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建筑工程經濟課堂教學現狀為出發點,從教學考核過程化、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內容考點化、教學方法針對化和教學學工協同化五方面進行教學改革探析,不斷激發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 建筑工程經濟 教學改革 第二課堂成績單


引 言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但是,我國職業教育還存在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無疑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建筑工程經濟》等偏重理論的專業課程更需要良好的課堂教學來支撐。

課堂教學概述

1.課程定位

1887年,美國建筑工程師亞瑟·M·惠靈頓出版的《鐵路布局的經濟理論》標志著工程經濟學的誕生。我國的工程經濟學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一方面為培養建筑工程經濟人才,另一方面研究建筑工程經濟評價理論和方法,為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筑技術發展提供服務。

《建筑工程經濟》是五年一貫制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專業的必修課,課程開設于五年制第四學年第一學期,總共72學時,每周4學時。它是將經濟學基本理論、分析原則和分析方法運用到建筑工程項目方案分析評價和擇優選擇的具體計算實踐課程。課程理論公式較多,案例計算較大,內容對接一級建造師統考科目《建設工程經濟》,能夠為學生工作后專業技術水平提升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現狀

與本專科學生相比,五年制高職學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學生入學年齡小,剛初中畢業,自律能力較差;二是學習基礎弱、學習興趣低、學習成績差;三是學生人生目標不定,大部分學生因中考失利而選擇上職業類院校,沒有普通高中學生高考升學的壓力,也沒有三年制高職學生競爭獎助學金的動力,五年制高職學生常常出現目標迷茫、缺失的現象;四是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不佳,包括衛生習慣、作息習慣、交往習慣等,會出現曠課遲到、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不完成或抄襲等影響學習效果的行為。

3.教學現狀

目前,建筑工程經濟課堂教學遵循“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講授理論知識,推導計算公式,講解相關案例,學生課中聽講,課后完成作業。依此模式,在缺乏課前問題調研、課中實時監測等過程的情況下,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單調,學生的課前預習關注點和課中學習問題點無法得到及時反饋、解決與改進,教學缺乏針對性,無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反映到學生學習上就是學習情緒低落,特別是五年制高職學生,在學生內在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弱和外在學習動力不足與學習習慣差的雙重影響下,一旦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奏,聽不懂老師的上課內容,就很難保證良好的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現狀,結合建筑工程經濟的課程特點,為對接學生的問題關注點,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教學現狀,實時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從教學考核過程化、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內容考點化、教學方法針對化和教學學工協同化五方面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1.教學考核過程化

教學考核評價是反映課堂教學效果,反思改進課堂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依據和落腳點。傳統的教學考核評價注重期末考核,占比在60%—80%,而日常考核占比僅為20%—30%,且通常只有考勤、作業等考核方式,難以避免作業抄襲現象,無法將學生日常真正的學習投入與得分產出形成正比,進而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低下。

教學考核過程化就是為了改變重結果輕過程的傳統課堂考核評價結構,提高過程性考核占比,豐富過程性考核方式和頻次。如表1所示,橫向按照教學周次、講次時間序列,縱向按照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階段,將過程性考核分值細化到每一周、每一講的預習、考勤、隨堂測試和課后作業中,讓學生明白,好的成績需要日常點滴的持續付出。同時,為了加強課堂教學的緊湊性,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結合建筑工程經濟課程內容,課前預習作業一般以問答題形式為主,隨堂測試一般以選擇題、知識點簡單計算為主,課后作業以項目投資方案比選、不確定分析和價值工程等綜合性案例計算、分析為主。

2.教學手段信息化

教學手段信息化是實現教學考核過程化的必由之路。借助學院“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在線建立課程,課前上傳課件、教案和預習作業,課中實時發布簽到、隨堂測試,同時可適時發布搶答、主題討論等活躍課堂氣氛,課后發布案例分析作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打破了課堂教學空間、時間上的限制,一是教師能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全過程向學生分享優質教學資源、發布階段教學任務、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完善課堂教學內容和統計課程教學數據,助力課程教學診斷與改進;二是學生能在宿舍、圖書館、教室等場所利用課余時間、碎片化時間學習課程PPT、重難點講解視頻等,相比于單純通過教材學習,重難點更明確、更易于理解,學習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三是師生之間能實現線上實時答疑解惑,便于師生溝通,增進師生感情,建立和諧關系,促進線下課堂教學效果。

