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體育教師,都是很普通的基層教育工作者,每天上課下課,上學放學,日出日落,年復一年。但我們每個人又都不一樣,不僅有著不一樣的性格和不一樣的境遇,還有著不一樣的教育情結。

因“體育”課程變更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其課程性質、內容、目標等自然發生了變化,當下體育教學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培養,特別是體育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素養方面的培育,更要強化學生基本體能和專項體能的訓練,以適應生活和運動的需要。基于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體育教師的職業準則以及核心素養視域下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必須做不一樣的體育教師:

新時代優秀的體育教師不需要你光環四射,光彩奪目,而需要你堅守樂教,寓教于樂,孜孜不倦;優秀的體育教師不需要你個人推介,一味宣傳,而需要你示范帶動,默默耕耘;體育名師不需要你理論高遠,夸夸其談,而需要你富有卓見,區域輻射,點線成片,堅守一線;學者型體育名師不需要你面面俱到,而需要你領域頂尖,成果豐碩,價值無限;體育專家不需要你講座一個接一個,題字留念,而需要你教學領先,思想前衛,樸實無華,給體育教學帶來新的突破。

做不一樣的體育教師,需強化體育教學素養。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的基本技能要求,也是站住體育講臺的職業素養,現在的體育教學已不再是教師示范講解、學生練習掌握的傳統課堂模式,而是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掌握的開放模式,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體育技能的內化掌握。尤其是體育選課走班后,學生的體育專項學習更專業化,技能掌握效果顯著,在“2+1項目”的實施及實現上更為突出。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設計及組織上要吃透學情、教情,選擇合適可行的教法,讓學生學得輕松自然,課堂教學效果明顯。一些新興的體育教學方法也逐漸引入課堂教學,選課走班教學已讓體育教學發生很大的變革,對體育教師的技能素養要求逐漸提高。所以課堂駕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技術示范能力、課堂組織能力等,都成為體育教師的必備能力素養。

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5G時代的信息化教學、微課等也成為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學生技術技能的獲取路徑及掌握已不再困難,“無師自通”現象讓體育教學的技能學習空間更廣闊,部分學生從小學習到了新興體育項目如滑冰、跑酷、輪滑等技術技能,部分學生從小學習到了常規的體育項目如武術、跆拳道、籃球、足球等技術技能,這些都讓課堂教學增加了無限的拓展空間,更對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掌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已不再單一,更多的是體育教師在課堂之外要做大量工作,大量的準備和精心的設計才能完成每一節的課程教學。要想順利地勝任現在的體育課程教學,就必須做個不一樣的體育教師。

做不一樣的體育教師,需強化自己的運動技能素養。體育教師必備的運動技能素養包括個人專項能力,各種運動項目的教育教學、訓練指導、賽事組織等。而作為體育教師,最重要的是將自己掌握的運動技能進行傳授,在進行傳授時要確定每一個階段的教學目標,確立每一個動作的技術重難點,并且在教授過程中要運用與之匹配的教學方法,如示范面的選擇、動作的分解、教學模式的選擇等。當下學生的體育愛好興趣較為廣泛,體育教師在技能技術方面也不是那么全面。所以體育教師應該從最基本的技術技能素養、專項技術技能素養、拓展性的技術技能素養、體育指導性的技術技能素養、體能性的技術技能素養、理論素養和健康常識等方面著手,以適應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的現實需求。

做不一樣的體育教師,需強化自己的競賽訓練素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強調:“學校體育必須做到教會、勤練、常賽。”體育從其學科性質本身而言就包含著競賽,只有在競賽中才能體現出體育的強大魅力。學校應經常性地組織體育比賽,積極參加校外的體育比賽,為學生學習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與此同時,體育教師在體育競賽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也為學生體育訓練和競賽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持。例如在當前的體育訓練里增加了核心力量訓練,而在之前的體育訓練中注重基礎力量和專項力量訓練,實際上,增加核心力量訓練后,學生的體育成績普遍提升。這既是對體育訓練科學研究的成果應用,也是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實際訓練的需要,由此也給體育教師帶來了職業上的素養要求。體育教師不僅應必備2~3項與體育運動競賽相關的訓練指導、技術指導、戰術指導、臨場競賽指導、競賽裁判和組織管理等能力,還要關注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科研前沿成果,結合實際研究,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指導學生訓練,切實為學生的體育競賽創造良好的訓練條件。

做不一樣的體育教師,需強化自己的體育科研素養。一個教師不學習跟不上教育新形勢,一個體育教師不學習不能勝任新課程教學。體育教師的教育科研是專業成長的必然路徑,也是新時代體育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之一。不做科研的體育教學、體育訓練走不遠,做了科研的體育教學、體育訓練更具有體育活力。體教融合背景下的體育科研也成為教育教學和體育競賽訓練的必需,更成為教師職稱晉升、業務提高的必需。在正高級教師評審條件里的破格要求是,“公開出版個人教育教學獨著1部(15萬字以上),并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發表教科研論文不少于4篇;主持完成國家級教科研課題不少于1項且省級課題不少于2項;在教育教學方面獲得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獎勵的第一完成人”。滿足三個條中的兩個即可,而這三個條件都和體育科研相關。

做不一樣的體育教師,需強化自己的體育品德素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立德樹人,以人育人。”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課外訓練和體育競賽中要展現出勇敢頑強、積極進取、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要踐行遵守規則、誠信自律、公平正義等體育道德以及要具有文明禮貌、相互尊重、團隊合作、社會責任感和正確勝負觀等體育品格。另外,新課程標準對體育品德提出明確要求,即務必在體育教學中著力培育學生的體育品德。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是學生在體育與健康這個學科中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在培養學生的同時,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素養,以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

做不一樣的體育教師,需強化自己的體育寫作素養。新時代體育寫作素養對體育教師的職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新時代體育教師應具備體育寫作能力、秩序冊與競賽規程的撰寫能力及其教學計劃的制訂能力。特別是體育教學的設計、教學反思的歸納等。葉瀾教授講:“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體育教師的寫作能力和教師的職業發展密切相關。

“不一樣的體育教師”,我們要看到的是他能堅持體育教學一線,堅守教育情懷,關心學生成長,呵護學生健康,夯實學生健康體質,不斷學習探索體育新教學,積極推廣體育新課改,傳達體育教學新理念,積極撰寫教研新成果,引領體育教學新思潮,奉獻基層,助推校園人才培養。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乾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