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創建工作聚焦重點難點,推進優質均衡。一是科學規劃建設學校,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專項規劃,加快城區和農村“兩類學校建設”步伐,推進校舍、儀器裝備提檔升級,全面改著教育信息化條件、逐步消除大班額及大規模學校。二是健全均衡發展機制。建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監測復查制度,對監測復查結果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學校,責令限期整政。建立校鄉學校結對幫扶協同發展機制,實現城鄉資源共建共享。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探索以學區率先實現優質均衡、助推縣域優質均衡的發展機制。三是推進師資均衡配置。建立編制統籌調配、周轉使用、保障供給的辦法。推進校長“職級化”改革,強化校長專業化建設。提高教師待遇,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縣域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探索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四是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全面落實學校“雙減”任務、不新提高學校作業管理水平、課后服務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整體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落實《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完善縣城和學校質量自評實施辦法。五是加強學生關愛教育,規范招生行為,推進教育公平,科學劃定學區,完善入學管理辦法,切實保障適齡兒重和隨遷子女依法接受義務教育。做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辦好特殊教育,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流失。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定期篩查評估、早期識別與干預的機制。探索建立隨遷子女、留守兒重、殘疾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教育關愛服務體系。

馮麗 李玉 整理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