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摭談
作者:李小春
發布時間:2022-03-09 15:30:5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大任務,從目前的實際學情來看,“讀寫”獨領風騷,“聽說”備受冷落,其中“說”甚至還有被忽視的傾向。新課程改革把“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不僅僅是敘述上的變化,而且是從人的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一個人要正常生存與生活,都離不開交際。通過交際,人與人才能達成理解,實現溝通。但由于諸多原因,口語交際課并未達到課程設置的目標。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實踐研究,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豐富言語建構,開發口語交際的不竭寶藏
口語交際,就其表象來看是語言的藝術,確切來說是口頭語言的藝術表現,是口頭語言的交際。口語就是說出來的話,人人都會說話,但有些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表現出詞不達意、言不由衷、張口結舌、面紅耳赤等窘態,除了心理障礙、膽小以外,主要還是因為語言貧乏,口頭表達能力低下所致。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要解決學生的語言儲備問題。有了豐富的語言儲備,學生在交際過程中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才能運用最恰當、最傳神、最有表現力的語言去表情達意。
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跟老百姓學語言。人民群眾的語言是最生動、最鮮活、最有生命力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仔細聽,認真分辨,一定會大有收獲。街頭巷尾、集貿商場、宴會慶典等場合都是你學語言的好地方。老爺爺彼此間有趣的逗笑,叔叔阿姨詼諧的調侃,主持人精彩的發言,來賓真誠的祝福,主人謙遜的答謝,甚至婦人的斗嘴,都是學習語言的好機會。有些人善用俗語、諺語、歇后語,有些人善用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只要有心,總會學有所得。
2.廣泛閱讀,向書本學習,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書籍是個寶庫,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等你開發。向書本學習語言絕對是學生進步的不二之選。閱讀童話故事、經典名著、文學劇本,從中汲取語言的精髓,可以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如學習書中的人物對白,領略語言特點,感受人物的言語機智。就像《紅樓夢》中王熙鳳、林黛玉等人的口頭語言,無不活靈活現,生動逼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我們還要重視對課文語言的學習,學習影視劇中人物的精彩對白等。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努力,學生的語言定能豐富起來,生動起來,鮮活起來。
二、突出思維訓練,提高口語交際的質量
口語交際,究其實質來說,是思維的交鋒。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思維是語言的靈魂,思維通過語言來實現。思維是先導,通常所說的“想好了再說”就是這個意思。會想才會說,想得清楚才能說得明白,想得有條理才能說得言之有序。口語交際是以語言為載體,聲音為媒介來實現的。聲音沒有存續性,轉瞬即逝,要流暢地交際下去,達成交際目的,就要求思維高度敏捷、靈活。要實現交際順暢快捷高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訓練思維的敏捷性。訓練學生思維敏捷性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1)詞語組合訓練法:快速組詞,給出一個字,讓學生自由聯想組詞,組詞越多越好。找近義詞,也是越多越好。詞語對稱練習,如年老—老年,天黑—黑天等。(2)詞語接龍、成語接龍。給出一個詞語或成語讓學生續接,既活躍了氣氛,又能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3)故事接龍。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喜歡讀故事,更愛編故事。教師可以給出故事開頭,然后學生構思一段,劇情的發展要連續,最后形成一個融合多種元素的故事。故事類型可以是科幻、愛情、喜劇、懸疑,一切隨參與者的創意來定。
2.訓練思維的條理性。思維敏捷,反應快速,如果條理性不強也不行,言之有序,才能表述清楚,表達明白。一要學會運用表示順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二要抓好段落的銜接訓練,用好過渡句、過渡段。只有這樣,表達才能層次清楚,語義貫通。
3.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思維靈活,表述起來才能主題明確,內容豐富,語言汪洋恣肆,有很強的感染力。(1)發散思維。發散思維的訓練方法很多,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課文補白,對故事續編、改編;對同一篇課文,同一個句子、詞語提出不同的理解,發表不同的看法。我們還可以借助聯想啟發想象,如學習了《電腦管家》,讓學生結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當前智能化發展的水平,想象十年后我們的家庭生活會是什么樣。(2)逆向思維。訓練逆向思維,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質疑問難或深入思考。如學習《東施效顰》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我們可以從東施的身上學到什么?
