簽訂請戰書150份,260多名黨員教師先后下沉疫情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初心和育人使命。3月16日晚,寶雞市渭濱區20名黨員干部教師在九龍山集中隔離點,通過線上視頻方式重溫入黨誓詞,在抗疫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疫情發生以來,渭濱區先后有378名學生被集中隔離,以教育系統為主體的管理團隊將學生們分成16個小組,由34名管理教師包保到底;通過視頻、電話等形式,每日不少于4次問訊回訪,隨時掌握被隔離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核酸采樣情況;對家庭遭遇變故、突發意外等特殊學生,通過視頻連線、每日打卡、聯合家長等方式,用心做好管理服務和心理疏導。此外,渭濱區還把疫情危機轉化為教育契機,激發學生為國奮斗的志向,爭做“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好少年。

銅川市廣大教師在做好線上教學、校園防疫值守的同時,還力所能及地就近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和王益區、印臺區的幾十名青年教師積極參與疫情卡點值守、未啟用集中隔離點衛生清掃、張貼標識等工作,在倒春寒的天氣里爭做應急“急先鋒”、戰疫“排頭兵”。

漢中市教育局則派出125名干部成立了9個督導組和5個專班,在駐縣區、駐校督導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對各地各校線上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情況進行同步督導檢查,確保“停課不停學”工作落到實處。

入校間隔1米距離測溫后,體溫異常學生被帶至隔離教室,由專人再次測溫、詢問并作登記,異常情況立即由分管副校長協同校醫將其帶至醫院進一步檢查……3月24日下午,安康市漢陰縣澗池鎮中心小學開展校園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針對學生入校、教室晨午檢、校園消殺三個場景進行“實戰演習”。“現場模擬突發情況處置的各個環節,我們旨在幫助師生熟練掌握流程,全面檢驗學校疫情防控體系和應急處置能力,切實保障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該校校長茹志偉說。

為了強化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自律意識,楊凌高新小學心理健康輔導教師馬改利以“疫情當下的自律與自我管理”為主題,通過線上講座的形式,引導學生線上學習期間加強自我管理。同時,她還解答了家長和學生的困惑,引導學生從心理、行為上加強自我管理,幫助家長疏導因疫情和云端課堂產生的焦慮。

密織防疫網絡:為師生平安“保駕護航”




疫情發生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指導高校實行封閉管理,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校園的沖擊;各高校強化責任落實,線上線下密織校園防疫網絡,師生共筑守護健康的銅墻鐵壁。

最近一段時間,西安交通大學“核酸貼”風靡校園。該貼選取了校園三處標志性景物——櫻花道、梧桐道和北大門,用抽象、精簡的形式,還原出了西安交大的校園印象,受到師生廣泛好評。“這種特別的舉動旨在用心引導學生配合全員核酸檢測的防疫要求,更是用情共鳴,讓大家從心底升騰起守護美麗校園的凝聚力。”該校有關負責人說。封閉管理后,西安交大快速激活“總指揮部--校區分指揮部--師生員工”三級扁平化應急指揮體系,從嚴從緊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用心用情做好學生關懷引導,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穩定。

面對國內疫情多點暴發的形勢,西北大學迅速從疫情防控常態運行轉入應急狀態,實現平急轉換、平戰轉換無縫銜接。眼下正值畢業季,該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針對報考公職崗位的學生開展“啟航計劃”——公職訓練營,引導畢業生建功新時代開展“筑夢計劃”——基層就業訓練營,舉辦有意企業實戰的“菁英計劃”——求職訓練營以及為升學學子舉辦的“成才計劃”——升學訓練營,并通過就業早集、“云就業超市”、空中宣講會等,為每一位畢業學子的未來保駕護航。

為做好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工作,陜西師范大學免費為考生及考務人員核酸檢測,嚴格對考場及相關物品全面消殺,設置了3個備用隔離考場;統一安排車輛接送雁塔校區考生到長安校區參加考試,實現雁塔校區考生“點對點”參加考試。按照“應考盡考”的工作要求,陜西師范大學還對校外考生信息進行全面細致摸排,設置4個封控考場和專用通道,做到了封控考場和校內“零接觸”;為封控考場考生提供“愛心午餐”,精準、快速做好封控考場試題的分揀、運送和消殺,確保考試、防疫“雙保險”。

封閉管理期間,西安工業大學在兩個校區和三個家屬院設立了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作為一名有著20年黨齡的老黨員,該校建筑工程學院曾志英老師第一時間報名上崗,每天凌晨四點前穿好防護服進行核酸采樣,8個小時不間斷地工作,期間不能上廁所,也不能喝水。疫情發生后,該校機電工程學院輔導員高珊就住到了學校宿舍,白天,她和同事們奮戰在核酸檢測一線,晚上加班加點匯總各類資料臺賬,常常忙到深夜。最近,高珊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條動態:“愿疫情早日散去,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家人皆團聚!”

為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陜西理工大學成立由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學業導師、班級心理委員等組成的重點學生“一人一專班”,對應開展心理疏導和幫扶;組織開展“疫線升旗”“青春戰‘疫’宿舍風采有我”“科學疫情防控 守護平安校園”線上主題班會和“隔離不隔愛 慰問送真情”等送溫暖活動,引導學生保持陽光心態,增強抗疫信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則暢通疫情期間信息溝通渠道,及時回應師生關切和訴求;增設商貿供應點、延長供餐時間、改造學生宿舍浴室、提供24小時醫療服務,為封閉管理的校園生活做好后勤保障。

此外,一些高校還充分發揮師生專業所長,通過繪制宣傳海報、制作短視頻等,就學生們關心的點外賣、取快遞、因病就醫、特殊情況外出等問題進行政策宣導,引導師生從我做起,配合、支持防疫措施,為有效阻斷奧密克戎在校園傳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