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于2020年12月31日召開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會,對全省107個縣區創建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2021年全省第一批10個設區市的22個縣(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啟動,漢中作為首批之一,以“決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次到位,問題一次解決”的姿態,將所有區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日程表提至2023年完成,其中略陽縣、留壩縣和佛坪縣于2021年底成為全省首批通過省級評估驗收的三個縣,在全省率先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就此,記者專訪漢中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常委柳林同志,請他介紹創建工作的經驗,以供參考。

記者:柳常委,您好!漢中市積極回應市民對優質教育的期盼,計劃3年完成所有區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對此,漢中市是如何做好頂層設計和推進的?

柳林:漢中市于2017年11個縣區全部完成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2018年11月30日,漢中市召開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啟動會,在全省率先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創建工作。出臺了《漢中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2021年2月2日市政府召開第2次常務會議,3月15日市委召開第7次常委擴大會議,一致決定將創建完成時間由2030年提前至2023年,11個縣區梯次推進。圍繞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責任落實。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前提。漢中市自2018年11月在全省率先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對創建工作提要求、作指示,對創建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鐘洪江書記多次強調:教育面前無難事,要以“決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次到位,問題一次解決”的姿態辦好教育。

二是抓好學校標準化建設。市委、市政府提前規劃布局城區學校建設,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先后印發《加快推進2021年度中心城區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和《關于下達新增中心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目標任務的通知》,按照“五年任務三年完成,三年任務兩年建成”的總體要求,全市規劃投資71.68億元,全面啟動271所中小學校幼兒園新建、改擴建工作,徹底解決中心城區學位緊張和“大班額”、“大校額”等問題。

三是抓好隊伍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是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關鍵。漢中市大力實施“天漢名師”塑造工程,先后組織5萬余名教師參加職前培訓、在職培訓和高端定制培訓,梯次培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3789名。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創新出臺學科建設和教師發展指導中心(基地)建設意見,建成學科建設和教師發展指導中心(基地)198個,遴選“三級三類”學科帶頭人1200余名,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形成涵蓋全學段、全學科、全部學校的學科建設體系。打造“學科帶頭人工作坊”和“名師工作室”90余個,全力推動教學教科研攻關、品牌項目研究,重點培育具有前沿教育視野的名師隊伍。印發《漢中市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促進縣域內教師資源合理配置,加強校長、骨干教師交流輪崗力度,2021年交流輪崗1473人。

四是抓好內涵高質量發展。內涵發展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點。漢中市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育藝術教育和勞動教育,突出綜合素質評價導向。結合漢中教育實際和文化旅游特色,打造國家級研學基地1個、省市級研學基地31個。積極推進教育強市,打造“學研在漢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任務落實,大力實施“優質+優化”“高原+高峰”戰略,引進北師大附中、西安高新一中等優質教育資源來漢聯合辦學,不斷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致力于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在全市中小學開展集團化辦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全市組建100個教育集團,實行“教育集團化、集團名校化、名校品牌化”發展,擴大優質學校輻射面,加快從盤活存量向擴展增量、從注重均衡向提升品質發展。同時,大力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完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制度,建立全市統一報名招生平臺,民辦學校義務教育實行網上搖號錄取,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狠抓“五項管理”,全面提升育人質量。

五是抓好“雙減”任務落實。市委、市政府嚴格落實中省“雙減”工作安排部署,成立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印發《漢中市“雙減”工作實施方案》,扎實推進“雙減”工作。我們嚴守課堂教育主陣地,大力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嚴格落實義務教育作業公示、課后服務,“一校一策”分類實施延時服務,提供作業輔導、讀書、游戲、藝術、體育、科技等多種拓展性綜合實踐活動,全市開展課后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387所,覆蓋率100%,參與學生26.1萬人,參與率97.46%,學生、家長對校內“減負提質”滿意度分別為97.6%、97.88%。扎實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印發專項整治方案,嚴肅查處違規辦學行為及隱形變異問題,目前399家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285家,壓減率71.43%,32家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通過“營轉非”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雙減”工作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六是抓好嚴督實導。市委、市政府將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建設教育強市列入市對縣區目標任務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加大過程督導力度,發揮督導的督政、督學功能,切實做到盯住督、經常督、反復督、一督到底。第一,對2021年規劃創建的略陽、留壩、佛坪三縣持續督查。依據《義務教育法》《教育督導條例》及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和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意見》,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督學先后于2021年1月、3月和10月,對略陽、留壩、佛坪三個縣的發改、財政、編辦、教育、人社、自然資源等6個部門和76所義務教育段學校進行了3輪次實地過程督導、巡回督導、市級核查。要求相關縣區建立問題臺賬,實行問題整改情況周報、銷號管理。11月下旬,分別到三縣實地進行“回頭看”,確保三縣問題整改落實到位。第二,對2022年規劃創建的城固、漢臺、南鄭、寧強和西鄉五縣區創建工作進行過程督導。10月18日至11月18日,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督學,對5縣區義務教育段473所學校進行全覆蓋過程督導,對5縣區涉教部門進行實地檢查,向5縣(區)委政府全面反饋督導意見,要求5縣區迅速召開問題交辦會,按照“一校一策”原則,對標對表建立問題清單,夯實整改責任,切實解決短板弱項,縣區實行倒計時工作制、月督查通報制、責任追究制,確保創建任務如期完成。第三,對2023年規劃創建的洋縣、鎮巴、勉縣三縣進行網絡審查。

