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基層團總支是由院校黨委與各層級團組織領導,基于黨團中心開展工作,根據團員青年特性承擔青年團結、引領、服務相關職責的先進基層團組織,主要服務于共青團員,以團員健康成長發展作為出發點與目標,負責思政教育、組織建設、團干部培養管理工作,在高校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本文以新時代背景為基礎對基層團總支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新時代 基層團總支 思政教育 發展策略


引 言

基層團總支與全團工作息息相關,作為學生工作思想與內容的引導者,在全團工作落實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既要與青年學生緊密關聯,以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又要為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供基礎條件,以實現團員學習能力提升、樂觀態度培養和道德品質培養,同時在實踐過程中貫徹實施思政教育,從而促使學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充分發揮有效作用,這就要求高校基層團總支嚴格遵循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思政教育,以多元化形式推動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學生的思想水平實現全方位提升。

新時代背景下基層團總支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發展現狀

基層團總支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載體作用、指導作用、推動作用、監督作用。而作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與傳承發揚主流文化的主要途徑,團總支不僅是校園文化的組織者,還是銜接校園與學生的橋梁,其為學生指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創建了有助于學生實現綜合發展的平臺,推動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在各種團學活動中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但是受各種因素的直接影響,在實際中,社會上的團組織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在高校基層團總支這邊也不例外。而這些問題的現實存在,嚴重阻礙著共青團組織在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發揮作用,影響著共青團組織工作質量的提升。首先,從整體角度而言,團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凝聚力與向心力相對不足;其次,一些共青團工作做得過于重視形式,并未有機結合大學生的成長特征與院校教育目標,也未開展思想引導的相關工作,以至于人們經常會覺得共青團的工作不夠扎實完善;再次,對于共青團在政治層面怎樣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發展缺乏先導性認知,過于偏向開展一般性的活動,缺乏有意識地融入思想引導與政治引領;最后,共青團建設相對不足,團員缺乏組織觀念與團結意識,無法有效發揮共青團員在高校大學生中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上述現狀分析,高校基層團總支應當加強重視,以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逐一解決,從而使基層團組織在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

新時代背景下基層團總支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影響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高校基層團總支是引導共青團員在不斷實踐過程中,逐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關鍵輔助與后備力量。高校應科學合理地安排大學生始終堅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方位進行愛國愛黨與社會主義思政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養更多優秀、合格的接班人,以此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穩定發展。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迫切需求

對于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整個過程而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全新階段,也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迫切需求。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高校在無形中對學生思政教育發揮著育人作用。而基層團總支不僅要強化思想引導,還要正面引導大學生文明用語、遵紀守法,以此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發展貢獻力量。

3.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發展的精神載體

現階段,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形勢下,高校大學生長期受到西方思想潮流意識的影響,對我國主流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尤其對大學生正確樹立價值觀造成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而面對新問題,高校基層團總支應基于大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根據實際形勢與時俱進,深入調研,全面分析與探究,以加強思政教育優化建設,走進大學生群體,逐步深入,有效增強基層團總支的向心力與感染力。

新時代背景下基層團總支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發展策略

1.注重團干部隊伍優化建設

其一,合理配置優秀的基層團總支書記。基層團總支書記是基層團隊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輔助,所以,其必須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與自強意識,樂于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不能只是單純完成工作任務,還需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作出一定貢獻。

其二,恰當選擇學生團干部。所謂“團工作”實際上就是青年學生工作,構建一支熱情且積極正面的學生團干部隊伍對于基層團總支工作的開展十分重要。首先,應遵循嚴格的團干部篩選標準,舉薦表現較好、活動能力較強、樂于為學生服務的學生進入干部隊伍,盡可能減少、避免通過關系且能力一般的學生進入干部崗位。有些學生可能會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整體素質較差,難以選出表現優異的學生干部,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在整個學生群體中,相對優秀的學生大有人在,關鍵在于是否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是否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臺。只要選賢任能,便可構筑一支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學生干部隊伍。其次,勤于培養學生干部。大部分新任的學生干部都沒有切身經歷過社會工作的實踐鍛煉,再加上部分教育的缺失,不論是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還是心理素質都不是特別高,這就要求高校必須面向學生干部開展全方位的教育培訓,以有效提升其能力與素質,從而承擔起學生干部的責任。此外,在培養學生干部時,還要切實做到敢于培養,即明確指出學生干部成長發展中的不足,幫助其學會怎樣做事,怎樣做人。

