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已經滲透到社會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等領域。基于對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問卷調查,本文分析了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的可行性,提出了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的策略,以期能對大學英語教師有所借鑒。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英語教學 情感過濾 教學模式


引 言

心理情感狀態和二語習得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對語言輸入的理解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學習者在習得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阻礙學習者語言吸收的障礙,這種障礙被克拉申稱為“情感過濾”。情感過濾多,學習效果就差。認知過程、生理狀況和環境事件三種因素會影響情緒,且認知過程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原因。如何減少情感過濾、激活情緒和提高學習效果呢?這是大學英語教師一直以來潛心鉆研的課題。哈佛大學幸福課公開課的廣泛流行和傳播,為教師指出了方向。大學英語教師在嘗試把積極心理學引入二語習得——英語教學。積極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末,是以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發表的論文《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的。

現在把積極心理學引入英語教學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而有關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還比較少。鑒于此,探索把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有重要的意義。關于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情況,筆者與其他三位教師在2018年10月進行了第一次問卷調查:問卷1的調查對象是西安歐亞學院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回收有效問卷539份;問卷2的調查對象是西安歐亞學院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回收有效問卷33份。

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

1.積極心理學的意義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即以人的幸福為研究中心,以積極情緒、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為基礎。它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如何把積極心理學引入大學英語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學習呢?筆者和其他三位教師根據心理學的“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中的積極情緒和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同時結合英語學習的特點,對西安歐亞學院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下是部分數據分析。

2.學生大學英語的學情

問卷結果表明,79.22%的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存在二語習得無助,其中58.81%的學生存在嚴重的二語習得無助。學生的二語習得無助表現在以下方面:認知無助,48.87%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過程是不可控的;情感無助,34.69%的學生因為過程不可控導致結果不可控因而產生悲觀情緒;動機無助,41.37%的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行為無助,28.20%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出回避,甚至是放棄;策略無助,64.38%的學生缺乏學習策略,不知道如何學習,或是不能持之以恒進行學習。

3.教師心理學知識的積累

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學習過心理學知識,在接受本次調查的33名教師都觀看了哈佛大學幸福公開課,其中78.79%的教師系統地學習了幸福公開課的內容。英語教師的積極心理學知識有一定的積累,熟悉各種各樣的案例,完全有能力把自己的積累用于教學實踐。

4.學生對積極心理學的肯定態度

89.98%學生希望教師能夠把積極心理學用于課堂教學,選取的教學活動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84.23%的學生希望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能結合積極心理學,讓他們能夠快樂學習;83.49%的學生希望教師能夠把積極心理學用于對他們的學習評價之中,以增強他們英語學習的信心,進一步促進他們的英語學習。

接受本次調查的教師全部都有意愿嘗試把積極心理學知識應用于自己的英語教學中以提升學生學習的幸福感,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有效改善自己的教學效果。

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策略

鑒于應用型民辦本科學生大學英語的學習現狀,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大學英語教師的積極心理學知識積累等,積極心理學可以通過如下策略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

1.確立信任的師生關系

喜歡老師、愿意接受老師的學生更愿意配合老師,更愿意積極投入學習活動。即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積極信任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它是通過愛構建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教師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學生尊重老師,親近老師,愿意和老師溝通和交流。

2.創設積極的情境氛圍

什么樣的課堂受學生喜歡?熱烈、活潑、輕松的課堂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課堂是教師和學生的舞臺,課堂上教與學的開展是一場有腳本的演出,同時也要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創設情境是“意義建構”的前提,只有在積極的、接近真實世界的情境中,學生才能更有效地學習。網絡多媒體技術和教室空間都可用來進行情境的創設。教師要創造出積極的、激勵的、輕松的氛圍,讓學生體驗沉浸其中學習的樂趣。

3.進行積極的教學設計

一是教學目標的制訂和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把積極心理學融入英語教學應該從教學目標開始,根據課程大綱和教材內容確定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而情感目標自始至終貫穿于實現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教學活動中。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實現都是在情感目標的“場”中完成的。

教學內容是學習的基礎,教學內容的選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實用性、應試性、趣味性。先考慮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在實用的基礎上增加趣味性,在四級通過率的壓力下,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會傾向于應試性,即便如此,教師也在竭盡所能讓教學內容更加具有趣味性,通過調整知識呈現順序、重點和難點等方式增加應試性內容的趣味性。

