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有效性研究
作者:寧 睿
發布時間:2022-03-11 09:14:1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互聯網應用最為廣泛的群體,不僅是網絡信息的傳播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互聯網中傳播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一定沖擊,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因此,高校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輔導員是工作隊伍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本文詳細介紹了新形勢下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策略,以期能夠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充分發揮輔導員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
[關鍵詞]思政工作 輔導員 現狀 新形勢 高校
引 言
在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作為高校思政工作最重要的參與者和實施者,輔導員必須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準確定位自身角色,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增強工作的有效性。
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現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輔導員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無論是監督學生還是服務學生都盡職盡責,幫助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但過快的發展速度和紛雜的信息仍然讓輔導員的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隨著國際上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外來的思想和文化理念對學生成長和價值觀的樹立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大學生本就處于價值觀和世界觀建立的重要時期,過于繁雜的思想沖擊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是信息時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夠利用網絡這一媒介快速進行信息交流和分享。但由于網絡環境較為復雜,其中傳播的信息更是良莠不齊,對大學生的身心成長也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三是學生成長環境的不同。大學生來自天南地北,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成長環境,正是這些造就了學生不同的性格和品質。有些學生樂觀,善于交際;有的學生就內向,較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1.高校方面的消極影響
學校作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場所,是創設良好思政環境的主要陣地,輔導員更是這一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部分高校在開展相關思政工作時,并沒有意識到輔導員的重要性。
(1)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活的主要管理者,肩負著學生教育、學生服務、學生管理等多方面的職務,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開展就業指導等內容。而大部分高校只是將輔導員定義為行政人員,在輔導員的職稱評定方面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嚴重挫傷了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
(2)輔導員的工作內容過重。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都需要輔導員的關注和幫助,這些工作耗費了輔導員大量的精力,因此對于工作方式的創新和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都顯得有心無力。
(3)輔導員的績效考評壓力過大。一方面,輔導員的工作內容過多,很容易產生遺漏的現象,從而影響輔導員的工作績效;另一方面,學生在校內一旦出現打架、曠課等違紀行為,都會對輔導員的績效考核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打擊了輔導員的工作熱情。
2.輔導員自身的消極因素
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對學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正確的思政工作開展方式會幫助輔導員積極引導學生,產生正向的影響,而輔導員自身的消極因素也會對思政工作的開展產生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輔導員在思想和經驗上都較為落后。大部分高校在招聘輔導員時都會選聘剛剛畢業的年輕學生作為輔導員。這類輔導員在思政工作上缺乏實際經驗,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部分困難不能及時解決,因而無法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政意識。
(2)輔導員的教育方式較為落后。大部分輔導員在開展思政工作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形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大會”。教學方式的落后,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無論是教學效果還是教學質量都不理想,學生對于學到的思政知識不能積極轉化為內在的品質和外在的行動。
3.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問題主要體現在缺乏完善的建設制度,因而對于思政工作的開展途徑和開展載體也是遠遠不夠的。輔導員在開展思政工作時大多呈現出死板、老舊的狀態,與當下的數據時代、信息時代氣息格格不入。
4.輔導員對學生的情況把握不到位
對于輔導員而言,開展思政工作的最大困難不是教學方式,也不是教學環境,而是對學生個人情況的整體把握。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擁有不同的家庭環境和成長背景,學生個性相差較大。這就需要輔導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教師素養,同時還要有扎實的功底來面對學生。一方面,許多學生在進入新環境后會產生一定的不適應狀況,需要輔導員及時進行幫助和引導;另一方面,不同學生在高校的成長過程中,會由于自身的選擇而產生較大的差距,這也需要輔導員及時將學生拉回正軌,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但由于學生數量過多,而輔導員數量有限,大部分輔導員甚至單獨負責一二百個學生,這就導致輔導員并不能完全了解每一位學生,只能根據一部分學生的情況來判斷整體,從而導致思政教育工作不到位。
5.思政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不強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標志,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思想。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就必須要將自身的傳統觀念進行更新,以求緊跟時代的步伐。高校輔導員亦是如此,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更好更正確地引導學生、激勵學生。如果輔導員的思想理念都落后于時代,又怎么能培養出新時代的青年呢?因此,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也是當前輔導員工作中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正是這個原因,使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思政工作時并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甚至將不同的知識點硬融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準確感知和把握具體的教學重點。除此之外,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接受和學習程度都不盡相同,沒有針對性的有效教學就會導致學生學習的兩極分化,一些學生也就很難將學到的思政知識外化為行動。
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有效開展途徑
1.準確定位高校輔導員的角色
要優化思政工作的開展方式,提高思政教育質量和效果,就必須準確把握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增強輔導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這一點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引導者,需要用積極正確的理論指導來武裝自己,用扎實的專業素養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將學生的思想道德外化為高素質行為。
(2)輔導員是高校工作的主要執行者,需要不斷接觸學生,將自身正確的思想和三觀傳遞給學生,同時也要用自身的道德素質感染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加強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深刻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確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3)實現對大學生的有效管理。輔導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進行監督,使學生能夠遵守學校的規章紀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4)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輔導員對學生的幫助不僅體現在學習上,同時在生活上也是必不可少的。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輔導員要及時給予幫助,以積極的態度、較高的水平,熱情、細心、耐心地為學生提供服務。因此,高校要加強對輔導員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更好地協助高校進行人才培養。
2.完善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機制
高校要認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認可輔導員對高校人才培養發揮的作用。因此,高校需要更好地完善輔導員工作機制,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使輔導員在工作中不必瞻前顧后,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1)建立高校輔導員工作協助機制。由于輔導員工作內容較多,工作任務繁重,超出了輔導員正常工作的范圍。因此需要高校建立輔導員工作的有效協助機制。例如,輔導員可以選拔一些學生來幫助自己承擔一些工作,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減少輔導員繁重的工作任務,還能鍛煉學生的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
(2)完善輔導員工作有效性的考核機制。一方面,要明確輔導員工作的考核范圍,確保考核內容的合情合理;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參與到輔導員工作的考核機制之中,對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幫助輔導員了解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對思政教育工作進行不斷改善和優化,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3.加強輔導員自身的建設
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加強輔導員自身的建設就是打造優秀輔導員隊伍,提高輔導員整體素質,是推動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加強輔導員自身建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展開:
(1)提高輔導員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新形勢下輔導員的工作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但同時也有更多機遇,因此,輔導員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抓住新形勢新機遇,迎接挑戰。充分利用好信息時代的優勢,更加高效地完成思政教育工作。
(2)提高輔導員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輔導員在工作中,不僅僅是學生的引導者,更是學生的傾聽者。在開展相關思政工作時要與學生建立對等的關系,不斷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需要,從而更好更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服務。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來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從而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結 語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和質量,可以通過準確把握輔導員自身的角色定位、完善自身的評價機制以及加強自身建設等方式來提高,同時,輔導員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樣,高校的思政教育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識,有利于學生將道德素質外化為高素質行為,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雪松.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探討[J].智庫時代,2019(35):132,136.
[2]王春秀.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
[3]李思雨.高校輔導員工作成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
[4]趙紅燦.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路徑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7.
[5]張興春.新形勢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6]李建偉.“大思政”視域下的高校輔導員角色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5):51-57.
[7]王璐.高校輔導員工作轉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0,35(3):50-53,68.
[8]曹威威.高校輔導員職業生涯發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7.
[9]王化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5):86-87.
(寧睿: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航空維修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