記者:第一批創建優質均衡的略陽、佛坪、留壩三個縣,前期是如何準備的?

柳林:2021年1月6日至8日、3月22日至26日,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督學,按照“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的原則,深入三地義務教育段所有學校,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進行過程督導、巡回督導,點出問題,給出方法,要求三地建立問題清單,實行銷號管理,開展多輪次的自查整改。

一是提高站位夯實工作責任。三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將創建工作納入民生保障和教育工作重中之重,成立工作專班,制訂實施方案,建立監督保障機制,分解細化指標體系和創建任務,做到政策、任務、責任三落實。

二是持續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2019年創建工作啟動以來,三地累計投入資金6.5億元,極大改善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

三是提升兩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三地大力實施“校長素質提升”和“名師塑造”工程,采取教師招聘,持續深化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教學點體育、藝術教師走教、支教制度,有效促進縣域內師資均衡配置。

四是推進教育內涵縱深發展。三地教育系統和義務教育學校建立臺賬,銷號管理,下大力氣推進學校內涵發展和校園文化建設,校園育人氛圍顯著提升,內涵發展成效明顯,師生精神面貌顯著改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彰顯。

記者:在省級過程性督導報告出來后,這三個縣對報告中指出的問題,進行了哪些改進?效果如何?

柳林:一是以目標制度保障創建工作落實到位。2021年4月省級過程督導以后,全市召開兩次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推進會,對創建工作再安排再強調,并與縣區政府簽訂了創建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凝聚工作合力,推動各縣區高標準開展創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對2021年三個縣創建工作實行周調度,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到三個縣明查暗訪,到三個縣義務教育段每一所學校督促檢查,強力推進創建工作進程;三縣縣委、縣政府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推進工作和省級過程督導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工作推進周通報周調度,建立問題整改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形成一把手抓總體,主要領導親自推進,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各義務教育學校合力推進的工作態勢,對省級過程督導反饋問題進行全面整改。

二是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保障整改到位。僅2021年4月至今,略陽縣投入整改資金3100萬元,留壩縣投入整改資金2391萬元,佛坪縣投入整改資金817萬元,學校硬件建設、部室建設、教育信息化建設發生巨大變化,校容校貌煥然一新,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辦學條件顯著改善。

三是整改自查,再核查。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在三縣三輪次以上自查整改的基礎上,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再次對三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進行全覆蓋市級核查。通過“聽、看、查、評、議”的方法,深入三縣發改、財政、編辦、教育、人社、自然資源等六個部門和轄區義務教育段所有學校,對標進行實地督導檢查,核查出的問題向三縣縣委、縣政府做了全面反饋,要求三縣依據問題臺賬,實行問題周報。對核查中指出的問題,三縣進行了全面整改。第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因地制宜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第二,對照《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指標》補充完善指標的支撐材料,指導學校按指標體系健全學校創建檔案;第三,常態化檢查各學校貫徹落實“五項管理”的要求和“雙減”政策;第四,加大創建工作宣傳力度,營造合力創建氛圍;第五,解決運動場館場地面積不達標問題。11月下旬,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再次到三縣實地進行“回頭看”,確保三縣問題整改落實到位。目前,省級過程督導和市級核查提出的問題三縣已全部整改到位。

記者:在您看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對漢中市辦更高質量的教育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柳林:一是全面發展的理念更鮮明;二是辦學條件更優;三是教師隊伍更強;四是教育質量更優;五是漢中的發展底蘊會更實,進一步增強了漢中追趕超越、加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教育強市、打造“學研在漢中”、推進漢中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增添了新動能。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