二是教學模式的確定和教學資源的利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是目前所倡導的主流教學模式。教師采用ADDIE模式設計教學,按照BOPPPS模式在課堂開展教學。教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任務和項目驅動教學,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合作中共情、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體驗積極的情緒,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與人相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疫情的出現促進了線上教學的廣泛開展,西安歐亞學院的教師都有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經驗,為全方位的教學體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教學資源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英語教學的效果。學校的各種高配置軟件和硬件設施讓教師能夠利用多維度、多層級的教學資源,如把紙質教材、PPT課件、微課視頻等優化整合,把接近真實的情境以更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三是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環節的銜接。把多種教學方法用于課堂,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心理的成長,如頭腦風暴、小組討論、任務驅動、思維導圖、思考—討論—交流、一分鐘寫作、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熱情,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學習。

大學英語教學不但注重課堂,同樣也注重課前和課后。教師給出課前任務單。任務單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需要,有時可以通過師生網上討論來確定,這樣讓學生有“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感覺,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熱情。

課堂中的各種活動圍繞著教學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展開。教師采用啟發式的開場,螺旋式地推進,在學生完成任務時提供必要的“腳手架”,讓學生離開舒適區但又不會感到無能為力;強調團隊合作,讓學生共情互助。課堂上,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以集體或代表展示增強學生的積極學習體驗,適時進行總結回顧,強化學生學習效果,促進自己教學目標的實現。

課后任務是對課堂學習的鞏固。教師布置的課后任務形式要靈活多樣,如選擇題、填空題、語音/視頻(朋友圈/抖音)、小作文(微博)、思維導圖等,讓學生做起來樂在其中,能啟迪學生思維,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4.建立多維度的評價機制

教師對學生評價時,應本著鼓勵的原則,多進行激勵性評價,且評價體系要是立體的、多維度的。

一是評價的形式。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西安歐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50%)和終結性評價(50%)。形成性評價包括考勤、作業、閱讀、月考和口語,期末考試占比50%。注重形成性評價過程,讓學生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平時的學習,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調控學習過程,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二是評價的主體。評價主體包括學生、同伴和教師。學生自評驅動學生深度思考學習內容和學習行為。同伴互評的優勢在于學習過程中需要專注、投入和傾聽,同伴互評也能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教師評價著眼于未來,重激勵輕批評,多給予正面評價,多進行積極暗示,因為根據羅森塔爾效應,積極暗示能夠使人處于積極的狀態,激發人的潛能,有助于學生學習的保持和遷移。

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

積極心理學用于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如何?筆者及其他教師在2020年6月底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學生問卷497份,有效教師問卷33份,數據很有說服力。

學生習得無助的數據明顯下降:認知無助,由48.87%降至35.01%;情感無助,由34.69%降至25.75%;動機無助,由41.37%降至30.99%;行為無助,由28.20%降至17.51%;策略無助,由64.38%降至35.81%。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中有60.3%的學生認為大學英語教師是親切的,可信賴的;66.23%的學生認為課堂的學習氣氛是吸引人的,是輕松活潑的;59.93%的學生認為英語課堂的收獲很大。

78.79%教師反饋學生的投入度明顯提高,81.82%的教師反映學生作業按時提交率明顯提高,75.76%的教師反映學生作業的質量有明顯的提升,75.76%的教師感覺上課輕松快樂了許多。

從暢課上導出的學習數據也反映了以上的變化:課程總訪問量從2018年的270484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531891人次,暢課發帖數從4452上升到11384,數據顯示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顯著提高。

結 語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是基于以人為本的思想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開展的。教師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到教學評價,始終貫穿著積極心理學,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參與度和投入度,增強學生的積極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周育竹.基于積極心理學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探討[J].現代交際,2019(24):12-13.

[2]翟賢亮,葛魯嘉.積極心理學的建設性沖突與視域轉換[J].心理科學進展,2017(2):290-297.

[3]鄭巧.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9,7(19):97-98.

[4]肖麗文.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及創新思考[J].英語廣場,2019,7(103):90-91.

[5]Alan Carr.積極心理學:有關幸福和人類優勢的科學(第2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6]陳君.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7,12,26(4):92-94.

(駱艷利:西安歐亞學院通識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