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班主任應當及時了解社會對未來人才的要求,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轉變自己的角色。班主任要摒棄過去那種說教方式,要想辦法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打開學生的心扉,喚醒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熱情,營造民主、寬松的班級管理氛圍。下面就做好班級工作的有效方法進行深入剖析。


一、以高尚的品德和淵博的學識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促使人們不斷學習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過去人們對教師的要求是“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新課改背景下,時代和家長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長流水。”學高才能為師,如果一個班主任只是墨守成規用經驗去應對不斷變化的班級管理形勢,那么“水桶里的水”早已變成了“死水”。要做到“水源”充足,就需要我們不斷暢游知識的海洋,汲取優秀教師的管理教育精華,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為,不斷總結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時俱進。

1.班主任要注重提升自身道德修養,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

甘地夫人說過:“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孩子們對謊言或虛偽非常敏感,極易察覺。如果他們尊重你、依賴你,他們就是在很小的時候也會同你合作。”班主任是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科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模仿能力很強。因此,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得更好。例如,要求學生使用禮貌用語,班主任在待人接物中文明禮貌用語就要運用自如;要求學生不遲到,鈴聲一響班主任就要站在教室門口準備好上課;要求學生衣著端莊,不留長發,班主任就要穿著樸素自然,不濃妝艷抹;要求學書寫工整,班主任更要練一手好字等。如果時時處處對自身高標準、嚴要求,以身示范,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就樹立起了威信,班級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就能收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

2.班主任不僅要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對多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

班主任要對政治、軍事、天文、地理、生物、音樂、繪畫等知識有所了解,做一個知識的富有者。現在外界各種媒體的信息傳輸無不對學生產生著影響。學生最信任、最有勇氣詢問的就是班主任,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的各種質疑有問必答,在學生心目中就會留下美好印象。當班主任成為學生追求的偶像時,自然而然能得到學生的信任與尊重。此外,班主任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靈活機智地處置緊急情況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使用人才的能力。比如,當班級發生無法預料的緊急情況時,學生往往會束手無策,班主任如果能在第一時間迅速做出反應,并且應對自如,很快地平息并得到學生的認可,那么開展班級工作必然就得心應手了。

二、創設和諧班級氛圍,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

1.尊重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馬克思曾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愛來交換愛,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有受尊敬的需求,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態與人溝通,對方會覺得受到尊重,而對你產生好感;反之,如果你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地與人溝通,對方會感到自尊受到了傷害而拒絕與你交往。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具有思想情感的人。教師是否真心喜歡他們,他們能明顯地感覺到。班主任要利用課余時間,走到學生中間去,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去,傾聽他們的心聲,關心他們,尊重他們,和他們成為朋友。在他們難過的時候,給予寬慰;在他們高興的時候,分享喜悅;在他們無助的時候,給予幫助。由此,學生才會愿意與班主任交流、分享,才能夠與教師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

班主任還要特別關注學困生、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主動地經常和他們的家人溝通,告知他們孩子的成長、進步情況。發現學困生有點滴進步后,教師要放大表揚,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或班級里組織的課外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員參與進來,對學困生參與的項目,要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有層次地降低難度,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和收獲。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困生也樹立了自信心,更好地融入到了班級中。

2.充分發揚民主,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制定了各種紀律和行為規范,這些校紀校規就像校園里的“紅綠燈”,時刻提醒我們注意自己的言行。良好班風的形成離不開班主任的精心、嚴格管理。首先,每學年開學時,在充分了解班情的基礎上,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我引導全班學生建言獻策,重新制定和完善符合本班級情況的紀律、安全、衛生等管理制度。這些制度經全體學生表決簽字后張貼在教室門口的班務欄上,讓學生常看、常對照、用制度規范自己的行為。其次,遇事常商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魏書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每個班級凡是學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其他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長不要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班主任不要干。”魏老師的這句話就體現出了科學、民主的自主管理思想。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凡是涉及班內集體事務,我都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征得全班學生舉手表決后才予以實施。這種表決就是要求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決策、班級管理中來。學生的參與,是教育激勵的重要方式。例如,每年的班級文化設計,班主任構思出總體設計方案,方案經全班修正同意后確定,然后分工實施。學習小組長帶領各小組成員裁字、制圖;班委會成員負責粘貼。每次學校檢查后,我們班都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這種班級管理方式的轉變體現出了新的教育理念,班主任應該是班級建設的領導者,是幕后的策劃者,同時也是學生的合作伙伴。

三、寬容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莎士比亞說過:“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作為班主任,要學會對學生寬容,允許學生犯錯誤。許多學生無意之中犯下錯誤后會掩蓋真相,甚至會說謊,目的就是想逃避教師的處罰。對于學生的謊言,班主任千萬不要當面戳穿、嚴厲訓斥。班主任要采取溫和的態度去感化學生,用真誠的語言去溫暖學生,要給學生留足面子,讓他們自己去反思。這樣反而會使學生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感到羞愧和自責,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愛是教育的源泉,有愛的班主任就能用大海般的胸懷去寬容學生,就能讓學生從教師身上感受到溫暖與關懷。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由此 ,我在班級中經常倡導“班級是我家,班級管理靠大家”的理念,每位學生都是班級管理的“小主人”,要讓班級管理成為學生自己的事,也符合素質教育的培養要求。例如,“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學校要求各班編排兩個文藝節目。我因家里有事無暇輔導,只在班會課上說明了學校的要求,鼓勵學生自己編排。第二天,有學生就報上了節目單,熱情非常高,每天利用課余時間積極排練。勞動節轉眼間就到了,我驚喜地發現學生自主排練的兩個節目效果很好。表演那天,化妝和服飾都是學生自己搞定的,表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件事也啟發了我,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班級管理方式,認識到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的個性是豐富的,潛能是無限的。

四、主動與任課教師溝通協調,全面提高教育管理質量

在班級工作中,做好以班主任為中心的各任課教師的配合、溝通、協調工作對班級管理和建設至關重要。溝通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了解學生的情況,如班干部的配備和表現,每個學生的日常行為、上課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二是班級建設中事關全局的重要信息,如班級學期工作計劃、班級各項規章制度、學期工作總結等。班主任必須主動與任課教師溝通,聽取并采納任課教師中肯的建議和意見。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猶如拴在一根韁繩上的馬,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目標一致,步調一致,同心協力,齊抓共管,才能使班級工作穩步推進,才能使教育教學質量全面穩步提高。

總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是持之以恒的工作。班主任要順應時代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強化自身修養,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為,創新管理方法,在開展工作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深入細致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肩負起新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思源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