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陽縣:“1239”模式打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
發布時間:2022-03-25 15:16:1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21年,渭南市合陽縣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啟動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采取“1239”模式,即“一個目標、兩個提升、三大重點、九項創新舉措”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
一個目標:通過兩年左右的努力,達到學校布局科學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師資隊伍均衡化、教育質量優質化要求,順利通過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評估認定,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
兩個提升:一是新建或改擴建學校校舍、部室、餐廳、宿舍等,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二是化解教育發展難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認可度。
三大重點:一是資源配置7項指標全面達標,所有指標的校際差異系數小學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二是教育經費、學校規模、教師工資、師資培訓、優質高中招生等政府保障15項指標全面達標。三是控輟保學、學校章程、德育工作、校園文化、課程開設、質量監測等教育質量9項指標全面達標。
九項創新舉措:一是精心制訂“一校一策”方案。合陽縣結合義務段學校規模和實際情況,給每一所學校量身定制“一校一策”創建工作方案,制訂了學校推進創建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對照方案逐步落實創建工作。二是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要求,確保“兩個只增不減”,每年列支5000萬元,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提升學校信息化水平。三是落實“五育并舉”。落實“雙減”和“五項管理”要求,狠抓教學常規落實,多種模式實施課后服務,不斷深化“六德”育人模式,持續開展藝術節、科技節、運動會、研學旅行和讀寫活動,提升學校內涵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四是強力推進“三名+”建設。創新實施“名校+”領航、“名校長+”領跑、“名師+”領雁的“三名三領”建設工作,建立“名校+”教育聯合體、“名校長+”發展共同體、“名師+”研修共同體,常態化開展各類培訓研修,滿足不同層面教師發展需求。五是大力實施“三支隊伍”培訓。常態開展校長、班主任、科任教師“三支隊伍”培訓,每年培養省市縣骨干教師130名,不斷增強教師內生動力。六是常態堅持教師補充機制。通過事業單位招聘、特崗教師、高層次人才引進等多種方式,每年招聘教師110余名,重點向農村薄弱學校傾斜。七是扎實推行“縣管校聘”改革。有效實施教師交流輪崗,鼓勵支持城區骨干教師赴農村薄弱學校支教;落實“三評議兩提升一淘汰”教師評價機制,對評議為末位的教師進行專題師德培訓,推動教風、校風和行風轉變。八是不斷筑牢校園安全防線。堅持預防為主、防范為先,加強校園安全教育,認真落實校園安全4個100%。九是建立健全創建考核機制。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建立創建工作“以獎代補”機制,對創建工作力度大的單位和學校進行獎勵。定期對創建工作進展情況進行排名、通報,并將創建工作成效納入對單位、學校、股室的目標任務考核和校長職級考核,確保高質量完成創建任務,如期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馬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