古人云,“慧于心而秀于口,精于思而美于言。”只要學生的思維變得敏捷靈活而深刻,出口成章,情動辭發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三、教會方法、點撥技巧,抓好技能訓練
口語交際是一項實戰性技能,交際是其核心目的,只有掌握了必要的方法和技巧,交際起來才能得心應手。僅僅依靠每學期的七八節口語交際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有大量的口語交際實踐作為支撐。
1.創設和諧融洽、輕松愉悅的交際氛圍。一切交際都有其特定的時間、場合、對象。創設情境不是簡單地重現生活,而是一種反思的教學行為。不論是語言描述,還是媒體渲染所營造的交際氛圍,都有利于交際目標的達成,有利于學生交際能力的發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交際技巧和交際策略。以“買和賣”這個交際活動為例,不僅要讓學生明白“買賣”東西時應該怎么說,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引導學生學會應對特殊情況的交際策略。教師可以設置下列場景引導學生進行表演:購買了不合適的商品,應該怎樣退換?如何巧妙解決顧客與售貨員的爭端?被售貨員誤解了怎么辦?你作為售貨員如何應對過于挑剔的顧客?這些障礙其實都是生活的必然,障礙本身就是教學的關注點。
2.建立合理、恰當的師生關系。通常大家說學生膽小不敢交際或不愿交際,其實只是表面現象。問題的實質是學生的交際意愿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要有強烈的口語交際意識,所有教學環節都要突出交際目的,慎重考慮教學細節,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恰當的活動方式。比如,導入時不出現“口語交際”字樣,活動過程指導適時適度,不當“第三者”,不插足不干涉,放手讓學生自己主持、自己主講。即使是在一些獨白類的話題中,學生講述完畢后,教師也只能提示講述的學生進行提問,“誰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誰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提出來?”而不是由教師轉述給其他同學。讓交際者、不同發言者、聽眾直接面對面,建立起言語上的內在聯系。使交際成為“正式場合”下,面對特定交際對象的“當眾表達”。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提醒學生交際時要面向大家,盡可能離開座位來到講臺,面向他真正的交際對象進行講述、表演、評論。表達要做到聲音響亮,態度誠懇,盡量有肢體語言以及目光的交流。
3.開展各項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是靠教師的指導提高的,是在大量的交際活動中鍛煉出來的。(1)日常的教育教學就是師生、生生雙邊或多邊交際的活動。課堂是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主陣地。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借助生活體驗、解讀文本后的合作學習,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作文評改課上,學生欣賞佳作、發表見解、提出修改意見。(2)課前五分鐘講述活動。低年級講故事,中高年級敘述見聞、談論感受、發表看法、閱讀分享等。我們可以提前安排順序讓學生做好準備,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提供必要的幫助,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3)定期舉行演講比賽,如愛國、感恩、環保、讀書等方面的演講。(4)創設生活情境,進行專項訓練。如你的一個同學生病了,你去醫院探望他,該怎么說?你獨自在家時,家里來客人了,如何做個得體的小主人?(5)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采訪校長或某位老師,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等。
四、改進交際評價,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健康發展
準確恰當的評價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興趣,保障交際順利進行,達成交際目標的有效手段。評價要以表揚為主,多鼓勵少指責,帶著“顯微鏡”“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1. 評價交際內容。從聽的角度來說,能認真傾聽、正確理解、準確把握主要內容,恰當感知對方的情感態度。從說的方面來看,要用普通話交談,口齒清晰、發音準確、語調自然、語速適宜、表意清楚,語言得體,態度大方,有親和力和感染力。簡言之,就是“能當眾說得好”。
2. 評價交際能力。有濃厚的交際興趣,樂于與人交流。交際中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疑難之處積極請教。有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能根據交際環境和對象,及時調控,巧妙應對。有合作意識,能關注同伴,調控合作進程。
3.評價交際時的行為和態度。能認真傾聽,尊重他人的觀點。交談中語氣恰當,語言得體,態度真誠,行為恰當,體現出良好的個人修養。交際效果良好,較好地實現了交際意圖。
4.評價要關注全體學生。采用“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誰說得最好?”“誰比以前說得更好了?”避免課堂由少數精英占據,要關注全體,追求機會均等,實現教育公平,讓“沉默的大多數”也有鍛煉的機會。可以采取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讓交際成為學生的主觀需求,并主動參與到交際活動中來,實實在在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希望通過教師的共同努力,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擁有口語交際這一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靈臺縣東關小學



