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區:“名校+”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發布時間:2022-03-25 15:18:2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西安市新城區深化教育改革,補齊區域教育發展短板,對標攻堅清單,構建“為學校賦權增能、讓教師流動聘任、對學生貫通培養”三大平臺,縱深推進四項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培育優質教育資源集群。
一是創新實施“名校+”集團化辦學。以優質學校為龍頭,縱深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組建27個教育集團,打破校際、區域傳統辦學體制壁壘,實現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大力推行“一長多校”,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簡政放權、建立集團化辦學人、財、物傾斜性保障機制。二是依托教育集團實施區管校聘。出臺《新城區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導意見》,以“優化結構、均衡配置、賦能增效、激發活力”為目標,穩步實施教師“區管校聘”改革。全區310名教師校際競聘交流。建立教育集團間和校際間校長教師交流機制。三年來,交流校長教師1944名。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和名師培養,已經形成30個“名校長+”、286個市區校三級“名師+”研修共同體和933名省市級品牌教師。三是全面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堅持“專家治校、教育家辦學”導向,實施“名校長工程”、2021年破格提拔10名學科專家型教師為學校副校長。四是率先實施教師績效工資發放辦法改革。樹立“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激勵導向,搞活用足增量績效“二次分配”,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占比,向一線教師、班主任傾斜。年均投入1.6億元,用于教師績效獎勵,目前已經實現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務員的要求。五是自主研發義務教育學校資源配置動態監測系統,將監測“異常值”實時反饋責任督學,精準糾偏。實現教育改革、機制創新、內涵發展、質量提升和優質共享五項工作走在前列,全方位構建具有“新城特色”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