其三,團干部不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應以身作則,正己正人,不論是誰都應一視同仁,不可搞特殊化。在要求學生做到時,教師與學生干部應首先做到。尤其要讓學生干部明白,“干部”這個位置是為學生提供相應服務的,不是用來謀取私利或者坐享其成的。

其四,打造一支素質與能力過硬的共青團干部隊伍,黨建帶團建十分重要,各層級黨組織應基于政策角度注重團干部建設與團工作開展,最大程度地推進團干部建設,避免團工作邊緣化。

2.強化團組織建設以培養團組織意識

在高校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發揮共青團的作用,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目前在高校大學生的相關工作中,共青團組織始終在努力探索怎樣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全面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獲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并不顯著,其中的很多方面依舊需要深入認知與探索。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共青團組織應切實發揮自身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有效作用,不僅要積極參與,還要提前做好自身建設等相關工作。當前的現實狀況是,在新人入團之前,共青團組織對團員開展的基礎知識培訓不足,導致團員并未深入了解團組織的性質,青年團員不清楚自己加入的是一個政治組織,還是一個生活組織,以及自身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所謂青年團員的責任與義務履行意識強化,實際上就是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有效作用。其一,強化共青團組織教育,就當前青年團員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即基礎知識普遍匱乏、組織歸屬感較差,采取針對性措施開展團基礎知識普及教育工作,使青年團員明確了解到,團組織是高校大學生的先鋒模范隊伍,而共青團員有責任和義務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其二,健全團組織生活制度,養成良好的團組織意識。團組織在開展一些學生活動時,應注重強調共青團組織的主體地位,使青年團員深切感受到團組織真實存在,以及團組織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通過持續努力,幫助青年團員形成強烈的政治歸屬感,從而自主構建起使命感。其三,理清學生會和共青團之間的關系,了解二者的性質區別,在工作安排上應區分開來,還要明確需要二者合力完成的具體工作,找準共青團的工作定位,以此提高團員意識,強化團組織凝聚力。

3.充分發揮共青團的思想引領作用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輔助者,其具備一定的先進性與時代性,直接決定著共青團需要始終圍繞當地中心工作設計團組織的相關工作,并教育共青團員和黨中央的政治、思想、行動始終保持一致,從而強化青年團員的責任與使命感。為此,首先,黨團組織應全方位強化對專職、兼職團干部的政治教育與培訓,以強化團干部的政治意識,提升團干部的政治素養,確保團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充分掌握工作方向,成為普通團員的引導者。其次,在設計團組織工作時,需要注重思政教育內容的合理安排,基于強化式教育,使青年團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養成時刻關心國家大事與社會熱點的行為習慣,從而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再次,應有意識地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日常活動中去,讓青年團員在活動過程中真正取得思想與政治素質的發展,實現思想境界的升華。最后,承擔著學生工作的黨員與團員,應有意識地將思政教育引進課堂教學與學生相關聯的每一時刻,促使青年學生時刻感受到學校的關心與關懷,以確保學生健康成長發展,時刻感受到黨員與團員在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辨別是非、如何拓展視野、如何實時關注國家與社會、如何從大局著眼做人做事。

結 語

總而言之,基層團總支、團干部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其必須在受制于傳統思政教育難度與復雜性持續強化的環境下,認清新時代下的新形勢,積極創新,打破傳統限制,探尋思政教育與團學工作相結合的出發點,尋求思政教育工作的新策略,以持續提高基層團總支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有效作用。

參考文獻:

[1]房美玲.以團日活動為載體加強高職學生思想引領——以唐山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團總支為例[J].魅力中國,2020(29):189-190.

[2]張華敏,易連云.“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1):17-21.

[3]徐偉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聯網+"時代的建構[J].理論導刊,2020(1):124-128.

[4]張瑤.淺談藝術院校基層團總支建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意義——以中國戲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系團總支為例[J].青年時代,2018(24):114-115.

[5]王司娟.高校基層團總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卷宗,2016,6(2):142-143.

[6]肖安宇,鄭強,袁佳怡,等.共青團改革視域下高校基層團組織工作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10):336-337.

(章趙暉:榆林學院政法學院)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