3.教學內容考點化

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為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高職階段培養和學習的目標都有一個共識,就是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基于這個認識,學生對實操性強的課程顯然具有更大的興趣。建筑工程經濟因其理論性強、計算量大的特點,無法像建筑構造與識圖、建筑施工測量放線、建筑材料與檢測等課程那樣與崗位明確對接,無法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本課程對未來就業的實用性。因此,教學內容考點化就成為課堂教學改革、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重要一環。

一方面要在建筑工程經濟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職業生涯規劃、日常生活常識和崗位資格證書考取等元素,一要讓學生了解我國工程經濟學的發展歷史、現狀和差距,認識到工程經濟對促進建筑技術發展,提高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水平的重要意義;二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建筑工程經濟對今后走向工作崗位考取更高層次的資格證書,提高經濟管理能力,促進職業生涯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三要通過將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融入課程教學中,如將房貸的計算融入利息與利率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建筑工程經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經濟課程知識點要與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經濟》考點緊密結合,任課教師要熟悉考點等級,每年考點變化和更新等,在課堂教學中及時進行強調。將建筑工程經濟課程內容劃分為資金時間價值、項目投資方案比選、項目不確定性分析、價值工程、設備更新分析、項目經濟評價等六個主要模塊,按模塊羅列知識點清單,并與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經濟》考點進行對應。如下表所示,在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及應用考點項目中有利息計算、名義利率與有效利率的計算和資金等值計算及應用三個三星考點,對應課程知識點分別是利率與利息中的單利與復利、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以及資金時間價值基本公式中的應用。通過考點與課程知識點一一對應,再輔以往年真題融入隨堂測試、課后作業中,加強“課證融通”,增強學生學習的獲得感,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4.教學方法針對化

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要注重針對性、實效性,要針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特點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加強建筑工程經濟課堂教學中不同學段知識的銜接和學生問題的調研。一方面要加強知識的銜接。為彌補五年制高職學生學習基礎弱、學習興趣低、學習成績差的缺陷,要對公式推導過程中涉及的基礎知識做好同步講解,如在推導等額支付系列的四個資金時間價值基本公式時要同步做好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講解,在推導基于靜態分析法的低劣化增量均等的設備經濟壽命計算公式時要同步做好求導公式的講解,避免學生因上一階段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影響到下一階段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加強問題的針對性,利用課前預習環節,布置預習作業,要求學生提出預習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教師匯總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講解。

5.教學學工協同化

除了要在教學考核、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外,加強課堂教學與學生工作相互融合、協同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課堂教學要與學生紀律表現掛鉤。作為任課教師,要了解《學院學生違紀處分辦法》等學生管理制度,加強與任課班級輔導員、班主任的溝通,將學生考勤、課堂表現與課程考核成績掛鉤之外,還與學生紀律表現掛鉤,對缺勤、課堂表現較差等學生違紀行為及時告知輔導員、班主任,借助課堂以外的制度約束學生的課堂表現。

另一方面課堂教學要融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2018年6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向全國高校推廣實施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綜合素質測評、評獎評優的重要評價。以筆者所在的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院制定出臺了《學生素質積分實施辦法》,涵蓋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人文藝術修養、社會工作與團隊協作、學術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技能7個模塊,確定了考核等次標準。作為任課教師,要探索將課堂教學融入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帶領班級學生積極開展課程技能競賽,參加創新創業比賽,提升教師在學生中的專業引領力,為學生獲取積分提供平臺,同時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創新技能,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結 語

作為五年一貫制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必修課和一級建造師的統考科目,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學習現狀,提升教育教學成果,必須改進傳統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模式,增加過程考核占比、形式和頻次;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增加信息化教學手段覆蓋課前、課中和課后全過程;必須優化教學內容,面向資格證書考點,增強“課證融通”;必須加強教學方法的針對性,針對五年制學生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需求開展課堂教學;必須將學生管理手段融入課堂教學中,形成共管、共育成效,真正將建筑工程經濟課堂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君,陳雪琳.淺談我國工程經濟學的發展[J].技術與市場,2009,16(8):88.

[2]梅亞萍.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五年制高職學生柔性化管理模式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26):90-93.

[3]朱秋霞,趙偉蘭,孫霄.基于高職百萬擴招與1+X證書耦合的在線課程體系構建——以建筑工程經濟為例[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7(3):1-4.

(陸曉挺: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